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2018“智博会”签约项目落地渝北的这一年
08-16 19:45:00 来源:渝北时报

2018年首届“智博会”签约项目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落地生根

华为重庆DevCloud办公场地

钜芯科技研发的芯片

中交三航生态院承建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创新技术集成示范段

去年8月22日首届“智博会”上,渝北区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举行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成功揽获45个项目。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钜芯、摩尔精英、“丝路启航”、创络科技、ROOBO、动脉橙等涉及大数据、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各领域的重点智能产业项目纷纷入驻渝北。

一年来,随着这些企业在渝北落地,不仅让渝北在智能制造、大数据、软件等产业增添了一批“生力军”,也为渝北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如今,它们发展得怎么样?都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部分企业,看看它们在渝北是如何生动演绎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

华为重庆DevCloud: 在渝北“安家”不到一年已成为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入驻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不到一年的时间,华为重庆DevCloud不仅成为展现渝北软件产业发展成绩的一张名片,更成为了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如何将物理世界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回传,将复杂物理世界的海量信息和行业智慧,经过智能体的计算分析反馈回来?在我们这里,这些都可以实现。”华为重庆DevCloud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做好企业“智慧大脑”的角色。

据了解,华为重庆DevCloud是面向中小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业务、双创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和广大软件开发者提供的一站式云端DevOps平台,主要在云端为企业提供项目管理、代码托管、编写流水线、产品部署、测试管理、应用发布等服务,可帮助使用者节约产品开发成本,且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渝北区政府落实重庆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一环,华为重庆DevCloud专家团队充分利用区政府为广大软件企业提供的软开云政策福利,释放华为30多年积累的软件开发经验和业内领先的研发理念,打造立足渝北,辐射重庆,构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生态圈,为相关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得益于华为重庆DevCloud的帮助,为我们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让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更加精准。”我市一家高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但之前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在人脸识别的精准度上还有所欠缺。今年,该公司找到了华为重庆DevCloud寻求帮助。通过华为的云平台,最终为该企业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大大拓展了企业的业务范围。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据粗略统计,不到一年的时间,华为重庆DevCloud创新中心已面向市内千余家科技企业开展了软开云政策及技术咨询服务。截至今年4月,重庆各区县188家企业分三批次提交了华为软开云服务资源申请,其中立信股份、物奇科技、新致金服、金窝窝网络、誉存科技等172家软件企业获批开通使用,累计享受云服务资源补贴1493.48万元。

针对申请了软开云服务的企业,华为重庆DevCloud创新中心还专门组建工作小组,由1名高级技术工程师和1名企业客户经理协同配合,上门进行技术辅导。通过现场服务,解决企业在账户开通、项目管理、应用测试等流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助力企业通过软件开发云平台,最大化利用、融合华为领先的软件研发经验和理念,为企业系统部署及开发软件新产品赋能。

中冶赛迪: 大数据助推初级农产品销售 为村民提供更对等的产销信息服务

一直以来,农产品销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农民的好产品卖不出,或者卖出去的价格不理想,与此同时,消费者又不容易买到品质出众的农产品。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在渝北,就有一家企业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去年智博会后,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内,央企中冶赛迪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的指导下自主开发了“全国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为了让该平台更好服务于农村,中冶赛迪还与数据谷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了重庆益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平台,该平台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初级农产品”销售问题。

“一般来说,农产品运不出、卖不掉、价不高,除了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影响之外,农产品的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也是关键。”中冶赛迪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正是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解决贫困地区“卖难”之急提供了可持续的基础支撑。

据了解,该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初级农产品采购商与提供者建立免费的线上对接渠道,解决产销对接中产地市场体系薄弱、流通成本偏高、市场信息不畅及品牌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

同时,该平台还具有智慧产销对接、先进交易保障、资源有效整合、实时监控调度预警等四大特色,真正实现了产销直接对接,为广大农业生产者带来了更多精准、有效的市场信息,为采购企业、经销商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升了村民收入,提振了村民在家发展的信心。

为了提升服务农业的精准度,该平台还将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紧密合作。其中,中国农业银行计划为该项目定向开发金融支持系统,多个保险机构还为农产品线上交易开发了保险产品,解决交易信任、即时支付、运输理赔、产品保障等问题,助推平台快速壮大。

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目前,全国589个贫困县和1500余家农产品经销商已率先纳入平台数据管理。下一步,中冶赛迪还将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引导实现全国2000余个县的农产品在平台上线,解决农产品“难卖”之急。

 中科创达重庆公司: 致力于卓越的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创新研发

“今年‘智博会’上,我们公司不仅将携手国经咨询、美国高通、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举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合作论坛’,还将展示中科创达在AI方面的最新创新成果。”近日,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的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中科创达重庆公司总经理陈茂兴告诉记者。

陈茂兴表示,渝北区有不错的产业集群,区位优势显著,创业环境也适合公司在重庆的发展定位。“区政府及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比如创新平台的分享和共享资源的整合,还有人才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我们选择在此落地并顺利运营的关键因素。”陈茂兴说。

陈茂兴表示,中科创达在重庆有4家公司,布局了智能操作系统、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产业,其中三家公司落户渝北区,即重庆创通联达、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和重庆汽车科技,目前有将近200名工程师。“中科创达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公司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及解决方案,助力并加速智能手机、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智能视觉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陈茂兴说。

据了解,2016年2月,中科创达正式落户渝北。去年8月22日,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落成暨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举行,标志着由渝北区政府牵头设立,中科创达主导建设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协同创新平台——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已有9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入驻研究院,合作伙伴有高通、索尼、德州仪器、QNX、恩智浦、清智科技、黑芝麻科技、重庆邮电大学、Rightware等9家产学研机构,我们的目标是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便捷性、互动性和经济性,实现人们智慧化生活的美好梦想。”陈茂兴说,渝北有长安汽车等大型车企,还有众多的汽车配套企业,这样的产业基础有利于研究院顺利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们公司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布局了业务,2017、2018年,公司在《互联网周刊》的‘未来企业排行榜’上进入了TOP10。这表明了行业对我们的充分认可,排在我们前面的也只有华为、BAT等少数几家企业。”陈茂兴告诉记者:“华为、vivo、OPPO、小米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也进入了华为合格供应商的‘短名单’。在物联网方面,不少无人机厂商、AR/VR眼镜厂商,还有音响、机器人等方面的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力图通过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实现客户在市场上的规模化提升。”

重庆钜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首款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为汽车擦亮“双眼”

如何避免驾驶中因预判不足、疲劳、盲区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是驾驶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今,随着国内首款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的问世,将有效缓解这个难题。记者了解到,这款由落户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的重庆钜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够实时精确探测汽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可能发生碰撞的时间,让车辆具备安全驾驶的辅助功能。

重庆钜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MCU微控制芯片、光感传感芯片、无线射频芯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四年前,它的母公司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现,汽车电子市场几乎被国外垄断。为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公司决定进军汽车电子市场。最初,公司面临人才短缺、技术储备不够、研发费用不足等问题,但经过公司上上下下的努力,最终于2017年10月发布了国内首款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

据重庆钜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模组。它模拟人的“双眼”,给车辆加上一双“眼睛”,将二维成像变为三维成像。

“相比于单目视觉,双目视觉系统模拟了人眼及众多生物的视觉处理方式,利用双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目标成像,从而获取视差信息,利用三角测距原理,仅通过计算左右‘两眼’获取的两幅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就可以实时还原视觉场景中每一点的真实三维几何信息。”该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的多个领域,尤其应用在汽车产品上后,驾驶人员能根据芯片发出的提前预警,避开驾驶中因预判不足、疲劳、盲区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从而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

“智能立体双目芯片安装在车辆上能够实时精准探测汽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给车辆增加了安全驾驶辅助功能。”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司机利用该芯片可以测试到前方涵洞的实际尺寸,以便及时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通过,这一点是目前市场上其它产品都无法做到的。相比于国外竞争对手,钜芯的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还具有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延时短等优势。

“落户渝北这一年来,我们在渝北区政府和数据谷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智能双目立体视觉芯片,取得显著的进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是全国汽车工业重要生产基地,很多汽车产商都在重庆有企业。自动驾驶在重庆的推广应用,给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遇。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用于智能交通及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下一步,我们将联合重庆运管处、重庆交运集团、重庆公交集团等客户,进行大批量推广应用,力争为重庆乃至全国客运车辆提供更完善的安全运营解决方案。”该负责人表示。

中交三航生态院: 专精生态建设 立志绿水青山

今年4月2日,渝北区政府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中交(重庆)江河湖泊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落地签约仪式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举行。这一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全市首家专业江河湖泊生态研究院正式入驻渝北。

中交三航(重庆)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三航生态院)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诺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重庆交大国科航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同成立,集各家所长,立足长江上游三峡腹地重庆,服务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为生态环境工程提供解决方案。

据悉,自中交三航研究院成立以来,已经申请了关于水利防渗技术领域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同时分别开展了水库防渗治理、污染底泥治理、生态河道、创面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七个方向课题研究,并同时向全国征集研究院相关领域的生态修复难题项目。

7月10日,中交三航生态院实施的首个示范工程——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创新技术集成示范段巫山示范段开工建设。整个工程持续10天,共建成坡长130米、坡高30米、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的示范区域。该项目由三层不同防护系统组成,对保护生态,重建植被和控制水土流失作用明显,让消落带这个世界级难题得以有效解决。8月,巫山第二示范段也将建设完成。

“中交三航研究院将与渝北区水利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对接。”中交三航研究院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该院将参与推进盘溪河、肖家河等6段城市水体“清水绿岸”工程,加快两岔、卫星等3个水库和双龙湖、龙舌湖等4个城区湖库水生态修复,完成东方红水库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渝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出谋划策。

(兰卓 杨荟琳 王彦雪 欧云霄 郭文瀚 李若镁 )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