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上游深一度丨这场展览为何每天吸引上千观众?
06-22 16:59:46 来源:上游新闻

重庆诞生了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6515771)-20210622164350.jpg

△这根树樁来自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活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庆文艺工作者、重庆造出的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重庆市民在重庆解放时赠送给解放军的红旗……重庆解放后,重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再次书写下了一段段珍贵的故事。

6月17日开展的“初心·使命·奋斗——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光辉历程展”对外开放短短五天时间里,每天都吸引了上千名观众现场观展。

“在这里,能读懂党领导下的重庆100年。”参观的市民说,533张图片和24件文物,每一张图片、每一张文物都是历史的记录,值得每个人珍藏。

市民自制“红旗”迎接重庆解放

重庆诞生了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6515774)-20210622164355.jpg

1949年11月30日清晨,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城,整座城市一下子从睡梦中醒来,雷动的掌声和热烈的口号,在这一天响彻重庆上空。

12月1日,重庆举行入城仪式,市民们给入城的解放军送上了一面自己制作的“红旗”,在这面巨大的红旗上,写着“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救星”、“重庆市全体人民敬”字样,表达了重庆人民热爱共产党,盼望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面出现在展厅中的红旗,用它耀眼的红色,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重庆全城欢呼的时刻。

在那一天,发生了什么?

虽然报纸已经泛黄,墨色也开始晕染,但刊载在1949年12月1日《大公报》上的一篇篇文章就像一台回声机,向人们叙述着重庆城那一日举城狂欢的场景。

当天,《大公报》用特大号标题刊登了以“重庆解放了”为标题的新闻。

以下是1949年12月1日《大公报》的报道:

受尽了苦难的重庆人民,终于在昨天重见光明,得到解放了。虽然他们在解放的前夕,遭到国民党败军和亡命奔逃的那些特务们扰害的恐惧,但是他们昨晚得到了解放,在炮竹声中欢呼的那种情绪,是胜过一切的。百万人民昨晚感到天真的亮了。下面是部分解放军昨晚渡江入城的情形:

七点多钟部分人民解放军在雨中分头渡江到达市区。沿街人民纷纷由屋内涌出,或从窗户钻出来,争看解放军的英雄姿态,虽然没有电灯,但是家家户户前,点燃的太平灯灯影下,大家都清楚的看见解放军健儿们在微笑着接受人民的欢呼。

鞭炮声和人民的欢呼声:“欢迎解放军”,“人民解放军万岁”交织成一股强烈欢欣巨流,冲破了重庆人民被蒋政权迫害遭受的种种苦难和积压的苦痛。大家看到解放军那种和蔼的风度和严正的军纪,莫不敬佩万分。

前晨解放军在南岸,南岸人民纷纷趋前慰问说:“你们辛苦了!“他们却客气抱歉地说:“我们不辛苦,惭愧得很,我们来得太晚了,使你们受更多的苦。”人民送上香烟给他们抽,他们坚决不接受。以此证明解放军不取一针一线是多么干真万确。

见证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庆身影

重庆诞生了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6515763)-20210622164345.jpg

这是一根一眼看上去很普通的树樁,它被陈列在展厅正中位置,近距离观看才能发现,在这截面积仅2平方米的树樁上,留有弹孔、弹痕约41个。

这根树樁来自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是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筹建的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从朝鲜带回的。

据展览工作人员介绍,1952年8月29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筹建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三分团(以下简称第三分团)。召集民主党派宗教归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工农业劳动模范、文化教育工作者等60多人,9月11日晨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乘船出发,赴朝慰问。

10月10日晚12时,第三分团抵达朝鲜伊川郡谷山附近的志愿军三兵团部驻地。志愿军三兵团1951年初在四川组建完后即开赴朝鲜前线,兵团辖12军、15军、60军,都是西南军区(二野)的部队,云、贵、川、康籍战士较多,志愿军三兵团就是这次第三分团慰问的主要部队。

第三分团在朝慰问期间,正是“联合国军”发动“金化攻势”之时,慰问团翻山越岭,冒着敌人的炮火和空袭危险,到战斗最激烈的上甘岭、三八线附近的白马山前沿阵地,到后方医院、兵站进行慰问,文艺工作者们不辞辛苦,不避艰险,在敌机袭扰下,为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表演,把祖国人民的温暖送到每个战士的心坎上。

1952年11月11日,第三分团从朝鲜新溪出发,踏上返国路程,12月24日回到重庆。根据总团要求,从12月25日起,第三分团在云、贵、川、康四省的广大地区,向西南七千万人民传达报告朝鲜前线志愿军英勇作战、愈战愈勇的事迹,带回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人民的祝愿和希望,进一步激发了部队的士气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根“1952年上甘岭战斗后遗留的树樁”就是由第三分团带回捐赠给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的。

重庆诞生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

重庆诞生了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6515765)-20210622164347.jpg

在展厅的一角,陈列着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下方的简介是这样写的:“川东造船厂建造的常规动力潜艇”。泛灰的老照片和普普通通的文字背后,不仅承载着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在重庆建造组装完成的故事,还留下了一段让世界惊叹的潜艇独特下水历史。

为何要在重庆这个距离海岸线上千公里的内陆城市建造潜艇?

工作人员说,这是因为当时国家的“三线建设”需要,是为了提高西南内陆的工业制造能力。党和国家才将033型潜艇这样较复杂的工业品交由重庆这个西南工业重镇来完成,然后再带动周边的工业能力的提升。

但是,当时造船厂和长江的落差高达三十米,如果直接将造好的潜艇推下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造成潜艇的损坏甚至是直接报废。而且当时没有三峡大坝,当地的水流非常的湍急,下水的姿势如果没掌握好,同样会对船体造成损坏。

当时的中国国力并不强,每一艘潜艇都非常的珍贵,容不得一点闪失。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到技术人员,他们为潜艇专门打造了一个槽型驳船。顾名思义,这个驳船上有着滑槽。当时的专家们专门设计了一个滑道,只要将潜艇放到这个驳船上,然后沿着滑道带着驳船就可直接进入长江。

下水后的潜艇由海军用轮船一路拖到大海中,此后,033型潜艇在中国人民海军初创时期大型水面舰艇较少的条件下,担负起了保卫万里海疆抵御外虏的重任,构筑起了水下长城。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