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以后学了物理,飞机就能起飞了。”专注的眼神与稚嫩的脸庞似乎不太搭,袁翌涵自造的风能“小飞机”已经连续两次出现“罢工”,面对最后一次机会,刚满13岁的他显得尤为紧张。“希望能发动吧。”
13岁的袁翌涵现在在第九十五中学读初一,在自己小学毕业的时候,妈妈无意问了他长大想做什么职业,当时他的回答是他也不知道。
“那你要提前考虑哟,妈妈小时候可是想做一名飞行员。”听妈妈说她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和这个梦想擦肩而过了,袁翌涵决定自己帮妈妈实现这个梦想。这个周末,他带着自造的风能“小飞机”来到科技馆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的故事。
“功率 0.55KW,转速 1450r/min,风量 5870m3/h,风压 149Pa,扇叶直径400mm,风扇轴距 跑道高度300mm。”早在两个月前,袁翌涵就已经开始了造“小飞机”的工作,准备木板、贴轴、扇叶,13岁的袁翌涵就这样自己慢慢做,慢慢摸索,最终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了重庆科技馆参加比赛。
因为前两次“小飞机”的角度和现场试飞的模拟跑道出来的风角度不匹配,袁翌涵的飞机并没有成功运行,而第三次,通过不断调整,他的风能“小飞机”终于成功地展现了出来。
“等我读了高中学了物理,我会慢慢完善,让‘小飞机’飞得更高更好。”袁翌涵说,自己这次是一个人来的,其他团队都是几个人一起,因为想挑战自己,所以选择了自己“孤军奋战”。
新闻多一点>>
一场用“风”的比赛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风能,如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舂米,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等。”现场裁判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袁翌涵参加的比赛是属于大赛的“风能”比赛,参赛队伍自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逆风行驶。考查装置的逆风行驶速度。
据了解,比赛通过参赛选手的各种阶段成绩,来考察参赛者机械结构设计能力、制作工艺、创新能力、创意及判断性思维等能力。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相关新闻>>
四年级学生花一年时间走了上百公里古道 写出近60页论文
△罗问芯、方静之、易心立。
31日,在第34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式上,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李殿勋给“行为与社会科学、生命、地球与宇宙科技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们颁奖,在舞台的最左边,个子小小的方静之、罗问芯、易心立是一等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小的。他们花一年时间,走了百余公里,写出近60页的论文,还被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杨新民教授点名表扬。
一个共同的爱好变成论文线索
作为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方静之、罗问芯、易心立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周末和父母一起走古道。
“罗问芯上幼儿园之前,我们有空都会带他走古道。”罗问芯爸爸说上小学后,方静之、易心立也加入了进来。“只要有空就带他们走。”
走下来,孩子们发现一个问题,“他们说这些古道都曾经经历繁华,现在却有些衰败了,他们体验不到曾经的繁华,觉得冷冷清清的。”
于是,孩子们决定写一个关于古道的调查论文,正式研究这些古道。
行百余公里路写出近60页论文
就这样,孩子们约定每周选择不同的古道走访。
近一年时间,孩子们走了成渝古道、渝黔古道、张飞古道、万梁古道等。“罗问芯走万梁古道时,一天要走20、30公里。孩子们在走成渝古道,感觉一脚踏三界(九龙坡璧山江津),他们都觉得挺有意思。”
不到十岁的他们,走了上百公里,最终写出了近60页的论文。
“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找线索。从线索的找寻,历史的求证,孩子们都是在辅导老师陈明艳的带领下完成的。”罗问芯爸爸说,为了写好论文,孩子们学会了用百度关键字查询、微博话题查询、使用电子地图、网络问卷调查、制作手绘地图和明信片,“还找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的专业人士了解专业问题,还拍了视频发抖音宣传这些古道。”
建议深度发掘古道文化
通过实地走访,孩子们建议“加大古道研究与修缮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宣传,增强古道影响力;强化科普宣教,深度发掘古道文化;制定攻略,重点突出区域共同发展优势等。”
“我们觉得古道不仅可以作为旅游休闲地,还可以作为历史地理学习的自然课堂。”方静之说。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回应。
在第34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他们的“行千里路 以致广大——探寻重庆古道 发掘古道文化”获得了“行为与社会科学、生命、地球与宇宙科技小学组”一等奖,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李殿勋颁奖,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杨新民在大赛总结报告里,点名表扬。
上游新闻记者 罗薛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