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通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及部分街镇为减少空气污染,要求辖区餐饮企业大面积停业整顿,400余家板材企业被迫集中停产。
山东临沂“一刀切”是因“压力”大。今年上半年,临沂空气质量在山东排名倒数第一,综合指数同比恶化13.2%,山东省委省政府因此约谈了临沂市。此外,临沂是全国最大的板材生产和交易基地,板材企业主要分布于兰山区。被约谈之后,临沂市急于整改,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工作推进时层层加码,最终出现了“餐馆停业整顿、板材企业集中停产”的现象。
此种举措确实会让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但不会长远。
“一刀切”的做法看似雷厉风行、有魄力,但实则是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企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将会造成企业亏损、资源浪费、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一时的奏效,在空气污染问题整治中简单粗暴,搞“一刀切”,这是典型的懒政怠政。这种简单粗暴的整改办法,显然是给自己减少麻烦,却给人民群众增加了烦恼。表面上看起来是有所作为,实则会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极大减损。
去年,为防止一些地方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在环境整治工作中,领导干部应当对涉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从实际出发分类解决问题,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关了之。本着“谁污染,谁担责”的原则,要落实和细化责任,拿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不能走捷径,更不可搞随意执法、粗暴执法和简单采取关停查封的“一刀切”。
整治环境污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想通过整顿、停产是行不通的。真正解决污染问题,还是得靠实事求是这个法宝,要意识到治理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多去调研,多去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出可行方案。在执行阶段,应与群众多交流、接受群众监督,多下功夫,用实际行动说话,真正把治理工作实实在在做到位。
治污是对环境的整治,不是把企业“治死”。应在精准治理的轨道上,着力整治“散乱污”企业,保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
上游新闻 牛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