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工业园区龙岩组团一企业的员工正有序地工作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何抢抓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对两地工业企业而言,推进产业协作补链成群,已有不少务实之举。他们正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高两地产业配套协同程度,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地企业联姻
共同研发产品为车企配套
昨日,记者了解到,位于江津珞璜工业园的重庆凡久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泸州市高新区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共同研发了RDC15、RDC18和RDC27等产品,配套长安汽车、东风小康、东风日产、奇瑞等国内知名车企。
“我们与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的合作要追溯到去年1月。”凡久隆汽车负责人介绍,今年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又投资100万元,用于一款变速器的开发。企业订单目前已排至7月,年产汽车变速器“剑指”20万台。
其实,像凡久隆汽车这样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企业在江津还有很多,以珞璜工业园为例,该园区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产业企业项目协作,帮助两地产业企业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已有九能控股、沃亚机械、航天世源、工具厂等21家企业与四川30余家企业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大数据智能化
重新定位,工业发展谋变
“2019年园区企业总数达到204家,企业在增多,质量也在提高,智造版图扩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日前,南川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梦华介绍。
在南川工业园区龙岩组团,重庆朗铂光电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玻璃面板精加工和智能解决方案,主打汽车导航智能触摸屏和智能家居。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手机盖板,面对逐渐饱和的市场步履维艰,通过重新定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力争在5G时代有一番作为。”朗铂光电负责人介绍,在硬件上,公司建成“离散型智能制造车间”,实现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物流线和生产管理信息的无缝集成和业务协同,服务于八个大类的3C数码产品,实现智能制造的“两提升,三降低”。在软件上,则拥有2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与同济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研发能力位于行业前列。
目前,南川区聚焦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围绕六大产业,以承接转移、强化配套为目标,引导企业开展智能诊断、智能改造、上云上平台、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武装”工业,2020年力争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4亿元。
▲重庆科技馆
加快补链成群
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019年以来,我们相继出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平台经济、智能制造专项政策等。”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一年多来,全市实施了1280个智能改造项目,建成115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近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上云”,“5G+智能制造”、远程运维等也应运而生。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成渝两地产业规划对接,增强产业链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协同联动,促进产业政策共建共享,着力打造2到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一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实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两群”重点构筑特色化、绿色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原料库”和高品质生活“产品库”。
另一方面则是持续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发展重大机遇,持续壮大“芯屏器核网”产业集群;扎实推进智能制造,突出试点示范和标杆项目引领,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新闻多一点>>
加码交通建设
成渝中线高铁力争今年开工 两地车程将进一步缩短
记者从重庆市交通局了解到,目前,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铁路有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成渝高铁,其中成渝高铁为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今年力争开工的成渝中线高铁将是成渝间第四条铁路通道,成渝中线高铁时速将更快,两地车程将进一步缩短。
此外,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作为2020年重庆重大项目之一,也将在今年开工。该工程项目起于江津站,经江津、九龙坡、大渡口至重庆渝中区,止于重庆站,该线路既有车站10个,增建二线后合计设站13个。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重庆永川至四川泸州高速公路(重庆段)将于今年内建成,这一项目起于永川区王家堰三环高速公路永川至江津段双凤枢纽互通,止于宝峰镇五家村与四川毗卢镇中锋村省界处,与永泸高速四川段相接。
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重庆市高速公路网,与在建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形成主城至泸州便捷大通道,缩短重庆永川至四川泸州距离。此外,重庆江津至四川泸州北线高速公路将于今年开工建设,其中重庆段已进入施工勘察设计部分。重庆江津至四川泸州北线高速公路项目起于江津区陶家立交(二纵线与一纵线交叉)末端,向西沿江津滨江新城规划边缘至德感工业园区附近向西穿越临峰山后与合璧津高速公路相交,经江津区吴滩、油溪、石门、朱杨附近进入永川境内,在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至江津段的何埂互通与松溉互通之间与其相交,于永川区上屋基附近进入四川境。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建设,2024年完工。
此外,市级重大交通项目之一的重庆铜梁至四川安岳(重庆段)也将在今年内开工。路线全长约50公里,铜梁境内约40公里。路基宽34.5米,采用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铜安高速在安岳县境内实现与渝蓉高速、合安高速的互联互通,项目计划2024年完工。
2020年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中,有不少内容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中,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的重庆货运机场建设项目落地重庆荣昌,该项目一期建设1条3600米×45米跑道,建设20万平方米货站,50万平方米停机坪,满足年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据了解,重庆货运机场建设项目计划2026年完工,项目将弥补成渝三大机场白天时刻无法满足国际大型货机起降的要求,为成渝地区笔电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快捷航空物流服务。
打好科技牌
加快打造区域科协共同体 共建智慧科协区域样板
近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地科协将把助力唱好“双城记”作为编制两地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科学谋划,加快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科协共同体。并将对接梳理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等,联手向中国科协争取支持。
将打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智慧科协区域样板。其中包括共享整合“天府科技云服务”和“重庆科技服务云(易智网)”资源,共同建设巴蜀科技云服务平台,共同组织川渝科技工作者(团队)、企事业单位和城乡群众自主、便捷上传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科普需求等,促进川渝两地科技工作者“所能”和社会“所需”相互共享、相融互通。
将共同加强一流科技社团建设,推动成立学会联盟、学会联合体、跨学科联盟、“两学一产”联合体,共建共享科技服务团,释放科技社团在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中的活力。将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合作,并将依托“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和“科普重庆”的科普资源,构建一体化的智慧科普平台,建立多渠道生产和传播手段,实现“智慧科普、精准科普、直达科普”。
将依托“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争取成立中国科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围绕川渝高质量发展设置若干重大课题,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形成高水平咨政报告。
双方将成立川渝科协党校联盟,创新各类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的体制机制,吸引更多顶尖团队和优秀人才落户川渝。还将建设川渝高层次人才库、后备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服务,促成两地人才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面开展合作。
此外,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与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四川科技馆与重庆科技馆等也分别签订协议,将立足各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奏好生态曲
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4月14日,重庆梁平区和四川开江县两地的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新盛河(任市河)流域联防联控现场检查,进一步推进跨区域的流域治理和联动执法,更好保护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两地的生态环境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交往更加密切,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川渝两地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风险,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和成果。早在2006年,两地环保部门就签订地区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对跨省污染,两地环保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2019年7月,两地签订了《推进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2019年重点工作方案》,明确从加强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到加强环保科研合作等8个方面。
在此大背景下,梁平、开江两地也加大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力度,新盛河(任市河)水质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4月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过视频方式,召开了第一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双方签订《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重庆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封毅表示,下一步两地将共同争取财政部支持,将成渝大气污染防治纳入中央财政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支持范围、建立长江上游及嘉陵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成渝地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翰书 李舒 张皓 韩政 通讯员 黄柏添 袁治卫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