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一家超市,市民消费。 项菁 摄
中新社消息,现金优惠券、返现、打折、购物节……这些以前只能在商家看到的字眼,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各地政府文件中。4月已至,中国各类节假日即将纷至沓来,多地密集出台各类刺激消费举措,希望使受疫情冲击的消费快速回补。
红包一:数十亿级消费券
一个多月来,随着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多地政府开始发放消费“红包”——消费券。有统计显示,已有近20个省市发放了总数4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消费券,且发放消费券的地方还在不断增加。
据了解,这些消费券主要集中在餐饮、旅游等方面,着力促进因疫情遭到重创的行业消费复苏。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以次贷危机后的杭州为例,2009年1月以后,杭州发放了10.5亿元的消费券,通过估算,最终使杭州2009年全年社零总额名义值增加约155亿元,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杠杆效应大约在15倍左右。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消费补贴政策一般在短期内都会带动消费增长出现新高,特别是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短期内会出现消费快速增长。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消费券”搜索热度攀升876%,显示出中国网友对相关政策的期待程度。
红包二:多措鼓励购置汽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2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79.1%,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81.7%,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5.2%。
当前,汽车类仍是中国最大宗零售消费品类,因此,推动居民买车成为各地刺激消费政策的要点。
各地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提供消费者购车补贴、降低车辆购置税、增加车辆牌照指标、加快推进老旧车淘汰和以旧换新优惠支持等。据统计,各地提供的补贴金额在1000元到5000元不等。此外,杭州已明确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广州表示研究推出新增指标。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后续还会有更多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出台。
红包三:创造条件鼓励旅游
《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占全国的10.31%。
旅游业对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2月预测,2020年国内旅游预计减收1.18万亿元。
除了给游客发文旅消费券,各地还出台2.5天弹性休假、景区门票优惠等政策提振旅游消费,如江西省、甘肃陇南市、浙江省、河北省提出实行2.5天弹性作息。海南商务厅近日表示,正谋划进一步开放离岛免税政策刺激旅游消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当前出境游受海外疫情影响,国内居民户外旅游的需求较为刚性,倘若国内游实施低价等政策,在带薪休假等政策的刺激下,将能积极带动旅游消费恢复发展,进而带动航空、餐饮、酒店、景区有望在今年三季度旅游旺季基本恢复。
“三十六计”促消费
除了上述主要举措,还有一些地区针对重点行业、重点消费类型、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布局,还有地方领导身体力行,亲自示范带动消费。
李迅雷表示,在经济降速、需求锐减情况下,各地出台刺激政策促进消费回补,主要原因是相较于投资,消费见效更快,能够尽快带动消费,活跃市场,促进人流和物流等流动性。
刘向东提醒,当前扩大消费还面临居民消费能力或下滑等难题,疫情影响下,特别是海外疫情扩散增加外部不确定性,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性遭受挑战,投资储蓄意愿增强,反而会抑制消费。长期看,应该着力稳定就业、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原标题:经济战“疫”录:刺激消费回补 多地政府撒“红包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