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好久不见。我太想念你们家的小面了,二两杂酱,多菜少面。”3月12日早上7点刚过,两江新区万科城的“巴适碗碗面”门口就有好几个顾客排队打包了。
“巴适碗碗面”由张姐夫妻俩经营,两人既是老板也是员工。开业5年以来,两口子从早忙到黑,生意火爆。3月11日面馆开业,不少老顾客闻讯而来,终于又吃到了期待已久的美食。
夫妻俩宅在家自制新配方
张姐本名张莲凤,重庆合川人,今年45岁,年轻时就做得一手好菜。在农村,哪家哪户有喜事,她必定是那个掌勺的大厨。后来,张莲凤的儿子到合川城上初中,夫妻二人便在此开了家面馆。
“开农村办席和开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重庆面馆多,想要生意好,一定要有特色。”张莲凤说,为了“偷到”其他店家的手艺,自己几乎吃遍了合川所有生意好的面馆。哪家面香、哪家面辣、哪家调料很特别她心里有一本全账。为了做出自己特色,二人经常深夜还在倒腾食材。
靠着卖面赚的钱,2015年夫妻二人在两江新区万科城接了新房,还顺带在小区门口租了一个门面,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每天凌晨5点30分起床,半个小时后到店里熬制汤头,杂酱要用上好的五花肉,牛肉一定是当天现杀的黄牛,酸菜也是每年开春后婆子妈用青菜制作的……夫妻二人用心经营的面馆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小店的日销售额常年突破3000元。
今年原本打算正月十五(2月8日)营业,疫情发生后,夫妻二人便在家里宅了两个多月。这期间,他俩也没闲着,对小面的配方进行优化:辣椒要怎样炒才会更香?高汤怎么熬味道会更浓?浇头还可以有哪些做法?夫妻二人在网上看视频教学,再结合自己的配方进行调整,不停地试吃。就这样,夫妻俩在家用了两袋(20斤)面粉自制手工面。
“只要开门营业,就略有钱赚”
“开面馆十几年以来,这是第一次给自己放长假。”张莲凤说,以前每年他们的小面馆都要营业到春节前才关门,一般正月初八或者正月十五开门,“一年到头也就能休息春节几天。”
3月10日下午,夫妻俩来到店里开始打扫卫生。见熟人回来了,不少老顾客都在门外跟张莲凤打招呼,询问开业的时间。“很多人都说想念我们家小面的味道,开业当天一定早点起来吃碗面。”张莲凤说。
3月11日,面馆正式开业,虽然只能打包,还是买了10多斤干面。张莲凤坦言,第一天的经营状态并不尽如人意,以前几乎每天都要卖近60斤面以及20多斤米线,但复工第一天的销售量也还是让夫妻俩略有钱赚,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采访过程中,张莲凤收到了外卖平台上点评: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真好,不过感觉味道比以前更好了,点赞。
放下手机,店外又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老板,二两小面,多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