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这位80岁中国老爷子,拥有世界上最贵的鼻子,还靠它打造出男人心中的LV
07-21 07:55:05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环球人物杂志消息,如今提起茅台,估计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飘过3个字——奢侈品。的确,现在的茅台跟LV都有得一拼了。今年初,贵州茅台的股价一度逼近800元,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一时间,“市值超越LV”“茅台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的标题铺天盖地而来。

看着这样的茅台,谁能想到,这个集团曾是个连续亏损16年、在低矮黑瓦房中的小厂。而能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也归功于无数茅台人的不懈努力。这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贵州茅台集团前董事长、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

对于不了解他的人,他是中国白酒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世界级酿酒大师”。而对于了解他的人,“季克良”三个字前是不用加任何头衔的。在中国白酒业内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只要鼻子一闻,他就能确定每瓶茅台的大致年份、轮次、酒精浓度……

练就“世界上最贵的鼻子”

79岁的季克良本是江苏南通人,本来跟偏远的茅台镇搭不上边。可有时命运就是那么神奇,你费尽心力得来的不一定就尽如人意,而当初迫不得已的选择,最后反倒可能成就你的一生。季克良就是这样。

作为贫寒家庭里的第五个孩子,季克良在3岁时就被过继给亲戚。他背负着两家人的期望,一直拼命努力,一路考到了大学。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无锡轻工业学院,因为路费便宜。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还是包分配的。成绩优秀的他本可以分到上海,但因为想去的人太多被挤了出来,最后只能被分配到远在贵州的茅台酒厂。

△当年的茅台镇。

从老家出发,一天坐船到上海,两天坐火车到湖南株洲,两天坐火车到贵阳,一天坐汽车到遵义。在遵义城,季克良停留了3天,不是不愿走,而是因为从遵义到茅台镇的班车3天才有一趟。

这是1964年季克良第一次去单位时的路线。在遵义等候期间,他用三角六分钱买了一杯散装茅台酒喝,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喝到茅台。

当经历波折到达茅台厂区时,映入季克良眼帘的竟是一片低矮的黑瓦房。猪仔在泥泞的路边拱得满身泥巴,不时从人的腿边擦过。

“厂党委书记的房子是用废弃的茅台酒瓶子和泥巴砌起来的,上面盖着油毛毡,这就是高干住的房子了。厂长、副厂长都是搭个棚子,一家几口挤在一起。”

眼前的景象让季克良犯起了嘀咕,但过不了多久,他就被茅台酒的精湛工艺吸引住了。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品酒师,季克良下车间跟着老师傅学习,并严格遵循“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辛辣食物”的禁忌。他严于律己,最后练出了一套只要鼻子一闻,就能确定每瓶茅台的大致年份、轮次、酒精浓度的本领。他的鼻子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贵的鼻子"。

茅台酿酒工艺极其精细。酿酒用的水要到赤水河里挑,烤酒需要人工烧火。每天夜里两三点,季克良就要爬起来给炉子生火,工作长达12小时。

后来,季克良被下放到生产车间,当了3年工人,每天要把酒糟从窖坑里背出来,来来回回二三十次。当时,他的体重只有108斤,每次背的料至少150斤,那窖坑有3米深,他经常在背酒糟时因重心不稳摔下发酵池。

“茅台的工艺能传承下来,真的是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茅台镇的冬天仍然是饥寒交迫,能吃的菜只有豆腐加辣椒水,但当时的人思想单纯、觉悟高、不偷懒,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季克良回忆道。

在艰苦的岁月里,唯一让季克良动摇过的是亲情。1967年养母去世前,他花了5天5夜才赶回家,可惜仍没见上养母最后一面。

季克良因此深受触动,开始申请调令,可先是厂里不放,后来是轻工厅不放,再后来是省委不放。“我申请了很多次,因为老家穷,想回去照顾老人。但组织不同意,我就继续工作。”季克良对记者说。

通过努力,季克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从副科长逐渐晋升到副厂长,1983年就任厂长。但搞技术出身的他,做起行政工作来有些力不从心,便辞去厂长职务,转而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

1年甩掉16年亏损的帽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值改革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求贤若渴,人才流动也更加自由,很多公司向季克良开出了优厚条件。那时他的月工资才几十块钱,有人开出年薪5万元的条件,还有给小别墅的,但他觉得这样离开对不起茅台,所以都拒绝了。

留下来的季克良,带领茅台实现了腾飞。

“改革开放对茅台影响很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我们就赶上了发展机遇。”季克良说。改革开放前,很多主客观原因造成茅台酒厂发展缓慢——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税负重、粮食供给有限……那时茅台的年产量只有750吨。

而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加上新领导的到任,1978年茅台的产量就达到了1000吨,当年盈利2万多元,甩掉了连续16年的亏损帽子。后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茅台酒厂又在这个背景下制定了新计划,加快了发展速度。

当时,季克良已经是白酒行业的权威,20多年的生产实践使他总结出大量规律和经验,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每当国内酒厂有了新产品,都以请到季克良品评为荣,而在他自己看来,这一切都是茅台成就的。

1991年,季克良再次出任茅台厂长。两年后,贵州省委主要负责人找他谈话,要调他到省厅当领导,他婉言谢绝:“我只懂点茅台酒。”

时代的发展让季克良意识到,茅台已经是自己的根之所系,“心安处即是故乡”。

与“假酒”斗智斗勇

后来的茅台,大家都知道了,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1994年实现了3000吨,1996年达到4000吨。茅台的品牌更是闻名全国。

然而,1998年的山西朔州假酒案给整个中国白酒行业带来了一次强烈的冲击,一向被外界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茅台也出现了滞销。

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几个身份于一身的季克良再次挑起大梁,带领企业开始漫长的防假和打假之路。

“起初,我们在瓶盖的胶帽上印茅台字样,结果防不住。上世纪90年代尝试在瓶口喷码,光从台湾进口机器就花了十几万,而当时一瓶茅台才几十块,结果还是防不住。之后又从日本定做茅台瓶子,每个成本十几块……采用意大利的瓶盖,结果四五个月后又发现了假酒,于是再引进美国3M防伪技术和加拿大的荧光防伪技术……”

季克良说,直到现在,茅台是将很多技术融合到一起,才获得了较好的防伪效果。

除了打假,季克良对茅台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他提出“四个服从”——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只要他在公司,每天早上的品酒会一次没落下。

在假冒伪劣问题最严峻的日子里,茅台通过不懈的努力保住了自己的信誉。

2001年,“贵州茅台”挂牌上市,并在之后成为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之一。这一年,茅台酒厂的产量达到6000吨。

两年后,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在庆祝活动上,季克良感慨万千:“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之后的15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茅台的产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用季克良的话说,“产量开始1万吨、1万吨地涨”。

2008年,茅台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2016年达到500亿元,2020年的目标是1000亿元。

不过在季克良看来,茅台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市值有多高、销量有多少,而是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去年,季克良出版了自传《我与茅台五十年》。他说,未来的路也不要太着急,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品牌”。

原标题:这位80岁中国老爷子,拥有世界上最贵的鼻子,还靠它打造出男人心中的LV | 40年40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