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全民上山捕蝉:一盘卖120元,月赚数千元
08-31 13:23:39 来源:成都商报客户端

成都商报客户端消息,烈日炎炎的夏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在凉山州会东县,一直都保留着抓金蝉的传统,而金蝉也成为当地一道著名的美食。

眼下,正是蝉羽化成虫的时间,大量蝉的幼虫从地里钻出爬上树,破壳而出。夜幕降临时,四川会东县鲹鱼河、姜州等乡镇的一些山林中十分热闹,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纷纷出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提着塑料桶,穿梭在山林间,抓取破土而出的幼蝉。

连日来,成都商报记者在会东县调查发现,最近几年,金蝉的价格翻了几倍,价格不断上涨催生了一大批捕蝉者,他们前后忙碌一个多月,可带来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收入。正是如此,山林中的蝉越来越难捉了。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下一个夏天,会不会没有蝉鸣了?

吃蝉:油炸金蝉受欢迎一盘卖到88至120多元

金蝉,在会东也叫知了、知溜,因其具有高蛋白、高营养的特点,又被称之为“唐僧肉”。 当地人说,蝉最好吃的做法,是油炸,这样吃起来很香,而且嘎嘣脆,“如果用来煮汤,就显得有点软绵,不那么爽口了。”

面对看起来令人头皮发麻的蝉,很多当地人却说:“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所以,在会东县,吃蝉已比较盛行,只要每年7至9月初金蝉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尝尝鲜,“把洗干净的金蝉放入油锅炸一下,撒上食盐和花椒、辣椒,吃起来香脆可口,大人小孩都喜欢吃。”而会东的一些餐馆里,一盘重量为六七两的油炸金蝉,可以卖到88至120多元。

今年以来,很多会东县城的居民发现,金蝉的价格越来越贵了,“最贵的时候卖到七十元一斤,现在也要卖五六十一斤。”即便价格上涨,但最近一段时间,在会东县城农贸市场内,却难寻金蝉的踪迹,“往年卖的人很多,今年却很少。”

28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会东县的农贸市场发现,仅有四五人在卖金蝉,而有个别村民刚刚拿到市场,就被市民或者小贩收走。“今年的金蝉还是很抢手,大部分在山里就被收购了。”一些商贩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捉蝉:全家老小齐出动数百人上山捉蝉

与农贸市场的冷清相比,捉蝉的画面却十分火爆。28日傍晚,会东县天空阴沉,位于堵格镇境内的大黑山却十分热闹,这里距离县城有十多公里,在弯弯曲曲的山道旁,停了几百辆摩托车,还有一些小轿车,不断有成群结队的人上山,他们来此都只有一个目的——上山捉蝉。

在上山的路上,成都商报记者遇到了前来捉蝉的村民马兴座,他家就住在山下。“今天捉蝉的人还不算多喔,多的时候车辆排了一两公里。”马兴座说,因为下午刚下了大雨,所以来捉蝉的人比平时少了很多。今年8月开始,马兴座每天晚上都会和家人一起上山捉蝉。“我们一家来了6个人,还有两个是孩子。”马兴座等人一手提着塑料桶,一手拿着手电筒,往山林中进发。一路上,马兴座还遇到很多熟人,他说很多捕蝉的人都是来自他们村的,“好多都是全家老小出动。”

随着天色渐暗,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山上,他们各自分开,在不同的山头展开“搜捕”。此时,捕蝉者分散在山林间,手电筒的灯光不断晃动,星星点点的灯光延绵几个山头,场面十分壮观。

蝉趣:只能抓一两个小时要赶在金蝉脱壳前

在捕蝉者的带领下,成都商报记者也跟随上山,近距离观察他们捉蝉的过程。在山林中,捕蝉者一手打着手电筒在山林间穿梭,仔细地搜寻着每一根树干,“幼蝉刚刚出土后,很多都爬到了树干的低处,这样直接用手就可以捉住。”

“刚脱壳的幼蝉也叫金蝉。”据多名捕蝉者介绍,金蝉一般生长在树木根部的土层里,在会东县,因为松林等植被丰茂,很适合金蝉生长。它们藏在土层中,靠吸食果树根的汁液生长,金蝉幼虫在地下存活3-5年左右,将要羽化时,会在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蜕皮,然后羽化飞走,完成“金蝉脱壳”的过程。

“每天晚上只能抓一两个小时。”捕蝉者介绍,金蝉“抓捕”的有效时间,每晚只有一两个小时,“金蝉出土后,很快就会爬上树干蜕皮,一旦金蝉脱壳,翅膀硬了,就飞走了。”所以,抓蝉的时机很重要,他们通常8点左右上山,最晚10点左右就下山。

除了一些专业的捕蝉者,还有一大部分来自县城的居民,他们纯粹是来体验乐趣,捉点回家尝鲜。“我们带着孩子来捕蝉,主要是体验其中的乐趣。”会东居民赵刚说,他们不在乎捕捉多少。最令赵刚震撼的是,幼蝉破壳的瞬间,“能听到‘咔’的一声,翅膀展开后,很漂亮。”这也是孩子第一次看到金蝉脱壳的全过程。

蝉价:金蝉价格节节攀升捕蝉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抓,就有人收购,而且是连夜收购。晚上10点过,捕蝉者带着收获陆续下山,在公路边就形成了数十米的收购市场,一些县城的居民也前来购买。村民段富顺上山捕蝉一个多小时,带着一小桶幼蝉下山,此时一对夫妇上前购买,以50元的价格成交,“估计有六七两,价格还是可以。”“捕蝉不需要什么技巧,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几十、上百元。”多名捕蝉者介绍,由于近年来金蝉价格节节攀升,便催生了一大批捕蝉者,他们前后忙碌一个多月,可带来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收入。“去年,从7月初金蝉上市到9月上旬,一个多月的时间,仅卖金蝉我家就卖了4000多块。”鲹鱼河镇王家坟村的村民耿明香说。

不少村民捕捉的蝉被小贩收走。“今年价格涨了不少,价格并不便宜。”收蝉的商贩李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会东县历来有吃蝉的传统,但是以前吃的人相对较少。“以前几块钱一斤,前年价格也在二三十元一斤,今年普遍就卖到五六十一斤了。”他表示,这些蝉一部分卖给了当地市民或餐厅,还有的远销到了外地。

“现在捉的人多了,就越来越难捉了。”段富顺说,前几年,一晚上一个人可以捉好几斤,现在一晚上顶多两三斤,这还要看运气,而大多人只能捉到几两至一斤左右,“现在每天晚上,一棵树都可能被转了好几遍。”“时间长了,山里的蝉会不会消失?”不过,这样大规模的捉蝉,也引发一些当地市民的担忧,这是否会造成生态影响,没有蝉鸣的夏天会来吗?

官方回应:未对生态造成影响已采取劝导等措施

会东县林业局造林股负责人赵如刚介绍,在会东,一直有吃金蝉的传统。但是,捉蝉在最近五年开始盛行,每年7至9月蝉出土的季节,在会东县的鲹鱼河、姜州等乡镇的多个山头,每天晚上多则上千人上山捉蝉。“一方面,金蝉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大,捉蝉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不少人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追求一些另类野味,而有的人纯粹是体验乐趣。”

据他介绍,除了吃蝉,会东县还盛产蝉的“附属食品”——蝉花。蝉的幼虫在破壳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个躯壳。最后,菌丝体又逐渐转化、生长,从顶端分枝发芽,故而称为蝉花。这一点,有点类似于虫草,“价格每年都在涨,去年已经卖到10元一个。”

“人们上山捕蝉,是在树干上直接捕捉,不损害山林植被,而幼蝉又是在泥土中生活数年后才钻出地面羽化成虫,从这几年观察的情况来看,并未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外,从这几年监测的数据来看,这些地区蝉的种群并未减少。”赵如刚说。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捕蝉。”赵如刚表示,为防止过度捕捉,从近日起,会东县林业局安排相关人员在主要进山路口进行宣传和劝导,呼吁大家科学文明捕蝉。“如果发现有破坏森林资源等行为,将移交森林公安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昆虫专家:山区蝉的数量巨大人为捕捉影响较小

“蝉是一种种群数量巨大的昆虫,捕蝉是否会造成生态影响,主要看捕捉的数量和范围。”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表示,如果是在植被茂密的大山里面去捕捉,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对于山区来说,蝉大量存在,对于繁殖能力强的蝉来说,会很快形成补充。所以,在凉山这样的山区,人为捕蝉造成的影响较小,但过度人为捕捉会导致蝉的数量减少。”

“一般来说,蝉也是一种害虫,它是靠吸吮植物汁液存活。”赵力介绍,蝉的幼虫要在土中生活较长时间后,才能变成蝉。期间蝉的幼虫吸食树根的汁液,而幼蝉就脱壳而出,爬到树梢用头部腹面的长嘴插入树枝或树叶吮吸汁液。

赵力说,中国人吃蝉已经有上千年的传统,而在山里面捕的这些蝉,没有污染,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如果是在城市的绿化道上捕蝉,这就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城市里面蝉的数量不多,所以不建议大家捕食城市里的蝉。同时,因为蝉类是以植物的根汁为食,而城市里的植物很多受过污染,所以不建议吃城市里面的蝉。”

“经科学分析,刚出土的金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 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食用金蝉虽对人体有益,但也要适量,市民不易多食。”另外,有医生也表示,虽然金蝉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吃的,特别是一些过敏性体质者就不宜食用。

(原标题:一盘卖到120月赚数千元 凉山会东男女老少上山抓“唐僧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