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在重庆有一所课程改革的典范小学,上午完成学科课程,下午参加社团活动、专题活动,学校没有上下课铃声……这所学校的学生不但成绩优异,还阳光自信,多才多艺。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课程改革模式?5月30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进重庆谢家湾小学了解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
上午完成学科课程,下午参加社团专题实践活动
编程、书法、合唱、沙画、辩论……下午两点,谢家湾小学的教室、功能室里孩子们正在参加社团活动和专题活动,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进编程教室,同学们三五成群正在对电脑和机械进行操作;沙画教室里,孩子们的沙画作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书法教室里,一笔一画铿锵有力,国画色彩丰富华而不俗……这所学校下午都是活动类课程,不同年龄、不同班级但有同样兴趣的孩子在一起学习活动。
最近刚刚参加完辩论赛的杨果是六年级5班的同学,虽然是一个腼腆的男生,但他却是学校的“辩手”之一。5月15日,他在参加学校辩论赛时,担任的是二辩的位置,辩论的话题是“在成功道路上好队友重要还是好对手重要。”
杨果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他为此查阅了许多资料,老师也和他们一起讨论。“辩论赛没有输赢,就是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应对能力。”杨果说,最让他难忘的就是他勇敢地站在台上,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并且他撕开了对方语言“包装”,还大胆询问台下观众的观点,让对方辩手哑口无言。
杨果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除了社团活动,本周他们的数学学科专题活动是玩多米诺骨牌,研究自行车的原理等,“我们已经在学习圆锥和圆柱体了,研究自行车的原理可以让我们把书本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上数学专题课,也要讲语文课的故事
“你能听听我们讲故事吗?”当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进三年级1班时,就被三个热情的女生围住了,她们分别叫胡沅佳、张芮宁、袁琪雅,她们正在上数学专题活动:玩七巧板。原来这节课是要求大家用七巧板拼出图案,再根据自己拼出的图案讲一个故事。
胡沅佳三个女生一组,三人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只见三人很快用七巧板拼出一只乌鸦和一只狐狸,绘声绘色配上肢体动作,用手里的七巧板给记者讲述了乌鸦吃肉被狐狸骗走的故事。三人配合很默契,有人配音,有人念旁白,还有一人负责移动手里的七巧板。“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胡沅佳说道。
陶玉婷是这个班的数学老师,她告诉记者,他们班级的同学都特别喜欢专题活动,也都能举一反三,大家不仅能非常快速地拼各种图案,还可以通过拼图讲古诗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这样的课程,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没有上下课铃声,孩子们自主参与校园生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还了解到,谢家湾小学还有一个特点是,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统一的下课时间,老师和孩子们自主参与校园生活。
“上午都是学科课程,下午有社团活动,也有各学科专题活动。”谢家湾小学副校长罗凤介绍,谢家湾小学积极创新,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共十几门学科整合成了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七门学科。避免交叉、重复、脱节,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效益。上午高效完成学科课程内容,下午开设了200多个社团活动和500多个学科专题综合实践活动供学生们选择。
学科专题活动到底有哪些?罗凤为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三年级数学专题活动“围篱笆”,主要是孩子们学习了周长,再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围篱笆”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马上端午节了,语文专题活动还会开展包粽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荣获重庆第一个质量奖,将继续深化改革
2018年11月2日,重庆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荣获教育领域唯一一个中国质量奖,这也是重庆摘得的首个中国质量奖。
为此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专程采访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她表示,“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是谢家湾小学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而形成,通过课程整合更好地突破机制体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以前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背诵记忆,现在我们转变学习方式,更多地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实践中既掌握知识、也发展能力。”刘希娅说,从单一的学习书本内容拓展到联系生活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孩子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正如教育部教材局局长、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所说:“谢家湾小学的课改抓住了基础教育育人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是全国最彻底、最系统、最全面的课改,虽然是艰难的,事实证明也是成功的、可行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付迪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