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息,西方长久以来的担忧终于变成现实——俄军兵分三路对乌克兰发动攻击。虽然北约多次警告“俄罗斯马上要对乌克兰动武”,但俄军24日真正动手之后,外界突然发现,北约其实并没有做好应对冲突的准备,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怎么相信“俄罗斯会马上攻击乌克兰”。
从这个结果来说,俄罗斯在开战前的战略欺骗做得相当出色。
让老司机印象深刻的,首先当属俄军在黑海发动两栖行动,成功在乌克兰第四大城市、黑海战略要地敖德萨附近实施登陆。
中外媒体对当地居民的采访中都提到,敖德萨附近有炮击的声音。
尽管乌克兰官方否认此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的“俄军已在敖德萨登陆”,但当地居民却承认听到附近炮击的声音。此外,无论是俄军“南北夹击”的战略意图还是之前俄海军专门抽调登陆舰的特殊动作,都能从侧面证明“俄军攻击敖德萨”。
为实现这次大规模两栖登陆,俄海军抽调了四大舰队的几乎全部精锐,来自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艇经过近万公里的长途跋涉,抵达黑海和地中海。其中至少6艘大中型登陆舰进入黑海支持了这次登陆行动。
在北约的眼皮底下,俄“伊万·格伦”号登陆舰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就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
然而俄海军如此兴师动众的战略调动,并没有引起北约的足够警惕。虽然社交媒体和分析人士都在猜测“俄海军是否在为黑海的登陆行动做准备”,但在俄军宣布举行“最大规模海上演习”的迷惑下,北约对于从全球各地向地中海汇集的俄军战舰仅维持了“警戒”状态,并没有针对性部署,甚至对于俄海军出动两艘“光荣”级巡洋舰紧盯在地中海的美法意三航母,北约也认为“这是常规动态”。
美国《星条旗报》23日称,一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表示,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南部的黑海和地中海聚集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在黑海拥有超过10艘登陆舰”,俄巡洋舰就在美国“杜鲁门”号航母不远的地方,但他表示,“俄罗斯显然只是在监视‘杜鲁门’号,这并不罕见,但仅此而已,这是对美国海军活动的典型情报监控。”
在北约这样的麻痹心态下,俄海军成功实现了大规模集结,不但在黑海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可以在几乎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实施两栖登陆,而且美国在地中海乃至整个大西洋地区仅有的一艘航母(即“杜鲁门”号),也被俄军两艘巡洋舰近距离牵制。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地面战场上。俄军向乌克兰边境地区的增兵动作从去年初冬就已经展开。尽管北约一直在警告“俄罗斯要攻击乌克兰”,但就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这种警告说得多了,外界也就疲了。
直到普京下令俄军进入乌东地区“维和”,英国才紧急向乌克兰提供防空导弹。
美国《防务新闻》24日称,直到最近五角大楼官员还在探讨如果俄军控制乌克兰制空权、切断西方对乌军援的空中通道该怎么办。这充分说明,直到俄军发动攻势前一天,北约也没有意识到,俄军对乌克兰的大规模攻击已经“迫在眉睫”。
至于俄军部分主力借俄白大规模演习的机会停留在白俄罗斯境内,进而从该国对乌克兰首都基辅方向发动攻击,更是标准的“瞒天过海”。
或许有人认为,俄军的所有调动其实一直暴露在西方眼中,美国甚至多次预言了俄军的攻击时间,这些难道还不能证明俄军的战略欺骗并没有达到目标吗?
俄军坦克部队的集结过程让北约重温了“狼来了”的故事
老司机想强调的是,在信息化社会和卫星侦察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想要完全隐藏军事调动、不让对手发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交媒体时代,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相关军事调动根本逃不过网民的视线,更何况专业的情报人员。而清晰度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的侦察卫星(包括民用遥感卫星),也让躲避卫星侦察的难度日益加大。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战略欺骗,并不在于隐藏自己的行动不让对手发现,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一系列其他动作让对手产生误判。例如海湾战争期间,谁都知道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即将对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击,美军的大部分调动也都在外界的关注之下,但美国充分利用了外界的关注,派出强大的两栖舰队吸引伊拉克军队对海岸防御的注意,同时利用机械化部队绕开伊军的坚固防御,以一击出色的“左勾拳”出其不意地从侧后方包围并歼灭伊军主力,这就是现代战略欺骗的成功典范。
发达的社交媒体让俄军的军事调动根本不可能保密
而俄军这次对乌克兰的攻击,同样成功地进行了战略欺骗。尽管俄军的调动早就落在北约眼中,但俄军借助“最大规模海上演习”“俄白战略大演习”等各种烟雾弹,完成了军队的大规模集结和战争准备,并在北约以为“俄军只是对乌发出日常威胁”的情况下,三路齐出发动突袭。
如前所述,从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的反应来看,俄军这次大规模攻击的时机的确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只是最后老司机想说,尽管战略欺骗让俄军对乌克兰攻击有了一个“梦幻开局”,但战火一旦燃起,最终如何收场以及各方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原标题:战略欺骗让俄军有了“梦幻开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