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期望值普遍增大,于是关于身份证照不好看而造成的心理落差,也就愈发敏感。
“知道”跟你谈谈,为什么你不敢晒出你的证件照。
资料图
近日,身份证照“多拍优选”服务,从试点到全国推行的消息一经公布,网友奔走相告,这下大家终于敢于亮出自己的证件照了。
拍“你”,不是拍“美”
证件照的磕碜,自1984年实行身份证制度开始,就是公开的事实。只不过拥有过第一代身份证的人,鲜有拿身份证照片论美丑的。实际上,那也真没法论——因为第一代身份证照普遍都丑啊。
一代身份照是黑白的,在聚酯薄膜密封之下,头像不但模糊,而且很小,整体看起来人脸被压缩的扭曲且变形了。没办法,三十多年前的摄影器材毕竟落后。技术不过关的前提下,由于没有对比,人们反倒对影像技术呈现出来的自己,不那么在乎。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最初发放的第一批身份证里,还有一部分是手工填写的。要等20年,即2004年,第二代身份证出现,大家口中的颜值检验神器也随即出现。
实际上,逆天的照片是极少数的。绝大部分网友纠结的证件照,无非是跟镜自拍的自己有偏差。而且,除了身份证照,还有驾照、护照、准考证等各类证件照片,几乎都跟现实中的“我”是偏差化呈现。
可能你有点疑惑,按道理说,派出所里的照相机比大部分人的手机要好很多,而每个人的自拍技术跟拍证件照的户籍民警应该差不多。为何同样都是没经过化妆等前期修饰,自拍的照片就是比证件照里的好呢?
恐怕,还是因为拍照的初衷不同。证件照在确定身份的大前提下,五官特征是在被确认甚至于放大;而平常的自拍照是为了“臭美”,每个人的五官上,我们自认为不好看的那些部分,会被刻意的遮盖,或者做一定程度的修饰。
自拍是如此,照相馆里拍写真更是如此。直说了吧,证件照是尽可能呈现最真实的你;而平时的照片则是为了表现最美的自己。
拍摄身份证证件照。(新华社/图)
不识自己真面目
这么一来,不少人可能要泪流满面了。那就表明我是真的丑啊!理论上是,但实际各有千秋。好看是什么?主观上的好看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客观上,镜子中的自己、照片中的自己以及别人眼中的自己,看起来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人的左右脸颊,每个人吃饭时的咀嚼习惯不同,有的习惯左边有的习惯右边,这会造成左右脸颊不同程度的不对称。在拍身份证照时,没有修饰,再加上光线和角度等原因,这种不对称会被放大。越是不对称,被放大的程度可能也就越高。当你看到照片中的自己时,甚至都觉得很陌生。
之所以觉得陌生,正是因为镜面成像导致的左右脸相反。你平时照镜子建立起来的自己的影像,跟拍照时的样子以及别人眼中的样子正好是反过来的。不少人习惯于照镜子的自己,你经常这样看,大脑中定格了这种影像。冷不丁拍照到了右边,咋看咋别扭。所以,在看证件照时,你觉得不像自己,问身边的亲友,他们却觉得这就是你。
数据显示,在2006年更换二代身份证的高峰期,全国每天拍的身份证照在6万张左右,这么大的数量,加上户籍民警又不是专业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效果怎么样,可想而知。至少,它跟你镜子里的自己,看起来多都不太一样,除非,你的脸很对称,不受镜面成像的影响。
但对称和精致的脸庞本来就不多见,加上拍身份证照时人为放大了五官上的缺陷,越来越多人觉得身份证照不好看并开始疯狂吐槽,渐渐地就出现了一种颜值被证件照拉低了的感觉。
资料图
“颜值即正义”
照镜子能否提升30%的颜值另当别论,能够定论的是,化妆、整容、美颜相机、P图等手段,能提高你眼里自己的颜值,当这些手段在自拍照愈发娴熟地被运用,整体上就把公众的审美期望值拔高了。
对于美的追求,人的步伐从未停止。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的人们由于地域限制,加上信息流通闭塞,美是一种追求却不会形成一种联盟。因此,也就不会给颜值平平甚至不美的人构成事实上的压力。
如今,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跟过去不无二致,但得益于信息流通的即时便捷,拿起手机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帅哥靓女——由此形成的某种不明确规则就是,不美,你有脸站在镜头前吗?你或许会说演员中也有很多相貌平平的啊,可跟貌美的比起来,他们的占比又有多少呢?
与之相呼应的,围绕颜值而成形的舆论叙事氛围,在信息流通环节——网络上,几乎呈现一种霸屏态势。于是,“人丑就要多读书”、“人丑多作怪”等调侃层出不穷。虽是一种善意的玩笑或自嘲,为何就没有针对美的调侃呢?
古代有东施效颦,这实际是在舆论上对丑的一种围剿和嘲笑。这种围剿是小范围的,不会形成大的社会潮流。现如今呢,同样是艺人吸毒,美丑两方所面对的舆论却截然相反。美,正在成为某种联合体,并且透过信息的便捷流通,使得这种意识联盟变得牢不可破。最重要的是,它会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自拍照都经过了修饰,照片成为“照骗”。愿意整容的人越来越多——调查显示,我国整容人均消费在5000—10000元。2017年,在有整容意向的人群中,61.7%的人每年花费超过5000元用于整形,比上一年度增加11.7%。与2016年相比,95后占比增长3.11%,00后群体增速更是惊人,约占总人数的14.36%,增幅达到了4%。
因为整容者们相信,人变美后,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上,都能获得更优质的资源。颜值即正义,正在不动声色地对社会施加影响。尤其年轻整容者的增多,恰恰说明美丽对人观念的浸润,是伴随互联网的信息流通展开的。即使是在对身份证照片不好看的调侃中,透过所使用的语言,也能明显看出都是年轻人。
对美的期望值普遍增大,于是关于身份证照不好看而造成的心理落差,也就愈发敏感。年轻人的纠结看似是无关宏旨的调侃,可潜意识不会说谎。它恰恰表明,主观感受上的美,正在对客观的世界形成某种合围。
资料图
你还是你
最后,回归本质,无论是照片还是镜子里的自己,都是经由大脑勾勒的主观形态。同样的身份证照,你看和别人看,感觉是不一样的。主管感受,直接影响人们对美丑的评判。
或许有人会说,相机是客观的,不会说谎。即使是相机,它也有其“偏好”:瓜子脸比圆脸上镜,有肉比不上无肉好看。何况,掌控相机的,是人手,更不要说如今各种P图技术层出不穷。
主观感受加上主观对技术施以的掌控,构成了庞大的审美群,再抽取最大公约,继而形成了整体的美丑标准。这种美丑的界定,极易受到各时代风气的影响和干扰,而构成这种风气的,又是个体的观念意识。
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美与丑的界定,始终都是人心在主导。它跟人的观念、实时的心态等方面息息相关。可就像证件照和镜子里展现出不同的自己一样,再怎么变化,你能说那不是你吗?所以啊,拍身份证照想好看一点,这是人之常情。
但同时你也要知道,不管是照片还是镜子里,再怎么颠倒,无非都是心情、视角、光线等因素造成的干扰,客观上那都是真实的你,直面就行了。
实在是丑,又如何?我不是还活的好好的——要敢于亮出真实的自己。
原标题:身份证可重拍三次,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自己的证件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