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儿,来一碗小粉!”
“好的!清汤还是红汤?”
“红汤,快点哦!”
“要得,马上就来!”
……
小伙伴们,是不是感觉这个场景很熟悉?这就是长寿人的日常点餐模式!
在长寿的面馆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老板儿,来碗小粉儿!”
这里的小粉儿便是指的米粉,也称“素粉”,里面只有青菜和米粉,分为清汤和红汤两种,不管哪一种,都是当地人喜欢的味道。
一般来说,红汤米粉就是放些红油辣椒、切点榨菜末、碾点花生碎、加点味精、来点葱花、搞点蒜泥、弄点花椒面、搁点黄豆,清汤则是少了红油辣椒。当然,作料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长寿的面馆几乎都是店家自制的红辣椒,各有特色,随便找家店去吃,味道都不会让人失望。如果再配加牛肉、肥肠、杂酱、豌杂、鸡杂等臊子,那味道更是不摆了!
在长寿,米粉还可以切成薄片,用来涮着吃,往汤锅、火锅里一煮,味道也是很赞的。
米粉易熟,放入滚烫的开水中,不到一分钟便可熟透。千万不能煮太久,否则轻轻一夹,就断了,没有嚼头的米粉食之无味。
除了水煮,长寿米粉还能干炒,做法和广东的干炒牛河有点像,不过口感却是大相径庭,长寿米粉,吃起来更厚实,更有回味。
如果要一个地地道道的长寿人,给外地朋友推荐当地的小吃,通常都会首推长寿米粉。因为它的模样遍布长寿的每个大街小巷;因为它的味道永存在每个长寿人的舌尖;因为每天要是不吃上一碗,总感觉一天中少干了点什么事儿……
说起长寿米粉的来历,可是大有来头。
相传东汉末年刘备入川时,一个名叫张同甘的随军火头军,把制作米粉的技术带到了重庆长寿。从此,米粉便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人人舌尖上的挚爱。
到了清朝末年,米粉更是被人们奉为吉祥之物。因为蒸好时的米粉那圆圆的外形,象征着团圆幸福。每到阴历冬腊月,长寿家家户户都要蒸米粉,和汤圆一样,米粉成为了长寿人自食和待客不可或缺的美味。
长寿米粉好吃,可制作并非易事,一切皆精细而考究。从选材稻米的种类、清水浸泡的时间、蒸熟米粉的火候……层层工序,都十分要掌握分寸,这样制作出来的米粉才能色泽白润、爽口劲道,软糯细腻。
长寿米粉选用的是贵朝米和中稻米作原料,否则蒸出来的米粉不够劲道而且容易断裂,煮出来卖相也很差。而史称“天府膏腴之地,川东鱼米之乡”的长寿,拥有万亩良田,为长寿米粉产业提供着充足的原料。
大米经过2小时的浸泡时间,使生米充分蓬松,再用机器打磨后成浆。
在蒸制米浆的时间上也要掌握好分寸,时间太长容易糊掉,时间太短又有些半生不熟。
将蒸好的米粉摊放在特制的晾杆上,置于通风的环境,慢慢晾到合适的质地。
圆圆的米粉晾干之后,叠齐切成拇指宽窄的长条,便大功告成了。
有的则是磨成浆,再蒸一层晾一层,晾干后叠齐,切成丝,再用沸水煮熟。
而有些自食的米粉,不会像街边售卖的那样切成条,而是直接将蒸好后的米粉切成“坨”,放在水里泡着,想吃的时候取出来,顺着一层一层的纹路切成薄片,放进锅里一煮就散成短丝,十分方便。
好的长寿米粉,香滑劲道,可谓是“长而不断,软而不烂”。
来源:长寿文旅微信公众号、城事city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