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城市的喧嚣,到深山隐居是很多人心中的梦。从古寺的残垣断壁下放眼望去,80后女孩菜菜爱上了山谷间的一处院落,此后花费两年时间将这里改造成一间名为“寺下山隐”的民宿。不通路,是为了前来的人有走路回家的仪式感;咖啡厅下的夯土墙,保留了田园生活的根;每个房间拉开窗帘就能眺望山谷的风景,并且都有一间浴池,重新诠释了隐居的定义。因此开业之前,这里就已经名声在外,成为了高人气的打卡地。在民宿日渐同质化和商业化的当下,民宿打造应该如何另辟蹊径呢?
80后旅游编辑跨界民宿
“世之瑰怪之观,常在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是80后菜菜最喜欢的一句话。尽管是一名理工生,但喜爱人文地理的她却选择拥抱爱好,先是在一家旅游杂志做编辑,随后又去苏州当了旅游策划,寄情于山水之间。忙碌的都市生活,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她愈发想要寻找一处精神家园,于是萌生了开设民宿的想法。
在她看来,所谓美好应该是不易发现,并且难忘的存在。2016年初,她不顾家人反对辞职,在重庆各个山头间来回奔波,时间一晃就是半年。在几乎快放弃之时,她在虎峰山下偶遇了一位提桶钓鱼的老师,跟着他穿过荒草丛生的小路,来到了虎峰寺下的山顶。忽然之间,眼前豁然开朗——北宋寺庙的遗址,山谷间难忘的风景,老房子的残墙,艺术家的聚集地······这片山间荒废的院子,不就是她的理想之地吗?
确定选址之后,她开始扎根虎峰山,深入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她注意到,住在虎峰山的人还有一个别名,叫“曾飘”。因为这里位于大学城旁的曾家镇,不少美院的学生、老师在此创作和居住,渐渐地汇集了一批美术馆、工作室、民宿,形成了当地独有的艺术气质。“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很好地体现中国人生活智慧的地方,能够融合艺术的隐居和隐居的艺术。”
她告诉记者,正式签下租地合同的那天,正值张一白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王菲在主题曲里唱着“到山城隐居”,眼前上演的是别人的故事,却让她一时之间感慨万千。立即决定将此前想好的名字“寺下山之驿”改成了“寺下山之隐”,简称“寺下山隐”。
打动远山有窑设计师助阵
作为跨界创业者,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原本在山谷间修缮废弃的院落已是不易,她却要不修路,不破坏残破的土夯墙,还要把它与新的建筑融为一体。不管别人如何劝说,她都坚持着这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
因为,她想在这里提供现代人最稀缺的居住体验:隐居。不通路,才有走路回家的仪式感,才能隔绝外界的喧嚣,在山里安静地生活。只有这样,她才能把理想付诸于实践。挣扎过,但不想将就。
可是谈何容易呢?要让民宿建造起来,每一个细节都具体而现实。选址和不通路不通水的条件,注定了房屋设计的难度,此外还要固执地保留一段土墙,难度系数再次提升一个等级。此前她不明白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以为只要会画图就可以设计,只要是施工队就能够修房子,不知道设计的背后有结构、材料、给排水等等。一开始以为找到了合适的人,但几经沟通,等了一两个月,最后不了了之。
在不断碰壁的过程中,她辗转找到了远山有窑的建筑设计师田琦。这位设计师把一座面临倒闭危机的土窑厂,改造成了网红咖啡馆,同时保留了土窑厂的元素,成为了重庆建筑改造的经典案例。她告诉了田琦自己的想法,也谈了所经历的波折,谈了想保留夯土墙和步行回家的仪式感。幸运的是,田琦被她的真诚所打动,不仅亲自参与设计,还形容她“下决心做好一件事的人,眼神里都透露着信念。”
有了成熟的设计师助阵后,这个占地约1亩院落,开始向隐居之所迈进步伐。设计过程中,他们特意保留了一段老房子的残墙,希望此后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体验到不圆满却又强烈的生命张力。logo图案被设计为不圆满的月亮,民宿的标语则定为“开门见月,心隐则归”,意味着走进这个地方,就能给心灵找到归属。
2年时间打磨7个隐居房间
在其他人来这里隐居之前,菜菜自己先隐居在了这里,整整2年时间。对于不通路的条件以及细节的追求,让她和家人长期坚守在山里,事事亲力亲为。所有物料全靠人力运输,人手不够时,全家人一起上阵。陈设上,具有土家族风情的老家具、老物件、火盆等,是她和家人从老家搬来。因此,整体预算节节攀升,到最后翻了一倍。
不过,她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试营业期间,寺下山隐就因唯美的画风走红了朋友圈,周末和节假日的预定常常爆满。客人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赶来,其中不少人成为了回头客。
在房间方面,寺下山隐主打人间烟火与闲情雅致的碰撞,共有7个房间,灵感分别源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花”。“柴听琴”房间里放着古琴、拇指琴等各种乐器实物,“酱吟诗”打开房间就能见到活字印刷的装饰墙,“油行书”是宽敞的日式榻榻米套房,夜幕降临打开灯,可以透过水写布见到朦胧的微光。
“除了住宿,我们还打造了下午茶、餐厅、展厅、和体验厅四个板块,把大量的空间留给了公共空间。以后还会做一些有意思的小策展和结合手作和村落书屋的多元体验空间。”菜菜表示,目前只暂时开放了住宿、餐厅和下午茶,后续将与文创机构合作,逐步完善业态。
至于玩法,她决定放眼整个虎峰山,为客人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我们目前正在策划一条微旅行线路,把虎峰山本身的一些艺术自然资源串联起来,让客人可以在山里进行2天3夜的深度游。希望客人来到这里,不止可以感受隐居,还能爱上这里的人文和艺术。”
上游新闻记者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