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1月29日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对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重庆发展中的这3个“量”,其含义是什么?分别取得了哪些成效?更重要的,下一步怎么提升?就此,两江观察邀请重庆社科院市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康庄进行分析。
▲金康汽车智能工厂生产现场。崔力 摄/视觉重庆
含金量
何谓发展的“含金量”?在康庄看来,就是要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从发展的势头看,面对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去年重庆GDP迈上2.5万亿元的新台阶,增速达到3.9%,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为9.9%,投资、消费、外贸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趋好,显出十足的韧性,呈现良好的态势。
康庄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发展“含金量”的巨大作用。下一步,重庆要继续咬定“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不放松,让发展引擎更加动力澎湃。
首先要找准“政策眼”、用足“含金量”,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把各项利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当前,重庆面临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利好频频“加持”,为提升发展“含金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康庄认为,接下来,重庆要持续锻长板、补短板,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汇聚全球资源,不断提高消费“含金量”;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抓手,统筹“铁公水空”开放通道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突破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塑造出高信任度、低运行成本的市场环境……“这些‘政策眼’找准了,各项工作抓实了,‘含金量’自然就提升了。”
同时,重庆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更多可视化成果,不断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郑万高铁、广阳岛生态修复二期、郭家沱大桥等292个市级重大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水土、蔡家、礼嘉大桥、土主隧道于9月底提前通车……这些在各自领域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带动全市投资持续稳定恢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康庄表示,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是提升发展“含金量”的重要手段。比如成都至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国际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等8个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项目,列入重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532个重大项目,产业链供应链长、带来的效益大、“含金量”高,重庆要加大力度把这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抓紧推进,争取做到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尽早发挥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主力军”作用。
▲金凤实验室透出浓浓的科技味、未来感。(重庆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含新量
所谓发展的“含新量”,就是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近年来,市委谋划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数字经济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康庄认为,接下来,重庆要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含新量”,关键在于实现发展动能转化、改变过去资源投入型的发展方式。
◎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新趋势,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战略选择,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发展的深度融合,激活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重组或重整生产组织方式,在新基建布局、新要素挖掘、新技术研发等发展“含新量”上下更大功夫,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要持续推动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及现代物流、软件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头部企业,鼓励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核心资源,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招智引才政策,营造爱才惜才尊才的环境氛围,完善和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激励机制,打造中高端人才聚集地,做实做强产才融合示范地,开拓建设创新创业创造青年人才汇萃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
▲两江新区明月湖科创生态园秋景。蓝天 摄/视觉重庆
含绿量
所谓发展的“含绿量”,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重庆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河长制、林长制、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重点改革取得突破,中心城区列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广阳岛片区成为长江上游首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
康庄认为,未来,重庆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资源供给等,加大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重庆发展主基调。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科技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主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未来是新能源的时代。重庆要大力推广低碳材料,推动氢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积极运用各种现代低碳、碳捕捉等技术手段降低单位产出的生物化石类能耗,构建更强大、更智能、更绿色的能源系统,满足城市的能源需求,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方面,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实现绿色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用好各类政策、财税手段的导向作用,推动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倡导绿色生活,让节约资源的风气蔚然成风,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做好垃圾分类,倡导简约适度、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特别是要有序推动生态相对脆弱地区的人口和产业进行有序梯度转移,降低其生态环境压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一关键社会生产力。同时,要深化地票林票、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构建生态价值实现市场机制与资本运营机制等,加快生态环保低碳新技术转化利用,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绿色GDP可持续增长。
原标题:重庆这三“量”如何提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