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号子千年情缘!“川江号子”见证川渝水路繁荣与变迁
04-15 19:28:1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一根纤绳九丈三,父子代代肩上拴……”这不是顺口溜,也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诗歌,这是流传千年,在长江上游地区回荡的历史声音。它有一个独属的名字——“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光裕说,“川江号子”流传于长江上游重庆和四川东部地区,它是劳动人民的史诗,是长江上游的文化灵魂,它的发展和传承见证着川渝水路的往来繁荣与变迁。

“川江号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1.jpg

三峡纤夫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其中青海直门达至四川宜宾称金沙江,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河段习称川江。“川江号子”就发源和诞生长约1040公里的川江地区。

“川江号子”诞生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其起源却能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迹可循。

自古以来,进出四川盆地有陆路和水路之分,陆路大山阻隔,水路滩险江急。因此,无论选择哪条,都令人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感。不过,在生产力和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古代,人们更愿意选择水路。

在以木船为水上交通工具的古代,人力是主要的动力。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就得让人上岸拉纤。拉纤是门技术活,需要劲往一处使;也是一门枯燥活,有时一拉就是好几天。于是,带有口令和民歌意味的“川江号子”应运而生。

据《民族音乐概论》一书的说法,川江号子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组成一整套。

曹光裕说,“川江号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号子能够通过其节奏调节船工的用力,从而能够使船只顺利前行。同时,唱号子讲究嗓门亮、调子好、优美动听,因此,“也是一门艺术”。

首艘航行川江的轮船,曾用300余名纤夫

2.jpg

立德乐与夫人艾利西娅·立德乐

近现代时期的川江,依然是人们眼中的畏途。在轮船代替木船的初期,纤夫和“川江号子”依然是川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89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被作为通商口岸。1891年,重庆海关成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也是这一年,英国人立德乐租用木船载着黄丝、海带由宜昌抵达重庆南岸,成为第一艘进入重庆的进口挂旗船。

立德乐在重庆的生意蒸蒸日上,最多时租用了80多只木船用于货物运输。但由于木船航行缓慢,载重吨位有限,立德乐萌生了驾轮船行驶川江的想法。他特地聘请了英国的技术人员对川江宜昌至重庆段进行了实地勘察,并在上海订造了一艘木壳平底小轮船,取名为“利川号”。

3.jpg

进入重庆的轮船

1898年,立德乐驾驶“利川号”从宜昌出发驶向重庆。在经过云阳兴隆滩时,由于小轮船马力不足,难以通过险滩,他曾雇佣300余纤夫用一根根巨大的纤绳拉着轮船向前行驶。300多人嘹亮的号子响彻了长江两岸。

这可能是有史记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拉纤,是“川江号子”历史性的一次吟唱。

轮船时代的到来,让“川江号子”渐成绝唱

随着轮船逐渐代替木船,加之川江航道的疏浚整治,以及长江三峡工程的推进,轮船的汽笛压过长江的波涛声,“川江号子”渐成绝响。

据资料记载,从重庆出发,到万县(今万州)途中,要经过水葬、上珞碛、下珞碛、柴盘子……接二连三全是浅水区,有的长几十米,有的一百多米。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还有一个鬼门关。”老船员当中流传着这首打油诗。最初川江航道上有上百个险滩,每一个险滩都是一道鬼门关,埋葬着无数沉船和船工。

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水位,水库回水到达重庆忠县陶家石盘一带。库区航道从忠县到三峡大坝有436公里,这一段成库后水面变宽,水深增加,大部分浅滩暗礁没入水下,航道条件明显改善,从三级航道提升为一级航道。提高了航运效率,使库区航道变成一条“水上高速公路”。

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蓄水,随着蓄水水位的不断攀升,川江航道通过能力提高了8倍,万吨级船队也可轻松直达重庆主城。

也是在2006年,重庆市和四川省均以“川江号子”作为项目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双双获批。

“川江号子”被搬上了舞台

4.jpg

被搬上舞台的“川江号子”

轮船时代的到来,“川江号子”离现实生活渐行渐远。然而,它换了一个地方,从现实生活走上舞台,续写着“千古绝唱”的辉煌。

这里,不可回避的一个人物是陈邦贵。他曾被誉为重庆“川江号子”的一代宗师。

1954年,《川江号子》被正式搬上舞台,1956年,陈邦贵又带着《川江号子》到首都剧场参加工人文艺调演,荣获了一等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7年7月,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组织“世界大河相会在塞纳河”的民间艺术交流活动,72岁的陈邦贵、蔡德元和陈昌福应邀演唱了“川江号子”,震惊了所有听众。

2012年,95岁的陈邦贵离世。他走得没有遗憾,因为“川江号子”后继有人。今年56岁的曹光裕便是陈邦贵的弟子。

5.jpg

曹光裕和陈邦贵

在曹光裕的努力下,“川江号子”绽放出别样的精彩。他将热爱“川江号子”的音乐爱好者们组织起来,取名为“老船工艺术团”,外出表演。还把自家打造成“川江号子博物馆”,展示相关史料与成果。

曹光裕的儿子曹羽,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毕业后,也投身到“川江号子”的传承和发展之中。曹羽改编加工再创作的《川江号子》原创音乐剧已于2018年上演,该剧由《朝天门起航》《歇梢又打望》《纤痕落魂腔》《生死鬼门关》《大江传歌》五个篇章构成,深受观众喜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川江号子”项目的介绍这样写道,“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

这一介绍,生动诠释着“川江号子”是重庆与四川共有的文化IP,也意味着两地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速推进,两地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必将碰撞出更多文化与经济交融的“火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析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