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好巴蜀故事,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3月7日,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支持巴渝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提案》, 为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言献策。
两年来:
川渝两地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3份
《提案》表示,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引领区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我国文化旅游新发展空间、打造西部文化旅游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行动。
建设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利于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探索其新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地区比较优势,提升巴蜀地区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更有利于推动巴蜀地区民心相通,建成全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国际消费目的地和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川渝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积极配合国家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初步确定一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长远发展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
目前,协同共建意识深入人心,走廊共建格局日渐成型,走廊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形成,文旅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两年来,川渝两地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3份,成立合作联盟11个,推动重点任务107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200个,联合举办展览展示活动50个,实施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公园、五华山康养旅游度假区等9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7亿元。
下一步:
建议优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顶层设计
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还面临诸如政策支持不够、统筹推动力度有限、重大项目持续力不强等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谋划和政策支持。
为此,《提案》建议:
一是优化走廊顶层设计。在现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调机制下,建议成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和旅游部,从国家层面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系统推进。支持编制《川渝石窟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重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指导力度。
二是给予政策机制倾斜。支持川渝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成立川剧艺术发展基金和川剧发展促进会,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重大项目给予专项补助,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旅产业投融资体系。支持川渝开展文化旅游用地改革试点,将重大文旅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障,建立重大文旅项目用地保障“绿色通道”。推动成渝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无障碍实施,争取国际游客“蓉进渝出”和“渝进蓉出”。支持川渝毗邻地区广播电视融合覆盖试点和应急广播资源共享,探索开展跨区域广电资源服务。
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川渝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数字文物创新应用试验区、巴蜀文献中心等重大项目,支持成渝地区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支持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巴蜀特藏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建设,支持川渝精品剧目创作。支持将川剧、蜀绣、石刻等川渝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储备名单。支持川渝新创建一批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提升巴蜀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四是支持打造重点节会。建议由文化和旅游部与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西部(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川剧节、成渝双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巴蜀合唱节,支持重庆、四川联合承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支持举办“中国文物保护装备展”,不断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新闻多一点>>
力争到2025年
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性总收入突破1.5万亿元
游完三峡,看熊猫;逛完太古里,游两江;吃完火锅,看金沙遗址……打开手机里各种各样的旅游软件,川渝两地一体化旅游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仅携程平台,涵盖川渝两地的线路产品就多达数百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合安高速重庆段通车,成渝第四条高速公路大通道全线贯通,加上高铁,两地加速迈入‘1小时交通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旗说,交通一体化的实现,进一步让八方游客憧憬的‘诗和远方’触手可及,让人们可以“说走就走”。
刘旗说,接下来,川渝两地将以巴蜀文化为灵魂,以旅游活动为载体,勠力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的跨区域国家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
具体而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将分为三个区,即核心区、拓展区与辐射区。其中,核心区的范围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一致,涉及重庆市27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总面积达8.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00万,地区总产值6.3万亿。
拓展区为川渝地区未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覆盖范围的所有其他市区县。辐射区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各省(区)与川渝接壤的地区。
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川渝两地旅游产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包括巴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化,巴蜀文化内涵得到深度挖掘,巴蜀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性总收入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初步建成为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文化旅游整体形象深入人心,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性总收入突破5万亿元。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