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李贵红和张丽夫妇为丝瓜进行“疏叶”,以便丝瓜吸收更多养分。
重庆日报消息,“老婆,你晒得再黑也是我手心里的一块宝!”李贵红一句话让妻子倍感甜蜜。
“单是辣椒,农场每年就能产出50吨!”8月19日下午,长寿区双龙镇红岩村红潘种植家庭农场内,红艳艳的辣椒挂满枝头。李贵红夫妇告诉记者,返乡创业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李贵红夫妇是红潘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目前农场种植规模为63亩。
“除了辣椒,农场每年还可出产3吨豇豆、3吨丝瓜、10吨白菜和5吨玉米,年产值超过14万元。”李贵红说。
在2019年之前,李贵红和妻子张丽在重庆主城上班,两个人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照理说,两人在大城市中能过上稳定的生活,为何决定返乡创业?
长寿区双龙镇红岩村,李贵红正驾驶农机除草,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本组图片均由特约摄影 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我是土生土长的红岩村人,父母年岁越来越大,回乡创业既能照顾父母,又能为家乡建设出份力。”张丽穿着牛仔裤和帆布鞋,原本爱打扮的她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
2019年9月,两人回到红岩村,想通过发展种植业干出一番成绩,可一开始就遇上了棘手的问题——找不到空闲土地办农场。
村里的帮扶干部得知情况后,协调红岩村外出务工的60多户农户流转土地给李贵红夫妇,红潘种植家庭农场的选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两人面前:农场的杂草太多,光靠人工除草效率实在太低。为此,红岩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李贵红夫妇申请到5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购买拖拉机,及时解决了问题。
为尽快搭好蔬菜大棚,李贵红和张丽夫妇在地头吃快餐。
“感谢党的帮扶好政策,没有各级帮扶干部的倾力相助,我们的农场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李贵红告诉记者,今年红岩村的帮扶干部还为自己申请到20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修建蔬菜大棚。
自家的农场发展日益壮大,李贵红夫妇没有忘记回馈乡亲们。在农场员工雇佣方面,他们优先让贫困户进入农场打工务农。从“归雁”变为“头雁”,李贵红夫妇已为4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其中建卡贫困户5人,贫困群众的月收入都达到了1700余元。
李贵红和张丽正在记录海椒生长情况。
重庆日报见习记者 苏畅
原标题:夫妻返乡创业: 从“归雁”变“头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