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7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巴图孟和案件工作组当日发布的《关于巴图孟和案调查和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显示,纪检监察机关已认定84名责任人,除已故的10人外,74名责任人被查处。根据通报内容,该案背后的人情网痕迹清晰可见,公权一度被人情网“网住”。因此加强对权力监管刻不容缓,需严禁公权用于私情。
在为有关方面调查、问责点赞的同时,也有必要对这起案件刑罚执行过程中信息封闭、管理脱节、监督乏力等问题进行反思。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在这当中,公权曾在人情网里运行,为关系服务,无原则“开口子”、无底线“放水”、无理由“护犊子”。巴图孟和的家人,凭借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人情网,一步步突破法律的底线,最终实现了“纸面服刑”的目的。
如今,当年为巴图孟和“开绿灯”的人受到了追责问责,但要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就要切实加强对权力的事前、事中的全程监督,不能让其击穿法律制度的笼子。除了严厉的追责问责外,还需建立现代化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让刑罚执行信息全流程透明、全环节可控、全程序追责。
当前,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深入人心。只有全社会真正持续树立起尊法、护法、守法的意识,尤其是广大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秉公执法,才能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类似“纸面服刑”的荒唐事,才不会再有滋生的空间。
原标题:维护公平正义,不能让人情网“网住”权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