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冯玉祥、陈独秀……中国近代史上,这一个个名字闻名遐迩。如果说,这些名字都曾与白沙镇上的一所中学礼堂发生联系,你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
聚奎中学,因其“校即是景”闻名川渝。该校浓荫密布下隐约可见一座白墙青瓦、对称建造的建筑——“鹤年堂”,在民国时期享有“川东第一大礼堂”之美誉。
这座始建于1928年,完工于1930年的建筑,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中外“混搭”
恰如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从外观上看,鹤年堂是中式建筑,整体为长方形土木砖石结构,重檐歇山顶,青瓦白墙,条石为基,窗户房间呈轴对称设计。
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竟是仿罗马歌剧院式内部结构,上下三层,具有典型的近代欧式建筑风味。
礼堂的“另类”,还体现在乐台上。
与传统的礼堂把乐池隐藏在舞台下的做法不同,鹤年堂的乐台凌空置于舞台之上。这一做法不仅更便于音效传播,也增强了可观赏性。
为何会采用这种“混搭”的建造风格?
仔细对比建筑时间,不难发现,这一建筑风格恰如那段历史:中外交织、风云激荡。
台高三尺引来遐迩方家显达,座满四厢成就古今奎宿英雄。讲台两侧的木柱上如今依旧醒目的这副对联,便是最好的印证。
思想殿堂
曾迸发出多少热情的火花
抗战爆发后,原本位于白沙遛马岗的私立新本女子中学迁至黑石山,与聚奎中学为邻。于是,鹤年堂就成为聚奎中学与新本女中的合用礼堂,使用更加频繁。
“两所学校每周都在鹤年堂召开周会,老师登堂演讲,教育学生发扬爱国精神。”白沙镇党政办主任王顺琴介绍。据资料记载,爱国诗人吴芳吉、近代著名史学家邓少琴等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曾几度登堂演讲。
随着抗战日益激烈,大批外地文人入川避难,省内外学校纷纷迁建白沙,这里的讲学和演讲越来越多。
著名思想家、国学大师梁漱溟曾多次在此传播爱国思想;加拿大国际友人文幼章是第一个到白沙公开发表演讲的外国人;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冯玉祥,着装简朴地站在学生面前,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号召大家捐钱买飞机……鹤年堂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碰撞的圣地。
晚年寓居江津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更于1939年夏,搬到鹤年堂小住过两月。
鹤年堂正门内右侧的小屋,便是陈独秀的居所。走进一看,10余平方米的地方,显得小巧紧凑,一张挂着蓝色蚊帐的老式木榻床摆放在墙角,长方形木质书桌临窗靠墙,上面还搁着砚台毛笔。
“如今屋内的布局,基本保持了当年的模样。”王顺琴说。1939年夏,陈独秀受邀至此避暑疗养,在时任聚奎中学校长周光午的邀请下,在鹤年堂内为全校师生作了其人生中最后一场演讲。
名蕴其人
礼堂背后的百年望族
堂名“鹤年”,之所以命名“鹤年”,是因为它由当时江津名绅邓鹤年捐资1万银元建成。
邓鹤年字蟾秋,生于1870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民族资本家,寿至1953年而终,见证了满清、民国及新中国三个时代。
邓家,一个在江津近代史上随处可见的家族。
资料显示,江津邓氏,祖居本于江西,清雍正年间,邓家迁居江北,后传四代后,其子孙邓石泉以12岁稚龄入江津为钱庄学徒,30岁开设“洪顺祥”盐号,江津邓家由此兴盛。
1880年,邓石泉创办聚奎书院,即今日之聚奎中学,邓鹤年为邓石泉第五子,也曾就读于该校。
“以盐业发家的邓氏家族思想开明,乐于接受新事物。”这是地方资料中多次记载的表述。书院创办后不久,邓石泉就命次子鹤翔改办书院为洋学堂,按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办学。邓鹤年的兄弟邓鹤丹曾留学日本,吸收了诸多新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鹤年堂”出现前文所叙述之“混搭”风格不足为奇。
一座鹤年堂,仅为江津邓氏留下的印记之一。
邓石泉一生育七子一女,至今日已逾八代,其子孙恪守“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之祖训,家风清白,自强自立,爱国爱乡,人才辈出。
邓鹤翔,聚奎书院首任负责人,曾掩护同盟会元老萧湘躲避清政府追捕,后四川保路运动期间当选为保路同志会江津县支会会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成功劝说清政府白沙驻军共同举事,使白沙镇仅在武昌起义后一周就宣告反正,继而取得江津县城。
邓燮康,邓石泉之孙,1956年被中央交通部任命为重庆港务局副局长。
邓若曾,原国家女排主教练,生于1936年的他已是江津邓氏第四代。时至今日,年逾80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回归白沙镇祖居的邓氏子孙之一,身体健朗的老人依然关注着家乡发展,曾多次为江津社会、体育事业发展鼓与呼,作出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江津邓氏其余子孙,已分布在中国艺术、建筑、医学、烹饪、军事等不同领域,甚至在海外华人世界均有建树,且大都为该领域翘楚。
世界多彩,变化万千,兴许不变的就是他们心中那一句“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之祖训吧。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