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童年在铁窗黑牢里,他曾认为,进了棺材,人就自由了,他是真的想进棺材吗,他想要的是什么?”
“是自由!”
5月29日上午9点,重庆市“小萝卜头”进校园示范活动走进黔江区实验小学。在学校的操场上,红岩联线优秀讲解员刘帅正在给孩子们讲诉“小萝卜头”的故事。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办,黔江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团区委、重庆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承办,黔江区实验小学协办。
20年里讲诉烈士故事上万场
“想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刘帅的娓娓道来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因为他熟练的讲解技巧,更是因为他讲的故事里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作为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的一名资深讲解员,他在这个岗位上沉淀了20年,每天,他都要讲诉三场烈士们的故事,每场持续半个小时。
“今天我讲了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的三个故事,在铁窗内学习、看守逗他吃糖、棺材与自由。”刘帅熟悉的并不只有“小萝卜头”的故事,20年时间,足够他把渣滓洞、白公馆里烈士们的事迹读上很多遍。虽然讲解得已经很熟练,但至今,他仍有“一有空就读下烈士事迹”的习惯。
像刘帅这样的讲解员在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共有40人。渣滓洞、白公馆,曾经烈士们奋战的地方,如今,这里是讲解员们的“战场”,他们守在这里,将红岩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小萝卜头”活动室受孩子喜爱
操场上讲述的“小萝卜头”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故事,已经听过、看过很多遍。
黔江区实验小学的食堂内,一些同学安静地吃着饭,另一些同学兴致勃勃地翻看着小人书。
《渣滓洞的故事》《白公馆的故事》,这些小人书都是学校准备的,放置在“小萝卜头”活动室内,讲诉了烈士们在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我们特意将活动室放在食堂里,同学们吃完饭就可以来翻翻书。”黔江区实验小学校长张令兵介绍,该活动室已经建成一个月,除了学生自行前来阅读,学校还会组织每个班级在每周一的班队课上轮流前来学习。
目前,活动室内的书籍只装下了一半,等到后续补充完成后,这里能存放上万本书,有以红岩精神方面的书籍为主,还有科技类、教育类等书籍。
全市中小学校创建“小萝卜头活动室”
“利用活动室的文化资源和氛围烘托,学校可以深入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红岩联线文化管理中心社会教育部部长周万炯告诉记者,黔江区实验小学是四所创建“小萝卜头”活动室示范学校之一,全市中小学校都需要创建“小萝卜头活动室”。
每所学校的活动室都需要放置“小萝卜头”塑像,可参照红岩魂陈列馆、九龙坡区铜罐驿小学“小萝卜头”塑像样式制作;制作“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文化墙展览;在活动室内配备视听设备;配置适宜的书架及《红岩魂——小萝卜头的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来自歌乐山的报告 》等红岩系列书籍。
新闻多一点>>
让青少年茁壮成长 黔江区做“针线活”
2018年以来,黔江区学生获得市级奖励938人次、国家级奖励327人次,评选区级文明礼仪标兵341名、文明班级295个、三好学生315名、优秀学生干部291名,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黔江区是如何做好“针线活”的?
一年多时间里,黔江区组织各学校积极培育、精心评选和宣传学习“新时代好少年”,从“爱党爱国、好学善思、乐于助人、孝顺坚强”等方面,挖掘新时代好少年及其他先进典型故事42个。
同时,通过上网学习留言、学习事迹、点赞留言、开展班队会讨论、撰写学习体会、与新时代好少年座谈交流,学校持续组织开展黑板报评比、歌咏比赛、手工制作、学习心得展示等活动,学校参与率达100%,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
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黔江区的孩子们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懂得什么是“我们的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该区中小学校综合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利用周末、节假日,城区23所中小学校会组织共青团、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和家长志愿者走进景区、社区等地,进行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对学校德育工作年度考核的内容,各中小学的心理教育课程每周会在体育课中安排0.5课时,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目前,黔江区共有3所学校被授予“重庆市文明校园”称号,并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评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获评重庆书香校园1所、书香校长1名、书香教师3名、书香少年13名、书香家长9名、书香班级2个。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冯锐 摄影 任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