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是重报集团孝感报道组记者随重庆对口支援孝感医疗队一线战疫的满月日。
一个月、30天、720个小时、43200分钟……
从2月11日随重庆对口支援孝感医疗队158名医护工作者一起抵达孝感,一直到今天3月11日,在一线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在见证勇敢与传奇,记录同胞的共同战疫。
我们收获了两组特别的数字:
至3月10日24时,湖北孝感已经连续11天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孝感的确诊住院病例救治患者减少到243人。
至3月10日24时,重庆市对口支援队累计收治确诊病例1267例(含共同管理),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为947人。
这是一份来自孝感的战疫报告。
这更是一份“守望相助、全力以赴”的同胞情谊见证。
重庆医护来了
△2月11日,重庆对口支援孝感医疗队出征仪式。
2月11日,是记者随队抵达孝感的第一天。当天晚上,记者得到一组最新数据,湖北孝感的确诊病例数为2751例,这是一个数字仅次于武汉,医疗技术设备与医护力量却远远不如武汉的城市。
“重庆的医疗队来了!”
“黑龙江的医疗队也来了!”
就在这一天,按照党中央的部署,重庆和黑龙江共同对口支援孝感,数百名医护人员在这一天完成孝感集结。
“信心!希望!感激!”
一时间,这些简单的词句在社交朋友圈如同接力棒一样被传递着。
“支援队从组建到出征,仅花了一天半时间。”重庆支援队领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临时党委书记梅哲一生都会记得2月11日那个勇敢逆行的日子,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重庆先后分18个批次向湖北调遣医护力量,其中驰援孝感的就有812人。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在驰援孝感,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中,重庆坚定的提出要“尽重庆所能,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
正因如此,在2月11日抵达当晚,指挥部临时党委连夜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调取孝感数据,数学建模分析,形成疫情适时报告,排兵布阵迅即展开,宣告重庆对口支援孝感攻坚战疫打响。
顶尖配置驰援孝感
△孝感第一人民医院,出院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合影。
在“尽我所能,全力以赴”的原则指导下,重庆在确保自身疫情防控力量的同时,首先做的就是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抽调精干力量,考虑到孝感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多,重庆组织抽调“重症医疗精英”奔赴一线。
以驰援孝感的812名队员为例,有超过一半是中高级职称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万东,重医附二院感染科教授、主任医师张大志,重医附二院感染科教授、主任医师石小枫,重医附二院呼吸重症科教授、主任医师李长毅等国内顶尖教授组成了在孝感的“顶级专家团”。
重庆支援队东南医院医疗分队队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煜亮,不仅是博士研究生、美国德州AM大学访问学者。他在到达孝感仅仅10个小时后就拿出了一份《队员工作纪律》,明确队员管理制度、院感制度、医疗护理工作制度等,成为一线医护人员的战疫行动指南。
同为博士研究生的刘景仑在准确掌握当地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现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建议并得到落实。
重庆医疗队的这些中坚力量,顶级专家团的到来,有效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治愈率。
续写医护天职
在对抗病魔、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重庆、孝感两地医护人员携手救治,一个又一个患者解困脱厄,续写着医护人员守护生命,谱写一曲英雄赞歌。
2月3日,孝感市中心医院一名患者病情危重,向重庆支援队紧急求助。如果能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还有一线希望。孝感市有一套ECMO但当地并不具备运用ECMO的经验和能力。
经过一个通宵的研究论证,刘景仑带领孝感的三名医生为患者成功置入ECMO生命支持设备,患者转危为安,这是孝感首次成功实施ECMO技术。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隔离病区,一位年过花甲的危重症患者还患有脑梗塞等基础疾病,意识模糊,每天处于嗜睡和昏睡状态,生活不能自理。
△翁中会给老人喂饭。
綦江区人民医院ICU病房护士翁中会和另外两个同事就负责起了老人的饮食起居,除了喂饭,每天还得处理她的排泄物。翁中会安抚老人:“有什么尽管说,我就是您在病房里的亲人、女儿。”
2月26日,云梦县人民医院,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已经在ICU内住了多天,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使用无创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提高效果不明显。
潼南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东诊断后得出结果:患者病情严重,不插管可能当天都熬不过去。杨东和重庆江北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邓清军通过综合评估,决定给患者实施插管术。但是受条件限制,原本需要戴正压送风头罩的医护人员,只能靠着被动吸气的全面屏和N95口罩来防护自己。这意味着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很大,需要又快又准,尽量减少和病毒接触的时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庆江北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邓清军、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东和孝感市云梦县人民医院ICU护士长龚翠红共同努力完成了云梦县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插管救治。
千里之外的隔空驰援
病房内每天都在发生感人的故事:穿着厚重防护服戴着3、4层手套为病人穿刺“一针见血”;冒着防护设备不足的风险,果断为呼吸困难病人插管,接入氧气;对痰栓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保证呼吸顺畅……病房里一次次上演生命的奇迹,同样离不开千里之外的隔空驰援。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整个救治工作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医治体系。孝感前方,救治专家组全力支撑,后方还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撑。
在驰援孝感的过程中重庆还依托于自身在大数据智能化方面的发展成果,隔空驰援。
2月12日,重庆电信利用5G网络+远程医疗,在重医附一院和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之间搭建起5G远程会诊系统,为了救治大悟县一位1岁多的患者,重庆前后方专家通过微信群进行在线会诊。
在大悟县中医院,来自重庆市人民医院的唐茁月则通过自己手上的资源,建立了大悟县中医院的新冠肺炎影像诊断AI云平台,并和后方的重庆市人民医院建立一个远程诊疗系统,不定期邀请权威专家远程会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重庆支援队医疗救治组组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富荣介绍:“我们建立起来的各种平台,将有助于孝感市抗击新冠肺炎,也有利于未来孝感的医疗水平提高。”
前方缺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孝感,武警官兵搬运重庆捐赠的化肥。
3月10日,重庆市商务委获悉孝感市急需大量一次性饭盒、方便面、饼干、蔬菜等生活物资,重庆市商务委及商贸企业纷纷捐赠。今天上午,这一批饱含重庆人民热情的物资抵达孝感,包括56万套方便饭盒和若干蔬菜、方便面、牛奶、饼干糕点等。
同批抵达的还有陶然居集团、馨亚油脂、周师兄火锅定向向孝感市捐赠的3辆负压救护车。
这已经是重庆市向孝感市捐赠的第N批物资了。因为很多民间自发的捐赠送到孝感,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准确统计出N等于多少了。
孝感市没有PCR检测实验室,重庆市帮忙建设好。
建好后没有设备,马上捐赠5台PCR检测仪。如今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PCR实验室已建成投用,促进检测能力扩容提升。
孝感市只有一套ECMO(人工肺),不够用,捐!重庆连夜征调人工肺及专业操作团队,用汽车将一套ECMO(人工肺)千里驰援孝感。
N95口罩不够,重庆捐!
△孝感,志愿者搬运重庆捐赠的物资。
酒精、消毒液紧张?重庆市渝北区捐赠的40吨!
春耕生产缺化肥?96吨化肥立即从重庆送到孝感市的田间地头。
医用外科和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血滤机、负压救护车、应急车辆、大批食品……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通过社会捐赠渠道和政府调拨,支援给孝感市大批急缺医疗物资设备,总价值超过3500万元,为孝感续氧、持续输入能量。
这一切,都源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同胞情,正如重庆一家企业老板在向孝感捐赠急需物资时所说:“前方缺什么,只要有我们就送。”
重报集团孝感报道组记者 罗永攀 摄影 张锦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