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金佛山。汪新 摄
11月2日,晴,金佛山,74岁的拍鸟人杨小萍背上摄影器材,向新近发现的赤麻鸭观鸟点出发。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就是赤麻鸭,它才是真正的爱情鸟。”他不仅喜欢拍鸟,更喜欢研究鸟。
杨小萍,南川人,全国“拍鸟圈”的名人。6年来,他拍遍了《重庆金佛山生物资源名录》里的228种鸟。令人惊喜的是,他镜头里的鸟类品种一直在增加。“我们的生态越好,飞来的鸟儿就越多。”
杨小萍正在野外“追鸟”。张大伧 摄
红腹角雉
倾心自然,翻山越岭观鸟起舞
你有没有见过彩鹬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
你有没有见过柳莺喂杜鹃?
你有没有见过全身都是绿色的鸡?
……
这些生动的场景、和谐的画面、绝美的身影,都一一“藏”在杨小萍的镜头里,是他的珍藏。
作为资深摄影爱好者,杨小萍拍了近50年的风景照、人物照。6年前,他却找到了“一生所爱”——拍鸟。
一次偶然,他看到了一本2010年出版的《重庆金佛山生物资源名录》,书里记载当年金佛山的鸟类共有228种,他默默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拍齐这228种鸟。
飞舞的鸟儿,为杨小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金佛山上,凤嘴江畔,龙岩河边,杨小萍戴着眼镜、背着双肩包、扛着脚架,挂着相机,或“潜伏”林中、或住宿河岸,坐等半天,静候半月,只为拍下金佛山鸟的俏丽身影。
他说,拍鸟,感知自然之美,是一种享受。
林雕鸮
鸳鸯
识鸟懂鸟,成为鸟类“百科全书”
去年冬天,他的摄影作品“雪地里的红腹角雉”走红。这张照片正是在冰天雪地里蹲守4天的成果之一。
金佛山山王坪镇庙坝村,植被茂密、动植物繁多,是杨小萍的重要拍摄点之一。捕捉鸟儿出来觅食的机会,是拍摄的最佳时机。这位70多岁的老人,冒着寒风来到山沟里,架好机位,经过漫长的等候,终于,一只红腹角雉出现在镜头里,杨小萍激动地按下快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趟艰辛的行程,他还拍到了棕噪眉、灰头鸦雀和10只小野猪。
去年拍鸟时,一位村民告诉他一块闲置的田里经常有野鸟出没。见此地水草繁茂,安静隐蔽,他判定,这里一定会有收获。于是,将此地纳入了第二年的拍摄计划。
次年4月,杨小萍如约而至。当天就看到了两只成年彩鹬,仔细观察还发现它们在水草丛中搭建的鸟窝。“想必是在为孵化做准备”。这一发现让杨小萍兴奋不已,他决定带着水靴、观鸟棚,泡在水田里,在此驻扎。
19天拍摄结束,杨小萍满载而归。他拍摄到了彩鹬筑巢、孵蛋、诞生等一系列精彩鲜活的画面,还拍到了东方大苇莺、红腹田鸡、栗苇鹣等。
回到家,杨小萍已成泥人。
几年下来,杨小萍对拍鸟也有了情感上的变化,从兴趣变成了精神支柱,眼里心里只有鸟:天亮出门拍鸟,回家就看鸟的照片,手机铃声都是鸟叫声……设备换了一套又一套。
一说到鸟,他就手舞足蹈、眼里发光。一投入拍鸟,他更是如痴如醉。
在南川,杨小萍几乎可以听声辨鸟,只要是他拍过的鸟,他都能准确说出名字、特征和习性,宛如行走在南川的鸟类百科全书。
鹪莺喂杜鹃
酒红朱雀
感知变化,山清水秀家园更美
鸟群的增加,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杨小萍发现,镜头中鸟儿的已经不知不觉超过了270种。
“以前南川大小河沟边的垃圾都不见了,河水肉眼可见地变清了,山林越来越茂密,鸟儿也越来越胆大,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杨小萍说,今年春天,他不仅在双河水库拍到了野生鸳鸯,还首次拍到了凤头。
双河水库是南川城区居民的饮用水源地,按照规定不准钓鱼。“以前拍鸟,我看到不仅有人钓鱼,还有人用弹弓打鸟,巡逻的人说看不住、吼不住,现在看不到一个人钓鱼、看不到一个人打鸟,这就说明大家的意识都转变了。”杨小萍说。
作为拍鸟人,杨小萍也有自己的规矩和底线,那就是不伤害一只鸟。
六年时间,他拍摄了数万张鸟类照片,用一张张精美灵动的鸟类照片吸引全国各地的拍鸟人慕名前往南川,一睹金佛山鸟的风采。
现在,杨小萍正抓紧时间,将图片整理成册,打算做两本金佛山鸟类图鉴,为金佛山的鸟留存影像资料。“一本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保护科考用;一本给政府,用来宣传我们的金佛山。”
他说,金佛山是一座宝山,拍鸟可以为金佛山积攒人气,让更多人知道南川的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杨小萍摄
重庆日报通讯员 李佳遥 解东龙
原标题:七旬老人金佛山“追鸟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