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有的人为什么动不动就翻脸?其实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看脸色”的本能
11-28 07:08:07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少,关系变得越来越脆弱。无论是亲戚、同事或好友之间,面对情感、利益、误会等问题,常常不顾多年情谊,翻脸不认人,说出伤害对方的话,更有甚者还会拔刀相向。动不动就翻脸,不但会给双方造成极大痛苦,也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1.jpg

翻脸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首先,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与机器、设备的接触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被渐渐冲淡,使得人们越来越不善交际,身边能够频繁、深入交流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因为交流减少,无论是工作伙伴还是朋友,彼此间的信任感就降低了。很多所谓“朋友”,其实就是“点头之交”。当发生利益冲突时,这种没有信任基础的“朋友”关系就容易破裂。还有,在只注重“各取所需”的人际关系中,自己的付出若得不到回报,或过分强求回报,人就容易产生愤愤不平的心理,易冲动而找对方当面对质。在口无遮拦、表达不当的情况下,双方就会翻脸甚至拳脚相向。

2.jpg

其次,人与人相处时,都有一定的情感投射,即自己童年时对父母、亲人或一些其他事物的情感,投射到对方身上。比如,一个人与一位朋友一见如故,可能是因为对方的经历与自己童年相似,就会把自己当年的感受投射到朋友的身上,觉得“好像自己”,甚至“就是自己”。这种关系会让我们对亲密的人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但对方无法理解这种“不当外人”的感受,最后忍受不了百般挑剔而挣脱、翻脸。

3.jpg

一个人一旦翻脸,面部表情通常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生变化,生气、愤怒、狰狞……很难轻易被掩饰住。要知道,面部表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不过,每个人的面部表情都会反映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所以,面部表情不是只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高兴,还有开心的一面。

“面部表情”这个心理学课题一直是当下心理学家们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中医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望、闻、问、切”是我国的名医扁鹊发明的四诊法,其中的“望”指的是观气色,也就是观察对方脸色的意思——通过观察脸色来判断对方的疾病。“面部表情”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会随情绪起伏不自觉地发生变化。脸部肤色变化能反映人类内心情绪变化,而“看脸色”似乎也是人类天生的社交技能。

4.jpg

“阅读”情感时可能存在一套潜在的通用语言。换句话说,在许多种面部表情中,某个特定的面部动作可能有它专属的“角色定位”,尤其是当这一面部动作塑造了人们在社交活动的“形象”时。例如,一个人微笑或皱眉时,如果眼睛周围出现皱纹,人类的大脑会将此解读为这个人更加“真诚”。害怕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肾上腺素,高兴时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等激素,这会多大程度上改变血流、心率和血压,这些改变是否肉眼可见?

为了确定人类与生俱来的“看脸色”能力,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历克斯·马丁内斯和同事用电脑软件识别情绪改变时脸色的细微变化,将所获数据用于调整中性表情人脸图像的脸色。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内心高兴、反感、惊讶或恐惧等情绪由不同肤色代表。然后,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这些调整过的人脸图像,测试他们是否能辨别差别。实验的结果显示,志愿者80%的情况下能够辨别与脸色匹配的情绪。

5.jpg

科学家们一直想弄清是否存在一种基于面部表情的语言。这项研究能帮助人们理解为何面部表情会包含特定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情感。

对于一个陌生人的微笑是否真诚,以及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这都是大脑会向我们发出的一个信号,“警告”我们是否应该避开这个陌生人。人类的大脑倾向于将更加强烈的情绪,更长时间地带入到感性认知中去。

人类善于看脸色却不自知。对人类而言,看脸色应该是一项相对新的技能。人是非常善于社交的物种,有许多用于识别情感变化的好机制,其实对每个人而言,知道他人的感受非常重要。

6.jpg

当我们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而知晓了其心意,就更应该懂得将心比心,懂得不轻易翻脸的道理。

一般来说,人格相对健全的人,如为人处世豁达、潇洒、随和的人,特别是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人,由于眼界开阔、心胸宽广,自我觉察能力高,情绪控制能力强,表达方式适当,不会轻易与人翻脸。此外,谦卑、包容的人,也不易与人翻脸。而自私、没责任心、目光短浅、自尊心太强、易冲动的人就容易与人撕破脸。

“和为贵”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翻脸可能让你得一时之快,最后却落得失道寡助的下场。不要轻易翻脸,第一,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出了事情,先不要激动,要冷静思考对方的做法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有一些苦衷。第二,要有一颗包容之心。作为社会人,我们应该明白,世界上没有完全公平的事,应该多想一想自己的不足,也多理解他人。第三,提高表达能力。很多事情能通过沟通解决,不必事事都占理,目光长远一些,和谐人际会带来更多回报。

来源:生命时报、科普中国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