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买了会员,却还要再花50块钱?
12月11日,《庆余年》在腾讯和爱奇艺上同时推出了“超前点映”,VIP会员可以交50元,再提前观看6集。
没错,即使你是VIP,也要再付50元(如果不是VIP,还要先办VIP)。
相信观众对于这种操作已经不再陌生了。仅仅在2019年,就已经有《陈情令》《明月照我心》《没有秘密的你》等剧搞起了“VVIP”,近期许凯主演的《从前有座灵剑山》也采用了“付费提前看结局”的模式。
这样的“再付费”的模式也毫无悬念的引发了观众的吐槽: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在线推广起了“资源”。
一部分观众做出这样的反应,平台在推出“超前点映”之前不可能没有预料到。那么平台为什么还会采用这样的模式呢?到底有多少观众会真的为此付费呢?
有250万人愿意“当韭菜”?
作为一部男频权谋剧,《庆余年》却融合了大量的“沙雕”剧情。从开始时的穿越设置,到之后郭麒麟的登场(对,就是那个范思辙),剧中释放出了大量的搞笑情节。
除了剧情之外,剧中许多人物也都很讨喜。滕梓荆为救范闲而死,引发了观众的热议,王倦甚至因此成了“出圈的编剧”,还被拉进了《庆余年》的粉丝群,也足见观众对于剧情的喜爱。
FUNJI数据显示,在豆瓣短评中“剧情”是观众最热议的词条,讨论数量达到了173次。
豆瓣数据显示,《庆余年》评分8.0,评论人数已经超过了82000人。
这些数据和舆情都预示着,《庆余年》有着非常高的热度。但这些足以支持《庆余年》“恃热抬价”么?
要知道,《陈情令》在豆瓣上的评论人数达到了66.6万人,足足是《庆余年》的八倍。虽然这其中有时间因素,但《陈情令》是在剧集的最后5集才做了“再付费”,相对于《庆余年》剧中付费的做法,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心急。
更重要的是,《陈情令》由于题材和演员阵容的原因,更加吸引低龄女性用户的关注,而这些用户的付费意愿更加强烈。天猫数据显示,95后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近三年的“双十一”,95后消费额都占总额的50%以上,2018年更是达到了67%。同样,这个人群也是支撑内容付费的主力人群,其中女性人群更是“重中之重”。
有数据显示,《陈情令》95年后出生的观众约占48%,女性用户更是占到了81%。这样的粉丝构成也让《陈情令》玩出了跟多的剧集衍生。其中南京演唱会的票价引起了一时轰动,“场内票一排”票价甚至被黄牛炒到了15万一张的天价。
这样的数据也导致了《陈情令》在“VVIP”模式上优异的表现。虽然没有官方数据,但之前某卫视的一档节目中却指出,平台靠《陈情令》的“再付费”,一天就盈利了7500万元,也就是说共有250万人为提前看结局掏了腰包(《陈情令》最后5集提前看费用为30元)。
而在收费10天之后,共有267万人付费,预计收费近8000万。可以发现,大部分付费者都会抢在刚刚出现新政之后,就立即付费,以免被人剧透。一边吐槽平台,一边挥泪付钱的粉丝恐怕不占少数。反观《庆余年》,在这个95后和女性观众比例上,《庆余年》分别只有29%和63%,落后《陈情令》20个百分点左右。
出于这个原因,以及平台竞争等因素(《庆余年》是腾讯和爱奇艺联播,《陈情令》是腾讯独播),在售价上《庆余年》开出了50元/6集(先看6集+后面19集过程中可以一直优先看6集),较之《陈情令》的30元/5集(6元/集)似乎还要便宜一些。
目前,腾讯和爱奇艺尚未公布“再付费”用户的相关数据,但可以预见《庆余年》的付费情况大概率上并不会赶上《陈情令》。
“VVIP”能否成为常态?
除了《陈情令》和《庆余年》,《没有秘密的你》(21-32集,18元提前4集),《明月照我心》(31-36集,12元提前6集),《从前有座灵剑山》(33-37集,12元提前5集)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做了超前点映。
从平台上来看,这些剧无一例外的都有腾讯视频的身影,且剧集内容大多是走“甜宠爱情”“沙雕搞笑”的路线,粉丝也大多瞄准了年轻女性这样的消费主体人群。从当下的各大平台的作剧思路上,这个部分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较大的比重。
可以预期,在尝到甜头之后,未来平台很可能会“变本加厉”。粉丝们“边吐槽边买单”的情况也许会成为常态。
当然,过多的“超前点映”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的道德困境和舆论压力。但严格意义上说,“超前点映”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粉丝有提前看的需求,平台提供服务也无可厚非,本质上是两厢情愿的交易。这种模式与迪士尼乐园里卖“插队票”(即不排队,直接玩)的原理是异曲同工的。
比起道德困境,平台面临的更大威胁可能会是盗版成本的降低。原先需要用尽各种技术完成的盗版资源,如今可能只需要三五十块钱就可以获得,然后用低价(比如50元买入,2元一个人卖出,薄利多销)卖出会成为新的盗版途径。这不仅会影响“超前点映”的盈利,甚至还会危及平台的VIP收益。
实际上,除了平台方面,我们也能从“超前点映”的普及上看出粉丝的变化。具体来说,粉丝的需求正在呈现更多的层次化。除了“追剧追爱豆”之外,影视剧的社交货币价值也一再提高。
当你的办公室中大家都买了超前点映,开始谈论最近的热剧的时候,正常追剧的人只会显得格格不入。而看了超前点映的观众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评价,铺天盖地的评论只会让普通观众的耐心进一步下降。正是抓住了这个心理,“超前点映”才能如此成功。
综合自36氪、腾讯娱乐、新浪微博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