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
长江白鲟,这被誉为“水中国宝”的中国特有物种,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闻其名不见其身,就这样以一种悲伤的方式和我们永别了。
白鲟也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是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早在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鲟的保护级别就被列入“极危”。从公开资料得知,人类最后一次看见它是2003年。那以后,它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20年1月3日,曾经传出过“白鲟灭绝”的消息,当时IUCN发布消息称:“尚未官宣白鲟灭绝。”但表示:“白鲟的情况不太乐观。”
没想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更令人遗憾的是,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和多个长江生物拯救计划正在起步实施之时,长江白鲟终究没有迎来被拯救的奇迹。
可以说,长江白鲟消失在了黎明之前。
为了迎接这个黎明,我们做的努力不可谓不多。此前,农业农村部陆续发布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 2030)》《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与《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
可以看出,国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保护拯救中华鲟、长江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制定了远期目标。然而,从保护生态、挽救生物的维度看,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根本算不上漫长。
根据IUCN本次发布的报告,长江鲟(达氏鲟)因为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IUCN评估为野外灭绝——这一结果凸显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们也在作出调整。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于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2021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专家预言,长江“十年禁渔”之后,不仅鱼类能够得到很好地恢复,长江的水域生态也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恢复长江生物生态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需要更多的“十年计划”,才能真正将中华鲟等珍稀物种拯救于濒危之外。捕捞过度、污染、船舶航运,河道整治等因素都会影响中华鲟的生存。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有些干扰会很快消除,但是有些干扰还很难消除。
IUCN鲟鱼专家组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指出,“长江鲟和中华鲟不应该只有灭绝一种未来。它们的人工繁殖已经突破,建立了一批人工群体,但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
人工繁殖及放流一直是中华鲟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三十多年来共放流中华鲟700万尾以上。不过,珍稀特有物种的恢复十分艰难,研究人员仍在与时间赛跑,尽可能缓解野生资源衰减对中华鲟种群繁衍的不利影响。
可以说,长江白鲟的悲剧未必是因为中国的保护工作出现了特别失误;但另一方面,预示着要挽救更多珍稀物种的命运,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代价。
只希望,珍稀物种灭绝在黎明之前的悲剧不再上演。
上游新闻记者 刘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