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1月5日,北京的气温只有4度左右,但阳光明媚。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的22条“丝带”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2008年,这片区域曾是北京奥运会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20多天后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里又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1月4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首先来到的就是这里。
每个入口都有二十四节气的元素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形似一个马鞍,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冬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2021年12月31日,随着赛时形象景观和引导标识全部完成,这里冬奥会气氛更是浓厚。
作为新建场馆,“冰丝带”的建筑设计有很强的科技感和冰雪感,景观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吉祥物、核心图形、体育图标等核心元素上。
在冬奥会开始后,“冰丝带”的北京冬奥会灯光景观结合场馆建筑本身特色和速度滑冰项目特点,以蓝绿色调为主,整体营造出中国传统青绿山水长卷画的意境和效果。
游客打卡“冰丝带”
“冰丝带”外围的24个入口,为增加辨识度、方便大家快捷寻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结合,设计制作了有二十四节气徽章元素的入口标识,比如立冬,就配着一个大饺子的标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还能让到访者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就恰逢“立春”节气。
“冰丝带”场馆团队形象景观经理尹博文介绍说,目前,“冰丝带”场馆内南侧的环形墙面已经打造了全长220米、约1800平方米的巨型景观,墙面运用会徽、印鉴、体育图标、核心图形等北京冬奥会元素,展示具有整体性和冬奥会特色的景观画面。
使用二氧化碳制冰碳排放几乎为零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曾特别强调场馆建设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冰丝带”可以说是这些特色的集大成者。
“2018年我第一次看到它的设计图时,便被震撼了!”国家速滑馆业务主管、场馆运行团队场馆运行中心经理刘源洁研究生还没毕业,就参与了国家速滑馆的建设,经历了从第一批钢索运到现场、“天幕”编织完成、冰面从施工到接受系列测试赛等过程。
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新华社发
刘源洁介绍,为了让运动员在比赛时有开阔的视野,观众有更好的观赛体验,“冰丝带”场馆屋面采用了世界体育馆中跨度最大的索网结构,“形象地说,就像是把一个钢索编织的巨大羽毛球拍‘绷’在场馆的上方”。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们工程团队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成功研发出国产高钒密闭索,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改变了钢索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刘源洁介绍。
“在国际上,冰场一般用氟利昂制冷剂,但我们的团队始终坚持‘绿色办奥’的理念,选择了建设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奥运场馆。”
“冰丝带”的防疫通道
刘源洁介绍,采用这种技术,碳排放量几乎为零,相当于减少了3900辆汽车的碳年度排放量,或者说栽种了120多万棵树。
“由于二氧化碳制冷剂具有酸性,制冷盘管必须选择耐腐蚀性更好的不锈钢管,这种管壁厚度只有2毫米,相当于4张A4纸的厚度,钢管水平间距只有10厘米,要在这么小的空间内施工,难度非常大,14名高级技工反复演练,才找到最佳的焊接角度。”刘源洁说,施工时正是8月份、北京的桑拿天,但是没有人叫苦喊累,“师傅都说,能够参与冬奥会是一辈子的骄傲,再苦也值得!”
上游新闻特派记者 汤皓 包靖 高科 北京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