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大历史|河南的土地,为什么在黄河以北?
2022-06-05 09:46:20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

河南,顾名思义,黄河以南。

河北,顾名思义,黄河以北。

但如果你打开地图,会发现黄河并不是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河南的土地有很大一块在黄河以北。

明明是河南人,为什么会在黄河以北?

黄河乃天险,在现代化大桥出现前渡过黄河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和翻越大山脉一样困难。

黄河的南边和北边,因为天险的阻挡,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必然非常困难,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非常不方便。

你执政一方,想干点啥事都要组织人员和物资渡过黄河来来回回的跑,你觉得方便吗?

很明显,把黄河和山脉这种天险作为省界才是最合适的,两个省以黄河为界,各管各的。

但事实上,隔壁的山东省也没有把黄河当省界,而是让黄河直接把自己这个省一分为二,从中间穿过。

再看看长江那边也一样。

长江这个更大的天险,把重庆一分为二,把湖北一分为二,把安徽一分为二,然后把江苏一分为二。

江南和江北,生活习惯和口音差异都很大,但是在划分行政区的时候硬生生的把大江南北捏合在一起。

苏南和苏北差异很大,皖南和皖北差异很大,但都在长江一侧的差异反而很小。

把苏北和皖北整合成江北省,把苏南和皖南整合成江南省,大家以长江为分界线,理论上来说才是最优的省界划分。

但事实上,历朝历代都故意把长江放在一省之内,没有人把长江作为省界。

湖北不仅被长江一分为二,甚至连自己的省会武汉都被长江一分为二。

长江大桥没修建之前,武汉市内要调度点东西都要从长江上跑来跑去,非常不方便。

但古人就非要这么划分行政区,为什么?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行政区划分是以山脉河流为分界线的,划分原则是“随山川形便”。

这种划分办法符合常识,便于管理。

这么粗一条河,这么高一座山,闲了没事翻来翻去干嘛呢,实在是没必要纳入一个行政管理区。

唐朝时,黄河就是分界线,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分界线。

管理倒是挺好管理的,但是当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在河北道起兵,唐朝政府军却被黄河阻挡,没能第一时间扑灭安禄山的叛乱,导致叛军做大,最终引发了开元盛世的崩溃。

唐朝灭亡后,后世的皇帝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如果自己碰到了安禄山叛乱该怎么办。

河北道控河朔幽云,是抵御契丹和蒙古骑兵的第一线,唐朝的绝对边境军事重地,这里囤积了大量边防兵力。

后世很多朝代,河北都是边防重地,也都必须囤积大量边防军力。

而河南则是平原,无险可守,是河北的后勤基地。

所以,黄河不能是河北省的边境,否则一旦驻扎河北的边防军叛乱则根本无人能制。

因此,黄河这个天险被划到了河南省名下。

有人说黄河归河南省是因为黄河改道的原因,这是错的。

不管黄河怎么改道,甚至某一天直接窜到河北省去,古代皇帝也一定会把黄河划到河南省。

这种划分省界的方式,叫“犬牙交错”,考虑维度和“随山川形便”完全不同。

牺牲一点点行政管理效率,把每个省的天险要害之地全部割出来给另外一个省,让省和省之间互相制衡,这是元明清皇帝考虑的重点。

如今的江苏省被戏称为散装江苏,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清朝更为严重,当时根本不可能修长江大桥,苏南苏北管理起来极为麻烦,压根就是两个省。

当时不少人就说要把皖南和苏南合成江南省,北边合成江北省,这样可以让行政管理效率大增。

讨论了很久后,这提案最终被清朝皇帝否决,担心的重点就是按长江分界后一旦某省叛乱凭借长江天险顽抗,中央反制困难,会造成极大损失。

实际上,中国几乎所有关键行省的省界划分全部都是“犬牙交错”。

长江黄河不是行政分界线,淮河珠江也不是行政分界线,非要弄一个行政单位把这种天险包容在内。

山西汾河,湖北汉江,湖南湘江,江西赣江,哈尔滨松花江,吉林伊通河,沈阳浑河,统统都在一省之内。

除此之外,太行山、大别山、井冈山、秦岭、大兴安岭等大型山脉,也不会被当做一省分界线,非要让这种天险跨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川和汉中的关系。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汉中这块地方是四川的门户之地,唯一出入口。

中原要打入四川,必须先拿下汉中,而四川要反攻中原,也必须先拿下汉中。

刘备拿下汉中,才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对魏国形成强大威胁。

而汉中被钟会拿下后,蜀国很快也就灭亡了。

仅从地形图上看,你也可以轻易看出四川这一圈大山脉只有汉中平原一个出口,在汉中屯兵屯粮,才有资格进一步攻击咸阳。

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点不夸张。

四川大平原被群山包围,只需要控制几个关口就可以形成割据势力,天险之强大让当年的日军都打不下来。

因此在划分行政区时,这几个关口绝不能在四川手里,汉中平原更不能在四川手里。

从饮食和风俗习惯来看,汉中和四川非常接近,和陕西差异很大,但汉中被划给了陕西管理。

明清皇帝在做出这一决定时,考虑的维度就是对四川的制约。

其他地区,也是类似的考虑方式。

比如说,军事上安庆市是江西门户,但行政上被划分给了安徽。

比如说,军事上荆州襄阳南阳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都归以前的荆州牧管理,但南阳后来被划分给了河南省。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然后刘备驻扎荆州的时候把诸葛亮收了。

南阳长期归属于荆州,所以诸葛亮本应是荆州人。

但后来,啪的一声诸葛亮就成河南人了。

当然,现在湖北的襄阳和河南的南阳都在抢诸葛亮隆中对所在地这一名头,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襄阳说古隆中其实在襄阳,隆中对就是在襄阳作出来的,我们有考古证据。

南阳说诸葛亮就是南阳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就是铁证如山,你个襄阳还狡辩。

为了抢这个旅游景点的建设权,双方口水仗不知道打了多少,就因为行政区被分割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对于中央来说不会考虑这些细节,明清时期这么分割行政区,让中央能对地方形成强大控制力,避免形成割据势力。

同时这么划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避免天险之处形成盗匪。

大江大河和山脉之地向来盗匪横行,如果成为两省分界线,那盗匪几乎无人能治,这里会成为三不管地带。

曾经有座人行天桥,恰巧建在了市内两个区的交界处,结果谁都不管,弄的桥上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

整整一个桥面,一大半的面积都被小摊贩占满,群众都走不动路了,到处都是小广告等,但就是没人来管。

最后开会,把这座桥划给了一个区,问题立马就解决了。

区区一座天桥都如此难管,一旦长江黄河成为分界线,一旦太行山成为分界线,有个别水匪强盗往里面一钻,谁去管?

但如果这一截长江都归属于某个省,那就权责分明 ,不会出现推诿责任的事情。

中国的行政分界线从来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扭来扭去的曲线,并且还不以江河山脉作为分界线,很多时候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划分。

但实际上,中国每个省的分界线都是一部历史书,是在上千年的时间里慢慢形成的。

历朝历代都会修改省界,每个新朝代都会继承前朝的省界,然后再改一改,改了上千年才形成了目前的省界划分。

对于中央而言,目前的省界就是最优解,其中的复杂程度一时半会任何人都想不清楚,但古人用千年的时间,几乎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很多国家没有千年的历史,也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那么深。

比如说美国,那省界线连河流山脉都不考虑了,直接一条直线切过去,粗暴省事。

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的省界线能切成这样,横平竖直,就算是按河流山脉去分,它也不应该画成这样啊。

这得多无脑多懒得费心去划分省界,才能形成这样的版图。

美国画自己的省界图,只花了几天时间,所以画成了这样。

而我们画自己的省界图,花了上千年。

所以,大家的地图不一样,非常不一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