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经纬 > 正文
各省高铁里程排名洗牌:7省跨进“2K俱乐部”,徽粤争锋福建掉队
01-07 12:22:0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迈进2022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迎来新突破。

1月4日,据国铁集团消息,2021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

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也随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一周,稳居世界第一。

过去一年,北京至哈尔滨、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铁的全线贯通,以及张吉怀、牡佳、赣深、敦白、安九高铁等的开通运营,复兴号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潇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高铁是推动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硬支撑,2021年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再创新高,反映了中国正在逐步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而随着2021年高铁建设的收官,四川自贡、泸州,湖南湘西,黑龙江鸡西、双鸭山,广东河源、惠州,山东菏泽、济宁,吉林长白山等地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全国有6个省份实现了“市市通高铁”,中国各省高铁里程排名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7省跨进“2K俱乐部”,徽粤争锋福建掉队

2021年年内,全国总计新开10条高铁,包括7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3条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地区均有涉及。

这些高铁线路大多集中在去年年末开通运营,包括张吉怀高铁(12月6日)、牡佳高铁(12月6日)、赣深高铁(12月10日)、敦白高铁(12月24日)、日兰高铁曲庄段(12月26日)、安九高铁(12月30日)6条高铁线路。

此外,2021年年内还有京哈高铁京承段(1月22日)、徐连高铁(2月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6月28日)、朝阳至凌海高铁(8月3日)4条线路相继开通。

由于局部地区疫情防控需要,原本计划在去年12月底开通运营的杭台高铁,推迟到2022年元月开通运营。

新开通运营的高铁线路,也撬动了各省高铁运营里程排名的洗牌。

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高铁运营里程排行榜上,广东(2458公里)超越安徽(2339公里)排名第1,江苏(2216公里)、山东(2203公里)、辽宁(2195公里)、湖南(2137公里)、江西(2094公里)5省份,分列第3至第7位。

这7个省份,高铁里程皆突破2000公里,进入“2K俱乐部”。

福建、河南和广西3省紧随其后,分别以1904公里、1886公里和1769公里的高铁里程数,位列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第8至10位。

其中,位列第9的河南,以及位列第13位的湖北,今年将有郑万高铁贯通,黄黄高铁、郑济高铁郑濮段开通,有望进入“2K俱乐部”。

广东之所以能够居全国之首,与去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直接相关。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赣深高铁,让广东新增的302公里高铁运营里程,助力广东超越安徽。

安徽2020年高铁里程2297公里,排名全国第一,但2021年仅新开通102公里,被广东一举超越。

广东和安徽在建高铁项目众多,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稳居前两位,但未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第一省可能再次发生转换。

广州南动车基地的高铁。图/图虫创意

新近开通的赣深高铁,北起江西省赣州市,南至广东省深圳市,贯穿江西赣州,广东河源、惠州、东莞、深圳等多个地市,让河源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广东由此完成高铁网络的最后一张拼图,实现21个地市全部有高铁联通的夙愿。

至此,广东成为全国第6个“市市通高铁”的大省。在此之前,已有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5个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

其他省份,江苏、山东各前进一步,将辽宁挤到了第5,苏鲁两省去年分别开通了一条185公里、198公里的线路。江西新开通两条线路,排名与福建位置互换,由第8升至第7。名次前进最多的浙江,新增里程224公里(杭台高铁),从第14位来到第11位。

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福建,在新一轮高铁建设中却不断“掉队”。

早在2018年,福建所有地级市就全部通上了高铁,成为当时高铁建设的领跑者。但在高铁时速普遍达到300-350公里每小时的当下,福建省内高铁的时速大多停留在200公里每小时。

去年11月13日,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福厦高铁重点工程全部打通。福厦高铁连接福州与厦门,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每小时,是中国首条跨海高铁,也是福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也是唯一一条。但福厦高铁预计2023年6月方能开通运营。

不仅是运行速度,福建的高铁里程、高铁密度等也逐渐“掉队”。与2018年相比,福建的高铁里程排名从全国前3下滑至现在的第8位,赶超者中不乏辽宁、江苏、山东等同为东部沿海的省份。

在密度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底福建高铁密度为157公里/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8,低于江苏、安徽、海南等省份。2021年,福建未有新建高铁线路开通运营,排名有可能继续下滑。

高铁新增里程持续收窄,东西部差距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铁路新开通里程继续下降,数据显示,铁路与高铁投产新线较2020年减少24.99%和44.83%,其中高铁开通里程更是跌入6年来最低值。

根据国铁集团的计划,2022年全国将投产新线3300公里以上,其中普速铁路190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未来一年全国开通运营的高铁线路,将较2021年更低。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杨浩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虽然跟以往比建设速度有所放缓,但“这是正常现象”。

他解释说,中国高铁建设已经超规划完成,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高铁网络骨架已经搭建完成,现在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延伸、联通和补强,相比之下,是一种比较常态化的建设,“不必要像过去一样赶工期”,未来会越来越少。

张潇潇也认为,高铁建设放慢速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轨道交通体系已经相对较为健全,高基数下增速放缓也符合客观规律。

此外,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2021年没有新开通高铁,这些省份几乎都处于中西部,新开通高铁的省份基本处于东南部省份。

张潇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种现象是与不同区域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她说,东南部省份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因此对高铁进行要素交换和流通的需求也较高,而中西部由于经济发展空间仍较大,对外开放程度也有待提升,高铁开通及运营成本仍低于要素交换和流通所带来的红利效应,因此,中西部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新开通高铁速度较慢。

高铁建设资金来源以国铁集团(含铁路局集团)、地方政府出资和银行贷款为主,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来说,上马高铁项目更为轻松一些。

如果将目前高铁里程排名与经济总量排名相比,可以发现,高铁里程与经济总量大体上还是相对应的,广东的高铁里程和经济总量排名都处于第1位,江苏和山东在两个榜单上的排名也相对一致。

在两个榜单中排名相差最大的省份是辽宁,高铁里程排在第5,经济总量排在第16位,相差11个位次。甘肃、安徽、广西、江西的经济排名,也远低于高铁里程排名。

相反,浙江经济总量排名比高铁里程排名高7位。不过,浙江目前在建、拟新开工、规划研究线路有19条,未来必然迎头赶上。

总体而言,市场活跃、经济发达区域高铁路网密集,联通度相对更好。

这一点也体现在高铁站的分布上。从全国角度看,高铁站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这与目前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其中,长三角和京津冀,拥有数量众多的高铁站,也是全国高铁通行最繁忙的地域。

不过,高铁新增里程的持续收窄,并不意味着中国高铁的建设将跌落低谷。

一般来说,高铁线路从开工到建成通车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十三五”期间开建的项目自2020年起集中释放,当前正值释放期。

广州南站。图/图虫创意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将有不少于11条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铁,在年内建设完成并通车运营,其中7条设计时速350公里,4条设计时速250公里。

上述在建高铁之外,目前还至少有7条高铁,包括济枣高铁、雄忻高铁、雄商高铁、延榆鄂高铁、昌九高铁等,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将在2022年集中开工建设,设计时速皆为350公里。未来几年,这些高铁项目将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不乏亮点。

包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头到海口的高速铁路,总投资预计超4500亿,全长2500公里,纵贯内蒙古、陕西、贵州、重庆、广西、广东、海南7个省市,途经80个站点,连接中国六大经济圈。

其中部分路段已经开工修建或者是投入运营,整项工程预计在2025年全面竣工,全线接通后,将超过目前世界最长京广高铁(2298公里)。

有专家分析指,包海通道可以将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城市连接起来,弥补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带动沿线的延安、西安以及重庆等旅游城市的发展。

而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5万公里。

另外,国铁集团2020年8月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到,到2035年,高铁运营里程达到7万公里,通达所有省会城市及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形成相邻区域3小时高铁圈。

去年底,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要把稳投资摆在交通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在前述这些增量风口下,不少省份高铁建设持续加码。

目前,包括山东、浙江、湖北、湖南、辽宁、贵州等省份在内,均将“市市通高铁”的时间节点设定在“十四五”时期。

长三角和珠三角,竟无直通高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珠三角与长三角两个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至今还没有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快速直通干线。

长三角和京津冀之间,早在2011年就开通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铁,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缩短到5小时左右,有力地带动了京津冀和长三角沿线省市的经济联动发展。

相较而言,目前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到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和深圳,虽然有两条主要高铁线路可以通达——其中一条为沪穗高铁,主要依靠沪(上海)昆(昆明)转武(武汉)广(广州)线路,里程、耗时都偏长(最快也要近7个小时);另一条是上海到深圳的沿海客运专线,也未摆脱不够顺直、站点密集,且时速不高(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问题,用时较前述线路更长。

有观点认为,上述线路主要解决区间需求,无法胜任两大经济区之间快速直通干线的重任。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1月10日起,将运行上海虹桥经沪昆、昌赣、赣深高铁至深圳的高铁线路,但最快要6小时50分。

因此,有声音呼吁,修建联通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高铁直通干线,将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的通行距离缩短到5个小时以内。

2020年6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提出,修建沪(上海)穗(广州)直通高铁建议,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还作出回应。

深圳北站。图/图虫创意

上海和广深都是发达的一线城市和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同时它们还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观点认为,新建一条联通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直通干线,不仅可以加强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欠发达的梅州、河源等的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前述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潇潇认为,修建高速直通干线联通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十分有必要的。

她说,高铁联通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将进一步加大两个区域人才、技术、数据等高端要素的流通,对于两个区域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依托都市圈、城市群等进一步放大特大超大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提升中小城市的产业和功能承接能力,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均可以产生有利影响。

杨浩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关于修建两大区域之间的高铁直通线路,规划部门很早就有过讨论,但从交通区域理论的角度,不是画一条直线那么简单,要考虑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条件等综合因素。

他表示,不排除未来条件成熟后修建的可能,“比如修建一条磁悬浮线路”。

当然,考虑到修建高铁巨大的资金投入,未来运营投入,沿线客流需要,以及地形复杂等现实情况,需要从长计议。

事实上,广东方面曾有修建联通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高速直通干线的构想,而且还是较高铁线路更为超前的磁悬浮线路。

2021年2月,广东对外公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曾提出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沪深广高速磁悬浮”、京港澳高速磁悬浮等线路构想,并提出预留建设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等的廊道。

广深到上海距离约1500公里,如果建设磁悬浮线路的构想能够实现,以每小时600公里算时速计,大约2.5小时就可以实现两地互通。

杨浩表示,“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原标题:7省跨进高铁里程“2K俱乐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竟无直通高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