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乡村产业如何振兴 重庆打算这样干
01-08 09:30:1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出台。意见提出,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全市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绿色发展机制加快构建,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产业扶贫作用进一步凸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5∶1左右,10个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上1000亿元的农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各区县“三特一品”创建取得明显成效,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词: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每个区县因地制宜培育1—2个优势主导产业。

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按照“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要求,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将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纳入全市工业领域重点集群培育。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区县、基地、园区布局。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业提质升级行动,打造100条全域全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创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县、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

培育农村电商服务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消费带动产业扶贫。

推动建设智慧农业。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四大行动。

关键词: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一圈两群”,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山地特色农业。

支持贫困区县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扶贫,支持贫困地区特别是18个深度贫困乡镇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率先建设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展示区、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

建设“一镇一特”产业强镇。发挥乡镇上连区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建设特色产业强镇。

促进“一村一品”示范带动。作好村规划,发挥“一村一品”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拓展边界,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大力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其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

拓展领域,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拓展“农业+”功能,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

拓展空间,打造产业融合载体。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拓展渠道,构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落实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全程标准生产。

加快绿色化生产。贯彻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推行绿色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实施品牌化发展。构建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重庆农产品品牌体系,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

提高市场化水平。立足大基地,对接大市场,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互联网+流通”,促进建立立体化营销模式。

关键词:推动创新创业升级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支持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种业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进农村创新创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深化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扎实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推动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探索完善“地票”“林票”制度。

关键词: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保障,支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品牌发展。

创新乡村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适用于乡村产业和农村创新创业。加大乡村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力度,拓宽担保物范围。加大政策性保险补贴支持力度,做好乡村产业项目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继续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规范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投入乡村产业。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吸纳农民就业、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

完善用地保障政策。耕地占补平衡以区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推行乡村产业用地点状规划、点状报批、点状供地,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乡村产业用地供给。有序开展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及“四荒地”等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支持职业学校扩大农村招生。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重点指导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落实兼职取酬、成果权益分配政策。

关键词: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领导联系区县产业振兴工作机制。区县政府要成立创建特色产业强区(县)工作专班,建立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

强化督导服务。加强产业振兴考核督导力度,建立激励推动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乡村产业监测体系。

营造良好氛围。宣传推介乡村产业发展鲜活经验,推广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