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消息,经过9月开学季,“学生平安保险”(以下简称“学平险”)业务也如期迎来了高峰,其因保费较低、保障较全等突出优势越发受到学生群体、家长群体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合规操作也日益滋生出风险隐患,损害学生合法权益,例如强制投保、投保前未告知重要事项、保险机构与高校合作不规范等。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学平险”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一种,在自愿原则下购买,用于保障在校学生、幼儿人身意外伤残、死亡和医疗费用。“学平险”的期限通常为一年期,保障内容、费用并非标准化,各保险机构存在差异、各有侧重,但费用普遍集中在80元至200元之间。
近年来“学平险”逐渐受到市场认可,主要原因在于其保障范围广,对各类风险均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整体来看,“学平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意外险+医疗险”组合,二是“意外险+医疗险+寿险+重疾险”组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规范行为也时常发生。例如,部分学校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购买“学平险”;保险机构出于经营业绩压力,违规在经营区域外销售产品;保险机构通过财务数据造假违规套取“学平险”费用等。
因此,进一步规范“学平险”市场,有效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迫在眉睫。日前,北京银保监局已正式印发《关于规范学生平安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宣传引导、合规经营、自查整改三方面入手,同时提出“五条红线”,从严整改违法违规问题。
“北京地区学校特别是高校密集,‘学平险’能够在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各保险机构要加强“学平险”宣传力度,促进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平险”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发挥其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与此同时,在推动“学平险”业务的过程中,各保险机构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坚守以下“五条红线”。
一是严格规范公司销售人员及合作院校人员的行为,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不得有强制行为。
二是严格履行说明义务,明确“学平险”自主自愿的投保原则,并全面告知“学平险”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重要事项。
三是保险公司及其委托的保险中介机构不得违规在保险公司经营区域外销售“学平险”产品。
四是保险公司应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不得存在侵害投保学生利益的行为。
五是保险公司应准确记录“学平险”业务财务数据,不得利用“学平险”违规套取费用,开展不正当竞争。
此外,各家保险机构还要不断改进“学平险”产品及服务,切实保护投保学生利益;加强“学平险”业务管理,完善内控制度,确保业务依法合规经营。
“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北京银保监局将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权益。”北京银保监局上述负责人说,各保险机构也要开展全面自查自纠,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其中,保险机构自查要坚持以下四个重点,即是否强制学生投保“学平险”、是否违规跨区域经营“学平险”业务、是否未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是否违规套取费用。
“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保险机构要立行立改,坚决整改到位,并严格落实内部问责,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上述负责人说。
最后要提醒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投保“学平险”遵循自主自愿原则,投保时应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了解保障权益和双方义务,并妥善保存保险凭证。发生保险事故后,应第一时间告知保险公司,并在规定时限内按约定提交索赔申请材料,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影响。
原标题:开学季迎来投保高峰——“学平险”亟需规范经营行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