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11月16日,据厦门卫健委官网消息,11月15日,当地疾控部门在对厦门市某冷库进行常规例行抽检时,发现该冷库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该批法国进口猪肉是从上海洋山港入关,共25吨。10月14日运抵厦门某冷库储存至今,整批冻品未使用,也没有流入市场。
11月16日,山东临沂市市场监管局同样发布通报称,在农贸市场一水产店的进口刀鱼测出核酸检测弱阳性,该批刀鱼原产国马来西亚。
图片来源:厦门市卫健委官网
近日来频频曝出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各地官方通报发现,11月10日至11月16日,七天时间里已有12地发现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查出新冠病毒阳性或弱阳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进口冷链产品如何能防止被新冠病毒污染?针对疫情严重国家出口的产品,是否也该开启“熔断”机制?
此前,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海关已进一步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力度,并已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成都市物流协会副会长赵香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举措已能很大程度降低海外冷链食品传播疫情的可能。
7天时间
超12地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从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案板,到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再到大连凯洋冷库……调查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北京、辽宁、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陕西等10余省份,已在当地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很快,问题又出现在了天津。11月8日,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一份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一名装卸工人核酸检测也同样查出阳性。随后4天时间,进口冷链事件相继在天津出现。11月9日至12日,先后有东丽区某冷库、静海区某水产批发店和津南区一冷库进口鱼类外包装样品检测呈阳性。而自11月8日以来,天津已通报了2例关联进口冷链的本地确诊病例。
自天津以后,国内多地出现进口冷链产品及其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11月10日至11月16日,仅7天时间,已相继有12个省市,在进口冷链食品中排查出新冠病毒阳性。
11月10日,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通报,11月10日,发现一批原产国为阿根廷的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在上海万申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冷库中有库存。
11月12日,山东济宁梁山县通报,11月12日,山东济宁梁山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梁山县的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11月12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11月12日,武汉市疾控部门发现从青岛黄岛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装样本有3份检测结果呈阳性。该批次进口产品共27吨,1006箱,原产国为巴西。
11月13日,山东济南市卫健委通报,11月13日下午5时,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福建泉州市疾控中心通报,相关部门在当地丰泽区隆凯冷库排查到涉事冷冻货品2549件。11月13日凌晨,共发现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甘肃兰州市卫健委通报,兰州市城关区于11月13日对焦家湾冷冻厂进行定期采样抽检过程中,发现1份来源于天津港冷链虾的虾内包装样品核酸检测阳性。
山东济南市卫健委通报,11月13日下午5时,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河南郑州市卫健委通报,11月13日晚,郑州市疾控中心在一批产地为阿根廷的冷冻猪肉的外包装抽检标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该批冷冻猪肉共24吨、产地为阿根廷。经当地中牟县疾控中心、郑州市疾控中心复检,从15份外包装标本中检测出5份阳性。
11月14日,山东泗水县疾控部门通报,11月14日,山东泗水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一份进口冷冻水产品外包装标本核酸检测阳性。
11月15日,西安市指挥部接到市疾控中心报告,15日7时,阎良区对本辖区进口冷冻食品开展常规检查时,检测出1份阿根廷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阳性。
11月16日,据厦门卫健委官网消息,11月15日,当地疾控部门在对厦门市某冷库进行常规例行抽检时,发现该冷库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1月16日,山东临沂市市场监管局通报,当地疾控部门在前园农贸市场一家水产店经营的冷链食品表面涂抹物检出可疑样本,市疾控中心复检弱阳性。经排查,涉事冷链食品是经销商从福建省福州市一供货商处购进的刀鱼,该批刀鱼原产国马来西亚。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屡次查出新冠病毒
专家:冷链过程中冻库保管和长途运输是易发“物传人”的薄弱环节
在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大背景下,为何进口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甚至致使人感染的情况仍在出现?这暴露了怎样的问题?
“这些现象的背后,主要反映出我们对外来输入产品的预防问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薛迪回应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多地出现冷链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这可能说明出口产品地区或国家当地,其操作人员已经罹患了新冠肺炎,但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且由于操作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被病毒污染,后随冷链物流运往世界各地。
成都市物流协会副会长赵香南以还原冷链全过程的方式指出了问题所在。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冷链运输全过程来看,之所以会出现食品被病毒污染,就在于疫情国处理不当,导致食品污染;而在冷链产品运输进入国门的环节,因检测不到位,导致被污染产品进入国内冷冻库,随后这些产品又再度从冷冻库发往全国各地。
因此,在赵香南看来,要减少进口冷链食品带来的新冠病毒威胁,就要在进口环节把好关,不让被污染的食品进入国门。同时,薛迪也提出,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加强对进口产品的检测工作以及国内物流从业人员的防护到位和检测到位。
赵香南补充说,在进口食品进入国门后,整个冷链过程中,冻库保管和长途冷链运输则成为易发生“物传人”的薄弱环节。赵香南解释称,首先是食品进入冻库,操作人员有没有规范操作、做好防护和及时对产品外包装消毒,直接决定着冷链产品是否在源头上做好了保护;另在运输途中,运输人员是否也做到了按时消毒、做好防护,以及冷链运输车是否达标等等,都决定着被污染产品是否会带来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在赵香南看来,整个冷链流程里,一方面需要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检疫部门对每个环节加设检疫程序,不放过检疫细节。薛迪也表示,物品进入冷库后,直接操作人员很有必要进行防护,规范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在产品运输、加工冷冻食品环节,也同样要对相关作业人员加强防护和定期检测。
实际上,自今年10月以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诸多关于防控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的政策文件。10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发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的政策文件。到11月8日,又再度出台《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11月1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明确了进口冷链食品装卸运输过程防控要求和消毒要求、从业人员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要求。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逾十省市开始实施冷链食品追溯工作。
海关总署暂停有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产品输华
对疫情国冷链食品有必要“熔断”吗?
阿根廷、德国、巴西、马来西亚……从上述通报情况来看,在被检出新冠病毒的进口冷链食品中,有不少来自这四个国家。而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下,包括这四国在内,不少地区的疫情仍未得到良好控制。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被污染的冷链食品相当于一个导火索。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中国。
为防止新冠病毒借冷链食品传入国内,11月12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海关已进一步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力度,并已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截止到11日24时,已涉及20个国家99家生产企业。
那么,是否有必要对疫情严重国家出口的产品实施“熔断机制”,暂停从其进口相关产品?对此,赵香南认为,并无此必要。
“一方面是我国与多国建立起来的进出口外贸不可能中断,另一方面如果停止外国进口产品,就难免会出现国内食品短缺的情况。”赵香南认为,如果对进口产品“一刀切”,以自给自足的方式供应国内食品市场,难免会引发食品供应链短缺等更严重的问题。
以天津食品进出口份额为例,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口岸进出口食品农产品1281.4亿元,同比增长33.08%。其中,进口肉类、粮食、水海产品等各类食品农产品1072.6亿元,同比增长38.2%。
在上升的食品贸易额面前,赵香南认为,如果对进口食品“熔断”,很难满足国内食品需求量。而目前海关总署暂停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产品入华的措施,在赵香南看来,已能很大程度降低海外冷链食品传播疫情的可能。
原标题:7天12城!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有必要对疫情国食品“熔断”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