重庆日报消息,一个以往只出现在影视大片中、“开门第一案”就是案值8亿元金融大案的神秘检察部门悄然现身——这就是重庆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
从诞生到现在,这个被赋予传奇色彩的检察部门,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办理了案值超过12亿元的各类金融犯罪案件。
从组建“精英化司法团队”到成立专门金融犯罪检察机构,再到出台系列前瞻性的金融检察制度,重庆检察机关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为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做出了创新性探索。
构建金融安全防线
重庆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诞生
2018年8月17日,一个特殊的检察部门在江北区检察院正式挂牌——金融犯罪检察部。
“这是重庆市第一个专门针对金融犯罪成立的检察部门。”江北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荣鹏透露,为了这一天,市、区两级检察院经过了长时间的筹谋。
时间追溯到2017年11月6日。当日,市检察院正式出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组建公诉专业团队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犯罪呈现新形态、新手段、新特征,事实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社会治理等方面均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检察机关维护金融安全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须由专业化、精英化的司法团队办理金融犯罪等专业性强的案件。
该意见被视为重庆市检察院首次针对金融犯罪领域做出的前瞻性探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中第一次出现了“精英化的司法团队”这一表述。
“此举是在为即将组建的金融犯罪检察部等专业性检察部门探路,并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建超表示,对立志打造内陆金融高地的重庆而言,应对来自金融领域犯罪的挑战已迫在眉睫。
据江北区检察院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该区办理涉及金融类案件153件,涉案总金额高达85.42亿元。
“这意味着,过去的5年里,仅仅江北一个区,平均每年金融犯罪涉案金额就超过了17亿元。”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主任王东海坦言,金融犯罪带来的损失不仅巨大,还极易引发金融市场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立专门的金融犯罪检察部门,成为重庆检察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不过,当这一重任正式下达时,江北区检察院依旧面临着不少难题,甚至连新部门的定名及职能界定,都是一个需要慎重讨论的问题。
彼时,在重庆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中,并未直接提出设立金融犯罪检察部门,只是提出宏观指导意见,即新部门负责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犯罪案件除外)的犯罪案件办理。
“考虑到江北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最终认为,直接把金融犯罪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当中剥离出来,成立‘金融犯罪检察部’更有针对性和必要性。”最终,江北区检察院的这一创新意见,得到市检察院的批准。
至此,重庆市第一个金融犯罪检察部,在江北区检察院正式诞生。
金融犯罪检察部“第一案”
辨护律师团集体无异议
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诞生短短6个月,办理的金融犯罪案件总案值已超过12亿元,平均每个月2亿元。
“考虑到金融案件普遍存在的案情复杂、专业性强、取证难、办案周期长的特点,一个新诞生的团队有如此高的效率,实属不易。”江北区检察院代理检察长梁经顺颇为感慨。
金融犯罪具有多元化、隐蔽性和智能性特点,其造成的损失和对经济社会的冲击,都远非一般案件所能比拟。
“部门成立之初,我们做过一项金融领域的相关犯罪调查,形势非常不乐观。”王东海坦言,这项开创性的检察工作挑战极大。
调查显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短短5年间,仅江北区的金融犯罪涉及到的人数就高达3.5万人。因为此类案件有的会牵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动辄就会涉及数百乃至上千人,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都十分巨大。
事实上,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接手的第一案,就是一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某实业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长达8年时间里,以投资净水设备研发、房地产、旅游开发等多种名目,以年息20%、按月返息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总金额高达8亿余元,涉及“投资”群众4000余人。
当案件移交到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后,一开始就让检察官们犯了难:该案系列关联公司在主城各区基本都有分部,并且还有一定实物为依托。
“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区分这究竟是合法投资,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是集资诈骗。”参与该案具体办理的检察官助理余名洋表示,如此持续多年、牵涉甚广的案件,只能是两条腿走路:一是大量询问当事人、调取更多细微证据;二是紧扣关键案情,反复研究相关法律条文、司法解释等,做到精准认定。
最终,经过长达5个月的攻坚,该案最终由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起公诉。目前,该案已经进入法院审判程序,并即将开庭。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此迁延8年、案值超8亿元、牵涉4000余人的金融大案,对方强大的辩护律师团在反复阅卷、研究后,全部认同检方起诉书,律师团无一提出异议。
“在这种规模的金融大案中,这样的情况确实非常罕见。”王东海表示,因为肩负为重庆金融犯罪检察工作探路的重任,所以经手的每一案都应努力追求“百密无一疏”的境界。
“斗智”“斗法”“斗技”
直面挑战,磨炼高水平的“三斗”技能
尽管王东海对办案“百密无一疏”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但对金融领域的犯罪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就是与一般公众所认知的暴力型刑事案件不同,金融类犯罪案件中,嫌疑人大多是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与这些人需要的是“斗智”;
第二大挑战,因为金融犯罪者大多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对法律的了解、运用程度和反侦察意识远胜过一般犯罪分子,所以检察官们还需要与其“斗法”;
第三大挑战,现代金融犯罪与IT技术、大数据等高科技高度融合,并且金融行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要突破关键证据,检察官们又需要与其“斗技”。
或许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所有成员100%高学历,且均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其专业涵盖刑法学、法学理论等。
具有了“斗智”和“斗法”的基础后,江北区检察院还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江北区金融办、西南政法大学等建立联系,聚集专家智库团队,利用“外脑”助力案件办理,力求在高科技条件下与金融犯罪“斗技”。
此后,该院还出台《金融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工作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提前介入基础性作用,强化实地调查取证,建立跨部门办案团队、跨部门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多部门重大疑难案件会商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办案。
随着专业的金融犯罪检察力量不断增强,一件件以往很难定性的金融犯罪案,纷纷被送上法庭提起公诉。
自江北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成立6个月来,已办理29起金融犯罪案件,其中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骗取贷款案、保险诈骗案、贷款诈骗案、串通投标案等诸多类型的案件,几乎涉及到了金融犯罪领域的方方面面。
“虽说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挑战依旧不小。”王东海毫不讳言,目前该部门的检察官团队均系法学相关专业毕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对专业的金融知识仍有欠缺,因此亟须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学习。
此外,由于是全市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因此面对各种重大复杂的金融犯罪案件,团队办案经验和办案思路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历练。
“未来,我们将实现完全用自己的力量,直面挑战,用高水平的‘三斗’技能办理金融犯罪案件。”王东海认为,这是作为先行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构筑金融检察防线
打造西部乃至全国司法品牌亮点
鉴于全市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诞生的巨大意义,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在今年全市两会上所做的《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直接点到“江北区检察院专门设立金融检察部门,护航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建设”。
事实上,市检察院将全市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落子江北区,正是基于客观的金融需求。
由江北区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江北区目前已聚集了全市金融资产总规模的近三分之一,存贷款余额总量为全市第一。而有“长江上游陆家嘴”之誉的江北嘴金融中心,更是汇集了近450家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已达1.6万亿元。
“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对江北区这样的金融核心区来说,其意义犹如守护生命线。”梁经顺表示,严厉打击各类金融犯罪和侵犯金融企业权益犯罪,着力化解防范金融风险,依法保护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就是在守护现代经济命脉。
基于这样的考量,继成立全市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后,江北区检察院目前已拟定《关于服务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见》,目前正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
该意见明确提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决策部署,将着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金融检察品牌,高效护航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建设,服务打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攻坚战。
该意见还提出,下一步将构建一体化反洗钱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江北区惩处洗钱犯罪工作办法(试行)》,构建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细化办案流程,规范衔接程序,建立综合配套机制,形成“捕、诉、研、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我们希望能通过努力,为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陈荣鹏介绍,未来该院还将加强涉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债务纠纷、股权分配、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等案件审判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避免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赢了官司输了钱”。
值得期待的是,该院正努力构建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即办理涉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案件时,对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专业全面的评估,制定合理的防范预案,把办案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未来,将实现经济影响评估与办案风险评估相结合,做到一案一评估。”陈荣鹏对此颇具信心。
对于这一系列的创新探索,中国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伟认为,金融是关系国计民生命脉的关键领域,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检察业务,服务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建设,充分体现了敏锐性、时代性。
“为金融行业提供优质的检察产品,是检察队伍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一次非常值得期待的创新尝试。”陈伟认为,这符合司法改革精神,也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希望该举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注重规范化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一个司法品牌亮点。
重庆日报记者 陈波
原标题:重庆首个金融犯罪检察部出生半年效果如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