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英才·近悦远来 |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这个团队打开地下宝藏,助力改变中国能源结构
12-09 16:21:10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上游新闻推出“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系列报道,第二期介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

2011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0号公告,将页岩气列为新发现矿种。

这其中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团队功不可没,他们联合原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等单位申报页岩气为全国172号新矿种,并组织实施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第一口获得工业气流的页岩气井(黔页1井),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气被称为"潜在的胜负手”。这些年来,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团队致力于自主产权的技术研发,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使得地下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得以大规模开发,一场被称为"页岩气革命"的能源产业变革到来,这或将改变国内能源市场格局。

敢为人先 率先启动页岩气勘探开发

2012年,位于黔江的“黔页1井”,进行了点火测试,该井持续燃烧4小时关井,页岩气瞬时流量达308立方米/小时,成功获得工业气流,为重庆市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页岩气?简单来说,就是地下岩石中的空洞和缝隙之中储藏的天然气。

十多年前,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还是一片空白,但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人们对页岩气的认识快速提升。

2009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率先破局,成立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团队,在全国最早启动页岩气勘探开发。

地研院院长李大华表示,页岩气勘探开发是新领域,为此地研院先后成立了页岩气分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页岩气研究中心、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搭建人才梯队。

不畏险苦 重庆页岩气崛起

页岩气勘探开发,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受李大华的邀请,作为国内页岩气行业专家的张烨,来到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分院任院长。

张烨介绍,当时国土资源部专家初步评估认为,重庆市南部、东南地区多为下寒武、下志留、中二叠三套地层,有形成大规模页岩气的可能。其中,重庆黔江、南川、彭水等地是页岩气资源最有利的富集地区。

56.jpg

在哪里部署页岩气井?

张烨认为首先要摸清家底。

彼时,从事野外勘探的曾春林表示,翻山越岭是野外勘探人员的工作常态。有时候你在山下看天气很好,山上却是风雪交加,天气变化非常快。

他回忆道:“记得有一次翻越城口某座大山时,刚到半山腰,发现地面结冰,天空也飘起了雪,我们一行5人被困在山上8、9个小时。”

曾春林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怕。不过这些苦和国家战略相比,和能造福的百姓相比,不值得一提。

59.jpg

2014年到2017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团队用脚步丈量重庆, 通过系统研究,估算出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为13.7万亿立方米,并优选重庆地区页岩气有利区29个、目标区5个,为重庆市页岩气勘探开发规划提供了支撑。

科研人员一小步,国家能源发展一大步

“在早期贫瘠的条件下,使用很多国外技术,所以钻一口井,差不多需要耗资一个亿,很不划算。”张烨介绍,如何通过技术进步,让页岩气能够进行商业化开发,是团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仔细分析数据、捋清头绪后,李大华、张烨和其团队开始部署各方面工作。在工艺技术方面,节省钻井周期;同时开展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并找到可代替的、价格低廉的工艺材料,降低工程预算。很快,团队收获了一系列成果。

“国外卖给我们可溶性桥塞约40万元,成功开发了国产可溶性桥塞,价格仅为3万元。”

“早期一口井的预算需要1.2亿元,我们把预算降到6000万元,未来或者会更低。”

在卡脖子技术突破过程中,团队人才也得到了跃迁式发展。

60.jpg

比如曾春林,已经成长为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分院副总工程师。

据介绍,2009年,曾春林从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毕业,来到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分院参加工作。“当初,页岩气是一个新兴行业,李大华院长、张烨院长等愿意带团队、教方法,成员也如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快速成长。”

张烨表示,团队现有专业技术骨干34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3人,博士14人。近5年,团队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9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3亿元。累计培养重庆市科技创新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及博士后等各类高层次人才40余名。

张烨称,培养年轻人成为中坚力量,是团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团队屡出成果的重要原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做好绿水青山守护人

国内页岩气开发进程不断加快,该团队在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方面,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据介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团队已经形成了一个全链条式技术推广的模式,支撑着其它区域页岩气绿色勘探开发。

微信图片_20211209162538.jpg

最近,该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川渝页岩气开发区地质环境监控体系建设”,获得成渝双城办立项,实现了页岩气矿山环境保护技术的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为川渝页岩气开发监管提供可复制推广模式,推动成渝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据介绍,地质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地下水检测、地层滑移检测等,有效预防因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恶化,填补了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检测方面的空白,助力行业升级。

57.jpg

李大华表示,此次荣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极大地肯定和鼓励了团队在绿色科创方面精耕致远,砥砺奋进。在未来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将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持续保持潜心钻研的精神品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总体要求,为服务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贡献科技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