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个英语,转身就欠债16万贷款。
——这是华尔街英语的“培训贷”。
大学生祛个痘,进行了一把19.9元的体验,转身就欠债27600元。
——这是合肥一家美容院的“美容贷”。
分期购买二手车,回头一看,费用加贷款加利息,贵过新车。
——这是优信二手车的“套路贷”。
最近,这些接二连三爆出的奇葩贷款案例,从法律程序上看,都是合法的,有消费者的签字,有各种看得懂看不懂的合同与条款。
但从结果看,怎么看怎么不合理,怎么看怎么反常识:为什么学个英语会欠那么多钱?为什么祛个痘会贷那么多款?为什么买辆二手车比买辆新车还贵?
从这些贷款生成的商业“闭环”来看,并不复杂。
“闭环”的起点是商业服务,看上去就是你需要的菜,比如课程、祛痘、二手车,只要你入瓮就好。
终点是第三方金融机构,比如何种平台贷、银行信用卡,甚至商家自己的金融服务机构等等。
在起点和终点的中间,用噱头请君入瓮,利用复杂的算法和分期话术,去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让你糊里糊涂地签字画押,贷款就完成了。
从商家的逻辑看,这类消费,都是属于价格高昂的服务或产品,除了非富即贵的人可以随意现金购买,其实与普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难于匹配。但是在商家的变现驱动下,必须尽可能多地发展客户,普通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并不足以支付,那么“帮助”消费者实现支付手段,就是他们扩大客源的重要手段。消费贷,这种超前消费模式也就应运成了这些商家的重要运营手段。
而当前,大量的社会贷款平台或者银行信用卡,也需要通过分期等等手段扩大客群。
双方对于客源都如饥似渴,一旦有交互利用机会,双方也就是干柴烈火。二者的迅速交媾,从而在社会上形成成了大量的异业联盟体:你实现了客源变现,我实现了金融产品增值。
这种模式,从纯粹的商业角度说,没有什么问题,目前也并没有法律和政策禁区。
但遗憾的是,贷款这件本身基于信用、基于消费者主动需求的交易行为,却在这样的商业运营思路下,变成了一场消费者无法留存证据的数字游戏和话术游戏。商家与金融机构,都不会从消费者的实际角度出发去推荐产品、调查征信、核定贷款额度。
在他们的眼里,除了让消费者快速买单和签字,没有其他。消费者变成不明就里的肥羊也顺理成章。
这种无德商家与金融机构的合谋,和骗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是,骗子会被惩罚,而他们不会。因为消费者白纸上签有黑字,信用管理机构也只认白纸黑字。
当然,这样的商业平台和金融机构,还是会被惩罚的,只不过惩罚者是市场,是以他们的商誉作为代价。只是这样的惩罚机制,一定是有极大数量的个体,付出哑巴吃黄连的代价才能造成影响。
事实上,今天这样的套路贷,是曾经校园贷在更大范围内的变种。校园贷在坑了无数学生后被叫停,而这种衍生于各种商业机构的“套路贷”,却有星火燎原之势。
在呼吁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商家进行监控的同时,最重要的还在消费者本身:在借贷条款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你真的算清了数字、看懂了条文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