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共建“一带一路”,重庆如何发挥带动作用
11-28 07:15:07 来源:光明日报

【智库答问】

编者按

开放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开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高度。作为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陆海新通道的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如何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发展路上进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殷殷嘱托?光明智库邀请专家建言献策。

本期嘉宾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金鑫 郭红松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王义桅 郭红松绘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李敬 郭红松绘

强化优势 补齐短板

光明智库:重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优势在哪里,挑战有哪些?

金鑫:重庆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可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向东,可通过长江连接我国中东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并且将中东部商品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运往中亚与欧洲地区;向西南,可通过云南和滇缅公路构建跨境陆海联运大通道,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紧密相连,强化与东盟及南亚国家的合作。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渝满俄”班列等大通道在这里交汇,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多种要素在这里聚集,其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地位日益凸显。正在建设中的陆海新通道潜力巨大,将有效发挥包括铁路、高速公路、航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优势,把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盟、南亚等地货物运输到世界各地,有助于推动形成“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示范带,促使生产要素流动更有效率。

李敬:近年来,重庆充分运用内陆地区陆路通道在节约运输时间方面的优势,加快构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内陆比较优势产业体系,为重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产业支撑。此外,重庆还具有体制优势和良好生态优势。

当然,重庆目前也面临不少挑战。从外部条件看,“一带一路”通道基础设施和关检等服务功效不够强。随着中欧班列增多,部分口岸的基础设施容量不足。东盟各国交通基础设施普遍薄弱,路段缺失、衔接不畅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海关监管需纸质单证放行和结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一体化管理和互认机制,影响通关效率及通关便利性。从内部条件看,重庆开放产业体系竞争力不够强,出口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重庆对外经贸人才比较匮乏,制约了对外经贸合作的深入推进。

王义桅:重庆有很多突出优势,比如人文底蕴深厚,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就挑战而言,当前重庆开启中欧班列的后劲稍显不足,在开行数、货值、货量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作为成渝城市群的中心,重庆如何借助自身优势将城市群建设拓展到整个西南地区,联通南北,这一点十分关键。另外,重庆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特色与代表性不够凸显,对巴蜀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力度不够,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重庆沙坪坝,龙门吊正在为“渝新欧”班列装载集装箱。邓良奎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进入“快车道” 跑出“加速度”

光明智库:在您看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重庆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李敬:一方面,重庆已初步建成“水、陆、空、铁、信”五位一体的国际性枢纽通道。除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通道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道缩短了重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距离。另一方面,在内陆对外开放上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目前建立了由保税港区、综保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组成的内陆地区综合大口岸体系,已覆盖机场、铁路、水运等主要枢纽。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先行先试开放平台,探索形成了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等创新典型案例和全国首创制度,引领陆上贸易规则制度创新。高端产业要素在这里聚集,逐步构建起面向全球、聚集现代要素的开放产业体系。

金鑫:重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方面成果丰硕,进入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

在贸易畅通方面,近3年来,重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均保持在1100亿元以上规模,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22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287家(其中外资企业192家);构建贯通“一带一路”的出海出境大通道,推动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和跨境公路运输常态化运行,截至今年3月,国际铁海联运累计开行901班,目的地通达全球71个国家、166个港口。全市各类外商投资市场主体超过6000户,建设中德、中意、中韩等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已有120多家重庆企业在外投资。

在民心相通方面,重庆国际交往活动频繁。近两年来,重庆强力推动并高标准主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国际会展,承办上合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重大国际活动,扩大了重庆的影响力。

王义桅:重庆承接了一些地区产业转型的企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从重庆出发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和成本,拓展了新的内陆贸易方式,完善了产业布局;重庆港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打造国际陆海物流大通道提供了便利条件。

变“位能”为“势能” 变“优势”为“胜势”

光明智库: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提出,希望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地处内陆的重庆,发挥“带动作用”是否有瓶颈,又该如何突破?

金鑫:重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需克服瓶颈制约。在政策沟通方面,重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友好城市和国内相关城市的协调与联动发展机制有待完善。在设施联通方面,联通“一带一路”相关城市的大通道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在贸易畅通方面,“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质量可进一步提升。在民心相通方面,多元社会主体竞相参与的立体格局有待形成。

重庆可以进一步用好区位优势,与周边省区市错位发展,把“位能”变为“势能”,把“优势”变为“胜势”。围绕政策沟通,可强化内外合作,形成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围绕设施联通,应强化枢纽地位,加快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

李敬:重庆在发挥“带动作用”方面,面临两大瓶颈。一是陆上贸易规则瓶颈。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制定陆上贸易便利化的核心规则。要以现有海上贸易惯例和规则为参照,构建陆上运输规则、通关规则和金融规则三大核心规则。要建立陆上贸易规则国际磋商机制,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积极推动与铁路合作组织、国际铁路联盟、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机构、行业协会和智库的合作,推动建立统一的陆上贸易规则体系。二是国际多式联运瓶颈。重庆在国际多式联运规则、标准、市场主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下一步,需从五方面入手:建立共建合作机制,建立多式联运服务标准,引领多式联运规制创新;打造多式联运服务产品,推动多式联运单证标准化;建立跨界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平台;提升运营主体整合运输资源能力和一站式服务能力,建立现代化多式联运经营人孵化基地;积极破解国际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

拓展对外交往格局 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光明智库: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重庆该从何处入手?尤其是在促进人文交流方面,又该有何作为?

王义桅:重庆应利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节点优势,进一步建设好中欧班列(重庆),增进陆海大通道连接;强化城市群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做强优势产业,并积极推进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结对子”。在人文交流方面,可挖掘优势资源,打造更多像“重庆火锅”一样有特色的文化名片,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潜能。

李敬:一是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统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道资源要素,加强口岸间的联动。二是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和体系建设。三是大力加强开放经济体系建设,建立要素配置全球化机制。四是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金鑫:重庆应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参与度,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一是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有序推进打基础、补短板、见实效的工作,积极编制《重庆市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三年行动计划》,增强方向引领。二是要坚持对标国际化、体现现代化。积极借鉴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先进经验,传承弘扬巴渝文化,实现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与本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有机统一。三是要坚持体现联动性,增强辐射性。通过改革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创新国际化城市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培育发展新优势,更好地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在人文交流方面,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将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盛会。依托“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等高端智库合作平台,继续举办“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发挥好国际陆海新通道在推动贸易畅通和促进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主动对接国家重点部门,承接重要外事活动。积极承办具有专业影响力、常设性的国际性文化艺术节或体育活动。挖掘好重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促进民心相通的故事,激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QQ截图20191128072131.png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8日07版)

原标题:共建“一带一路”,重庆如何发挥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