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2021未来青年论坛”在京举行。作为年度重磅的青年创新科技大会,未来青年论坛每年都力求创新。值此五周年之际,论坛以“可持续科技”为主题,通过科学家主旨演讲、“共话未来产业”圆桌论坛、青年创新对话、青年创新达人秀等环节,为青年科学家与政府、投资界及企业界领军人物搭建起跨界交流平台。
未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下,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科学的价值因此尤为凸显,尤其是原创基础科研的突破,已成为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而未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认为,当前现有的企业基础科学研究总投入不足,且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基础科学和基础技术的供给不足,引发企业的原创研究力量薄弱,也不利于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
基于对国内外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方式和力度的对比分析,王贻芳建议,应鼓励设立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私人基金会,同时引入更加国际化的操作方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基础研究给予支持。
在谈到投资圈争相投资科学家,支持硬科技现象时,水木投资合伙人方方表示:“真正的科学家一定要有非功利性的心态,一定是以好奇心、荣誉感、信仰为支撑的,要回归到甘坐冷板凳的基础科学研究。”他呼吁更多的企业、个人、家族基金会考虑拿出一部分资金或盈利,作为非营利性的长期投资用途,去支持基础研究和智库,希望全社会都加强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表示,“科大讯飞能走到今天,把一直以来坚守的事情归纳为‘顶天立地’四个字,‘顶天’就是核心技术要瞄准全球的最高水平,要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做最高水平的研究,‘立地’就是这个研究成果,不光是放在象牙塔里看,还必须要能够真正的造福老百姓,而且要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同时,最主要的基础理论的突破一定是靠兴趣驱动的,做当前无用的事情;但同时还要有一波人围绕着社会的需求,围绕着社会的重大命题怎么样去解决组织这些资源。从市场一直到源头技术的产品化,我觉得这两类人都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创新工场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认为,当前到了科学家创业的最好时机,为此创新工场专门成立了前沿科技基金,用于扶持科学家创业。希望以此基金作为切入点,与未来论坛一起扶持更多科学家创业,帮助科学家在前沿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化探索上面做出一些创新,同时也希望国内的科学家能够在评价体系、跨领域交流方面有更好更自由的环境。
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王杰说: “历史上很多重大的发明当时都被人看做无用之学,但做科学探索不能只顾眼前,一些当前看起来无用的科学技术,可能再过几年,几十年就有了用武之地。在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上,既需要科技工作者在核心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同时也需要具有长远眼光、不急功近利的企业家助力孵化,陪伴成长。”
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开心生活科技CEO徐济铭也说,科技创新企业的商业化,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应用,再到商业化的升级,创业团队往往是十年磨一剑,要有主动长期的心态。
碳中和已被众多企业引入公司战略
除了未来产业,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而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碳中和是必经之路。
对此,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会2021轮值联席主席,Fusion Fund创始合伙人张璐在线上表示:“在可持续发展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碳中和,这个概念在很多创新领域被提及,也被很多大型的企业带入到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去深入地剖析在过去经济和效益中是否对整个气候,以及整个全球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在此过程中,技术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保证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升的同时,不要去持续伤害环境,进行碳中和的探索。希望通过分享和交流,大家可以探讨更多未来实施创新的可能,同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高质量的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窦强针对在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路径,从“光、储、直、柔”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他还表示,在企业创业过程当中,要把碳中和的账算好。如果我们不清楚到底碳用了多少,去向什么地方,就会出现从微观上无从下手的情况。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分析师郭豪分享了目前较受瞩目的“1+N”政策体系。她认为目前最紧迫也是最着急的一个问题是公众理念的转变。每个人都去以一个低碳的方式去生活,就可以形成一个全社会的碳减排,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速度的减缓。
华兴资本财务顾问事业部首席运营官蒋一斐在对话中谈到,每家投行都需要去承担社会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望良分析到,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并不处于世界前列的地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为16%,要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超过50%、60%,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仍有较大空间。同时,他也介绍了当前的科研工作进展:“实验室正在从化工角度来利用碳资源,如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高价值的产品,从源头的减排到末端的治理,从技术开发和攻关都与‘30-60’目标密切相关。利用分散式能源化利用的模式,通过废弃物转化,绿色分离等手段,控制污染物、颗粒物的排放。”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