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有时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近几年,一波快消品来了,一波快消品走了!
26岁的汇源果汁或将面临被退市风险,这个80、90后耳熟能详的品牌在新零售当道、移动互联网改变商业格局的当下,为何轰然倒下?又有哪些国民品牌逆势而上,激流勇进?
42亿违规贷款,负债百亿,汇源果汁要退市?
这个曾是家户喻晓的中国第一果汁品牌;曾是2007年港交所规模最大IPO;曾是错失可口可乐180亿港元的天价收购的汇源果汁,近期却陷入了一场关联交易的借款危机风波中。
汇源果汁作为借方,而贷方就是汇源果汁控股股东朱新礼旗下北京汇源饮料公司,因此产生这么一笔关联交易。
2017年8月15日到2018年3月29日,北京汇源饮料公司需要一笔资金来运营以及偿还债务,这笔金额高达42.82亿元。
只是,这项关联交易并没有经过申报和公告,更没有得到独立股东的批准。
原本计划在3月份发布2017年年报事项的汇源果汁披露了这个事项,也许引起内部融资票据违约,无奈年报延期。
到4月初,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依旧是年报未发、股票处于停牌状态。过2个月后,引来港交所询问。
港交所向汇源果汁发函,包括贷款调查、公布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一系列复牌条件。
据此,汇源果汁回应已收回对北京汇源饮料的全部借款和利息,积极正确申请违约豁免。7月20日,汇源果汁最新告示:
若不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复牌条件,港交所将展开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据媒体报道,从2011年起,汇源果汁连续6年扣除非净利润均为亏损。非但没有止损,并且在2017年中旬,债务一达到115.18亿元。
国宴饮料椰树椰汁年产值超44亿
在我国椰子饮料市场,有一个品牌在将近30年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屹立潮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那就是椰树牌椰汁。每个80后关于童年的记忆一定都抹不开这罐当年求而不得的高端饮料,那黑黑粗粗的柱状体,画风清奇的大logo;甘甜润滑的口感……直到今天想到它依然口舌生津!
椰树牌椰汁是椰树集团的代表性产品,集团前身是海口罐头厂,80年代中期一度濒临破产。危难之际,椰树牌椰汁研制成功,攻破油水分离技术,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到1991年,香甜润滑的口感,富含植物蛋白的天然健康饮料——椰树牌椰汁,成为了国宴饮料,至今已经招待过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及政界要人。
椰树牌椰汁不仅好喝,它的包装在包装界绝对也是独树一帜。几十年没换过的淳朴包装,透露着浓浓的“中老年表情包”般的既视感,却是消费者辨别品牌的重要标志,让人能在货架上一堆“妖艳”的包装中快、准、狠地认出它来!想来“以不变应万变”便是设计师的终极计划!
与市场上用椰浆和香精勾兑的椰汁不同,椰树牌椰汁坚持30年始终如一,用最好最新鲜的椰肉榨汁,用最先进的设备生产,用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其在保持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因此,“椰树”想把自己对消费者的每一句承诺,郑重的印刷在包装上。套用乳品行业的一句经典广告:不是所有椰汁都是椰树牌。
复产汽水北冰洋,日销百万供不应求
炎炎夏日去北京旅游,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对于不少人来说,一定是北冰洋汽水。在北京,北冰洋汽水的名气跟老酸奶不相上下,如今复产后更是供不应求,每天生产100万瓶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然而,这个来北京必喝的汽水也经历过被雪藏的命运。
上世纪80年代一统北京饮料市场的“北冰洋汽水”在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资料显示,百事陆续将旗下诸多碳酸饮料成功打入中国市场,但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北冰洋白熊”却遭到雪藏,直至停产。1998年,百事-北冰洋公司因长期亏损等原因被注销。
2007年,中方和百事公司艰难交涉,要求收回“北冰洋”。最终,这场谈判以“4年内不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产品”为条件,使得北冰洋品牌经营权再次回到国人手中,这个条件也是北冰洋近几年才重新火起来的真正原因。
2011年11月,北冰洋正式复出时,已是深秋。虽是销售淡季,北冰洋仍旧卖了十几万箱。此后几年,北冰洋汽水销量更是逐年上涨,经常脱销,这个复出的老品牌,重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汇源果汁为何“混得”不尽人意?
过往,大伙们注重的是口味,如今,除了口味之外,还想要口味、品牌能够花样百出,主打健康化、年轻化、消费升级等套路。
这些对于汇源果汁来讲,相对很鸡肋。它有紧跟时代脚步,这一两年不断推出新型碳酸饮料果汁果乐、冰糖葫芦汁,甚至连鸡尾酒都涉猎,但依然捂热不了市场。
其次,汇源果汁多元化依然很保守,离不开“果汁”、“果蔬”主元素。产品单调性也大大增加它自身销售风险。
毕竟在这个亿级饮品规模里,饮品类品牌很多,它们都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
比如康师傅、统一等,另外还有红牛、东鹏特饮功能性饮料、伊利蒙牛乳饮料……导致汇源果汁市场存在感越来越少。
汇源果汁的管理组织架构也是致命一点。家族史管理,决策权十分集中,但凡有个决策都无法放权大胆干,目光短浅不利于长久发展。
纵观以上盘点,我们发现,很多民族品牌在发展的道路上,常常摆脱不了破产和被外资收购的命运,在迅速崛起后,却又突然间被市场遗忘,如同鲜活的生命突然枯萎,留给人们深深的震撼。正应了那句“过去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国产品牌要如何做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