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风”遇上艺术,尤其是遭遇大家眼里“土里土气”的农具会是怎样?用石头拼出一条长江,它是什么颜色的?涂有“鼠药有毒”的空洞里竟然钻出了一个绿皮火车头,什么意思?新年伊始,四川美术学院已经用一场名为“礼物”的展览,把这些好玩的问题带到了大家面前……1月6日下午,“礼物——2021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学生提名奖”入围暨获奖作品展在四川美院美术馆4号展厅隆重揭幕。
四川美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著名雕塑家焦兴涛致辞
“作为造型艺术学院的院长,我从来没有这么骄傲过。我觉得这样一个展览是非常有质量、非常吸引人的,而且是令人兴奋的。”面对前述这些充满了当下学子艺术思考的新锐作品,四川美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著名雕塑家焦兴涛在开幕式上这样感叹到。
2019年9月,四川美术学院将油画、版画和雕塑三个系别合并成立了造型艺术学院。此后,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创新,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和特色,“礼物——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学生提名奖”便应运而生。该项目由四川美术学院与easyart易直购联合主办,今年是第二届。它通过公开征集与评委评选的方式,希望关注和推介造型艺术学院创作领域最具原创力和问题意识的作品及艺术家。
四川美术学院校长庞茂琨宣布了最终的获奖艺术家名单
在开幕式上,主持人首先介绍了“礼物——2021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学生提名奖”的入围艺术家名单。和去年的第一届一样,本届评选也选出了曹根、邓坤、洪文学、黄杰、侯逸杰、刘毓灵、刘诗琪、雷韵冰、马俊+何春怡、申子叶、唐金凤、王钰婷、吴清鹤、姚德科、邹丹,共15位(组)学生艺术家入围。随后,四川美术学院校长、著名油画家庞茂琨宣读了最终获奖的5位艺术家名单:侯逸杰、吴清鹤、黄杰、马俊+何春怡、邓坤。
展览现场
走进“礼物——2021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学生提名奖”入围暨获奖作品展的展厅,记者发现入围作品涵盖了油画、雕塑、影像、综合材料等等门类,充分体现了现在年轻学生们创作的多样性与前沿性。这些作品大多都是从学生们的日常视野出发,其中有的植入了自己的日常经历、场景、情绪,有的则是表达了自己希望探索的艺术方向。
获奖艺术家黄杰的作品把“杀马特”和农具结合到了一起
像本文标题就提到的豹纹“长”上了各色农具,就是获奖艺术家黄杰的作品。他希望通过将“杀马特”元素和传统农具相结合,使农村的审美视角和消费文化产生碰撞,并以此来考虑如何准确地捕捉、理解自己对时代的关切。
吴清鹤带来的作品《微观·铁路岁月》
现场最令人好奇的作品无疑是吴清鹤带来的微缩作品《微观·铁路岁月》。这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在地创作,它的完成地点是在重庆黄桷坪新市场社区的铁路三村。“这个社区是退休铁路员工的居住地之一。”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清鹤说,这个地方其实距离川美非常近,“但这些退休的铁路员工很多都从没去过美术馆,我们就想到了把这些他们原来工作中天天都要打交道的铁路场景截选出来,缩小放到他们社区的日常生活环境中。”
吴清鹤说,本次展览现场就是把在社区的在地创作复刻过来的。记者在现场看到,因为是微缩作品,所以普通的水管、水表、撒鼠药的专用孔洞等等都成了承载火车奔跑、热火朝天的铁路施工现场的平台。“整个作品是2019年完成的。”让吴清鹤格外感动的是,这些微缩的作品做好之后,很多老人就带着孙子开始了在社区各处的探索。在他看来,这无疑是自己最想看到的让普通百姓亲身参与到艺术中来的结果。
申子叶的作品《长江》
艺术家申子叶则在作品《长江》中用现场采集来的石头,拼出了一条6.3米长的“长江”。有意思的是,她选用了长江玉(江津玉)作为原材料,并巧妙地运用了不同颜色的玉石来对应长江水质从清澈透明到中下游的黄色。她希望借此呼吁大家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母亲河。
四川美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著名雕塑家焦兴涛表示,“礼物”(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展览,而是一个行动计划。“我们听到了每个同学对自己作品的陈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她)的人生、学习、面对的困惑,以及他(她)面对困惑不放弃的态度,以及他们的问题,这些不仅深深感动了我们,我想对在座的同学们也是很大的一个启发。”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文字/视频 裘晋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