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多品牌被罚 “紧箍咒”下日化产品乱象难禁
08-27 07:41:52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消息,化妆品新规施行半年,化妆品品牌似乎还没有适应新的法规条文。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淘宝等电商平台,包括资生堂、欧莱雅、丸美等企业产品均在进行“修护、祛痘、祛斑、滋养”等功效宣传,却没有提供功效评估报告。

在业内人士看来,类似于“祛痘”“滋养”等功效的宣传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而相较于几十万元的违法成本,进行功效宣传所获得的利润更高,这也是部分企业执着于类似功能性宣传的原因之一。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化妆品企业的宣传以及发展将会逐渐走向规范。

多品牌涉嫌违规宣传

宣传“祛痘”等功效,却无法提供相关评估报告,欧莱雅、资生堂等品牌涉嫌违规宣传。

欧莱雅官方旗舰店内一款“欧莱雅积雪草微精华露”宣称“肌肤紧致透亮,修护8大部位”,另一款“欧莱雅复颜乳柔肤水”宣称“抗皱、淡化皱纹”。在上述两款产品详情页同样没有标注是否有功效评估数据或报告。根据该店客服人员的说法,这种报告不对外,产品之所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产品本身所含成分具有相应的功能。

同样,资生堂官方旗舰店内一款红色蜜露精华水、小钢炮眼霜宣称“净澈透亮,活肤修护”“提拉紧致,丰润修护眼部周围”,其产品详情页未标注功效评估报告相关信息。当被问到是否有相关功效评估报告,该店客服人员没有正面回复,只称“问题超出回复范围”。

丸美旗舰店内在售产品“丸美弹力蛋白凝时紧致面霜”“丸美弹力蛋白凝时保养液”两款产品,进行“抗皱、修护、淡化细纹”等功效宣传,产品详情页依旧没有标注功效评估报告及相关功效来源数据。

针对上述情况,欧莱雅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欧莱雅所有产品的功效宣称都有支持材料。“法规对于功效测试报告有具体要求和执行日期。将来需要在监管部门网站公示报告摘要,但是目前还在法规过渡期,还没有到法规规定公示时间,我们会参考法规要求执行。”而截至记者发稿,资生堂、丸美并未就是否有评估报告等问题进行回复。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表示,化妆品进行相应的功效宣传时必须提供相应的功效评估报告或数据,如果不能提供,相关的功效宣传属违规行为。

化妆品宣传戴上 “紧箍咒”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专门网站公布功效宣称所依据的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产品功效评价资料的摘要,接受社会监督。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规定, 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评价机构,按照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项目要求,开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编制并公布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近年来,多个品牌因功效宣传出现问题被处罚。近日,林清轩旗下“林清轩山茶花时光修复洁面膏120g”“林清轩山茶花修复亮彩精华液30ml”产品广告宣传使用“有效修护肌肤”等用语,因该产品中“清轩萃”成分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效,但皮肤屏障并不等同于皮肤,存在功能表述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被罚3万元。欧莱雅旗下碧欧泉也曾因为广告使用了““肌肤犹如新生愈颜”“透亮源自活源精粹的愈颜力”和“众人见证8天奇迹”等话语,被罚20万元。同样,宝洁也在近日因旗下产品舒肤佳将没有充分科学论证的“去除99%细菌”进行突出的标注,被罚20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宝洁旗下舒肤佳依然没有修改“去除99%细菌”的宣传用语。对此,舒肤佳品牌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舒肤佳产品在上市前经过大量严格测试,产品安全和质量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产品功效经国家认证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科学检测,并出具相关功效检测报告。“关于此次处罚事件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香皂不属于化妆品范畴。我们一直以来都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对产品质检报告、功效评估报告等进行的必要审核。”舒肤佳品牌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广告虚假被罚情况,欧莱雅相关负责人则认为,宣称的定性非常主观,投诉举报案件处理也有很多复杂情况。“我们会一如既往严格严谨审核。”

利益驱动

功效护肤正在成为趋势。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为332亿元,占整体护肤品市场13.6%,预计到2024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达1010亿元,占整体护肤品市场22.9%,届时,皮肤学级、强功效性护肤品占比将超75%,并贡献主要增量。

英敏特最新研究显示,高达74%的中国城市消费者对“有特定功效的成分”尤为关注,65%则表示会深入了解这些成分产生功效的原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97%)关注美妆个护产品成分信息的中国女性城市消费者认同“了解哪种成分适合自己的皮肤需求很重要”。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认为,功效护肤市场正在不断扩大,部分品牌认为有利可获,对旗下产品进行功效宣传。“如果产品仅只是护肤、清洁等功能,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但通过对抗皱、抗衰老、祛痘等功效宣传,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卖点,就可以吸引到消费者,这也是部分品牌冒着可能被处罚的风险进行违规宣传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从市场在售的化妆品情况来看,部分品牌功效性化妆品在详情页明确标注了产品功效评估报告的数据情况,部分品牌的产品却只字不提。在业内人士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许跟功效评估报告高成本有关。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化妆品功效评估检测报告价格在10万-15万元起步。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旦复达检测研究院相关人员表示,用于备案的化妆品功效评估报告需要受检的志愿者人数在10-20名左右,周期大概一个月左右。10名左右志愿者接受试验的检测报告10万元起步,20名志愿者的价格15万元起步,受检志愿者人数越多价格越贵。

伍岱麒表示,虚假宣传一直是行业顽疾,自新法规出台落地,行业监管不断收紧,外资大牌也并非法外之地。从近半年情况可以看出,国家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化妆品行业也将趋于健康发展。

原标题:多品牌被罚 “紧箍咒”下日化产品乱象难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