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腐乳、酸笋、臭鳜鱼…这些“臭味食物”真是越臭越带劲
05-30 08:02:12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我们钟爱的,是臭臭臭,还是香香香?

如何定义“臭味食物”?

这是一种“酸甜苦辣咸”之外的味道。

有一种本身就臭的臭菜——羽叶金合欢。

1.webp.jpg

此臭菜广泛分布于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地,是有悠久食用历史的野生蔬菜。

而一般的臭食都或多或少经过了发酵,这个轻微腐烂的过程,让臭食“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我国的“食臭”习俗主要流行于南方,有的学者就把长江中下游汉族居住区概称为“嗜臭带”,而且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为今更盛。

几千年的中国吃货史中,各种豆子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舍身奉献,被磨成粉、打成浆、压成豆腐,变臭了、长了毛、发了酸,成功独霸一方天下,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腐乳

腐乳,其实算是再创造的食品品种了。

腐乳,也叫青方,臭味之余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风味各异的腐乳佳品,比如浙江绍兴的豆腐乳、四川夹江豆腐乳、广西桂林白腐乳、黑龙江克东腐乳等等。

腐乳之味,包含了氨基酸、葡萄糖、乳酸等,糅合了甜、酸、咸、鲜等风味物质,在显微镜下观察慢慢析干的腐乳汁,竟有如此梦幻般的美景(如图二)。其中,蕨叶形的部分,为腐乳中的氨基酸盐,也是其“鲜味”的来源。

豆汁儿

4.webp.jpg

豆汁是陈味,又不同于腐乳的“陈中有鲜”,它似腐非腐,有风评说像泔水,从寻常审味的角度评价,大体可用两个字概括——难喝。不过,北京人却独好这口,而且一般要配以焦圈儿。

如今,豆汁有两种做法:一是以制作绿豆粉丝、粉皮的滤液残渣再行发酵制成,二是将绿豆洗泡、水磨,继而直接发酵。绿豆经过水磨会分成三层,上层是浆,可做粉丝皮等,中层是汁,下层是豆渣。粉皮的副产品除了豆汁,还有发酵过的绿豆豆渣,俗称“麻豆腐”,世人对它的接受度与豆汁不分伯仲,多是北京本地人才有兴趣。

霉千张

5.webp.jpg

霉千张,一名霉千层,产于上虞崧厦一带。霉千张有两种吃法,一种油炸,一种清蒸。

据传,清代崧厦镇所产之霉千张,被宫廷誉为“奇菜”。当时东海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惠济三大寺院,曾专购崧厦霉千张,以敬香客和云游高僧。崧厦霉千张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畅销上海、杭州、宁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

臭豆腐

6.webp.jpg

臭豆腐,与腐乳不同,是将发酵(学界有争议,有人认为只是用臭卤浸渍,而非发酵,有人认为是半发酵)的豆腐用油炸制而成,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常见,但是其起源、制作工艺和风味各有不同。比如长沙臭豆腐,又称“油炸臭干子”,据《长沙饮食志》记载,源自左文襄公老家,由湘阴县传入长沙,之后被姜二爹发扬光大,成为长沙火宫殿小吃中的一绝。

毛豆腐

7.webp.jpg

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一般叫黄山毛豆腐或者徽州毛豆腐。通过人工发酵的方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以上豆制品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要感谢无数微生物的辛勤劳动。

在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分解蛋白质,除了会生成有鲜味的多肽和氨基酸(吃起来鲜香的原因),还会有一些不受欢迎的氨和硫化物(在日常排泄物中也有),所以,才会臭味满满。

一些易挥发的醚、醇之类,也让气味变得更加浓郁而有层次。

没经过臭味食物的洗礼,算不得真正的吃货。

除了豆制品外,这些食物也臭出了天际。

臭面筋

8.webp.jpg

臭面筋是将做好的面筋进行进一步霉变发酵制成的,在南京、武汉等地曾颇受本地人欢迎,但近些年几近失传,很多外地人到武汉后点名要尝尝臭面筋的滋味,却求而不得,只闻其“臭”,不知其味。

酸笋

9.webp.jpg

江淮地区及江淮以南多地都有酸笋的忠实拥趸,他们嗜酸笋如友如命如亲朋。大名鼎鼎的螺蛳粉,如果没有了酸笋的辅佐,如何能让人闻之开胃,想之流涎?用酸笋烹制的家常菜肴,多以酸辣著称,食之令人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苋菜梗

10.webp.jpg

臭苋菜梗也被叫做“霉苋菜梗”,常见于江浙人家的餐桌上。苋菜一旦成熟,农民便将菜杆连根拔起,洗净切段,经过浸泡、发酵等方法制成。

宁波和绍兴两地吃“臭”的嗜好要超过浙江其他地方。光是跟“臭味”有关的食品,就让人眼花缭乱,比如绍兴除了臭苋菜梗,还有臭冬瓜、臭南瓜、霉毛豆等。而宁波除还有臭咸齑[ jī ](用雪里红腌制的菜)、臭芋艿莴、臭笋菩头等。人们一边掩鼻挥手,一边吃得津津有味,感觉臭味反倒会越来越淡。

臭鳜鱼

11.webp.jpg

图为正在腌制的鳜鱼,在鱼身上一层复一层地泼洒盐水,运送途中不时翻动,到了目的地,那鱼的腮还是红彤彤的。鱼身泛着浅绿光华,鳞片完整、栩栩如生。叫鼻子最灵的人来嗅一嗅,也只是闻着有淡淡“臭”味而已。

原标题:越臭越带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