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安阳一幼儿园,因在大班教授拼音、数学等小学课堂知识,以课堂学习代替游戏,被群众举报称存在“小学化”教学的倾向。安阳市教育局对此进行查处通报。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规定幼儿园不允许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内容,不允许布置小学内容的家庭作业和相关的测试内容。
2020年9月7日,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
幼儿园如违法违规开展小学学科内容及其他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内容培训,将被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将停止招生甚至吊销办学许可。
因此,安阳市教育局的处理可以说是有一定的法律依据的。然而,该消息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家长都对“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知识”这一做法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攻击“举报人有病吧”。
家长的担忧来自孩子升入小学阶段后“跟不走”的焦虑。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在幼儿园阶段不教授一些拼音和数学基础,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后,很可能会突然“懵圈”,从而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
记者采访重庆多位家长后发现,目前在重庆的所有公立幼儿园,的确已经不再教授任何小学知识内容。然而家长对“幼升小”的学习焦虑并未缓解,有家长表示,为了让孩子提前学习一些小学知识点,提前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
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搜索,有少数幼儿早培机构开设了类似的幼小衔接班,有些甚至打出了“一元体验课”的噱头来吸引家长。
学龄儿童在上小学之前上衔接班到底有没有用?记者就此事询问了渝北锦绣实验小学的邱老师,刚好她儿子今年也是上小学一年级。
邱老师以自己的孩子举例谈到:“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他读书之前我给他做了幼小衔接,主要就是教了一些基本的数理和识字,现在上了一年级很轻松;当然,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不上幼小衔接班也没问题。”
如果没有上幼小衔接班,是否会导致“输在起跑线”上?邱老师表示家长也不用过分焦虑:“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因为不适应学校的新环境,没有形成学习习惯,没有上幼小衔接班的同学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不过在小学前三年把识字基础打好,形成学习习惯后,上过幼小衔接班和没上的同学各方面就基本持平了,那时候考验的就是同学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了。”
事实上,对于“幼升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也在帮家长消除焦虑。就在今年4月,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
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
强化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
《指导意见》中还下发了《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其中特别强调,“要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