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消息,前不久,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飞行控制现场,一众年轻的航天人中,有一位人们熟悉的老者——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亲历并参与了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多个航天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关,叶培建的名字总是和中国航天的重要时刻联系在一起。不少航天人笑称:“有叶院士在,才踏实”。而曾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称号的叶培建总说:“航天是个系统工程,用万人一杆枪来形容毫不为过。”
那么,中国深空探测任务实施的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又有哪些令人难忘的瞬间?近日,叶培建接受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专访,向大家讲述了他与“星辰大海”的不解之缘。
图为叶培建院士。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扛得住要扛,扛不住也要扛”
2020年12月3日深夜23时许,逼近子时的北京,窗外寒气袭人、窗内一片忙碌。
指令名称不断变化、多目标飞控计划渐次更新……一串串数据印在一位老者厚厚的镜片上,折射出斑斓的光。
23时10分,空气凝固般寂静的几秒过后,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中国航天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嫦娥五号月面起飞了,而这位老者却站不起来了。几个小时的久坐,腰部的疼痛让他只能瘫坐在椅子上。
这位老者就是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一年前,他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了“人民科学家”的称号。
这是“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我是个干活的,扛得住要扛,扛不住也要扛。”当谈起任务,这位已经75岁的老院士很快忘却了伤痛:“当时气氛很紧张,我也不能随便乱走动;另一方面,确实也是在注意整个过程,我们有四个国内首次,首次月面采样,首次月面起飞上升、交会对接、样品转移,应该讲这些都很难。”
也有人打趣说:“只要叶总腰疼了,任务就成功了!”
而在叶培建心中,最牵挂的还是月面起飞的那一秒:“我们是一秒加十秒,第一秒钟是不控的,飞起来就飞起来了,一秒钟以后就开始要进入自动控制。起飞能不能很好地飞起来,是我最担心的,当看到飞起来的一瞬间,我很高兴。”
“23天是对嫦娥五号十年的检验”
“23天是对嫦娥五号十年的检验。探月绕、落、回‘三步走’能够顺利完成,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交考卷的时候。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小问题,连个小毛病都没有,不敢说成竹在胸,但是意料之中。”回首嫦娥五号经历的7年研制、3年储存,作为技术顾问和灵魂人物,叶培建感慨万千。
因为种种原因,嫦娥五号的发射时间经历了多次变化,探测器研制好以后也经历了数年的等待,才最终迎来九天揽月的高光时刻。
叶培建直言:“总体来说我还是不希望拖延三年,因为这三年下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确实做到心里更有底了。但是从方案的设计上、制造上没有发现新的大问题。就是说,如果三年前发射,也是没有问题的。”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
但嫦娥五号等待的这三年,中国航天人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一定要坚守,这三年我们学会了如何让一个东西做好后再搁上几年。经历过这些,我们思想上更成熟,也产生了一套储存、测试的方法。将来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我们会更好地来对待。所以从可靠性来讲,肯定是提高了。从人来讲,肯定是更老练、更成熟了。”叶培建说。
谈及长征五号失败对嫦娥五号的影响,叶培建说:“即便长征五号失利了,我们也对它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国家航天再走一步,必须有更大的运载工具,没有更大的一代工具,我们走不到更远,走不到更深的深空,要允许搞运载的同志有失败的过程,哪能一下子就都成功,所以我们和他们配合在一起找原因查问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事实证明,我们这种信任对他们也是很大的鼓舞,他们成功我们也成功。航天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有一点点的疏忽、一点点的出入,说100减1等于0,或者1万减1等于0也不为过。”叶培建说。
作为嫦娥五号任务的技术顾问,遇到紧急情况,叶培建这样的老专家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最优解决方案。因此,叶培建总是笑称:“没事干是好事,没有用上是最高境界。”“宁愿自己喝咖啡、没事干。”
“要敢于面对失败,
一定能够从失败中走出来”
成功的道路上必定不会是一片坦途。无论是首次飞向月球的中国探测器嫦娥一号,还是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的嫦娥四号……嫦娥飞天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惊险时刻。
“年轻人没有说因为爆炸就没人去报名当宇航员了,反而是更多的人报名去当宇航员,这说明一种精神:要敢于面对失败,一定能够从失败中走出来。要让困难怕你。”叶培建说。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叶培建说:“嫦娥一号的时候,我们工人上去做最后检查,就发现有一个高频接头好像有点松,这是检查过的,应该是在之前的操作和检查当中又松动了。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高频接头松了以后,上天很可能影响测控信号或者影响数据传回来,总之要带来很多问题。”
在叶培建的职业生涯当中,第一次担任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他,便经历了“至暗时刻”。2000年,资源二号01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然而卫星入轨后的第二天突然间失去了联系。
“在路上我得知这个卫星没信号了,收不到信号,我当时心里真是一紧,压力很大,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而且这颗卫星是一个当时就需要用的卫星,也是我担任总师后的第一个作品。”回忆中叶培建说:“当时我是真想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
叶培建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袁满 摄
叶培建坦言:“我当总师时候就有人议论:他行吗?他没有实践经验。他念书念得很好,当过博士,但能不能干成?当时就有人怀疑、有议论。就觉得担子太重,扛不住、受不了。”
但正是敢于面对失败,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当时叶培建力主抓住卫星仍在中国上空的机会,发送指令、进行抢救。当长春站的指令发送上天,卫星再次收到了正确的信号,恢复了正常运行,而且大大超过两年的设计寿命,实际工作了四年多。
“即使是1731克也有很多标志性意义”
月球每个地方都有特点,这次嫦娥五号的落点与以前的探测器相差一千公里以上。嫦娥五号去到的月球风暴洋,可能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地区,还有火山活动。叶培建说:“到这个地方拿月球样品回来,可以对月球的形成、地球的演化、太阳系的演化,提供很多新的数据,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面对最初设计采样2000克的目标,嫦娥五号最终实际带回的月球样品1731克。对此,叶培建解释说:“我们去的那个地方的月壤比重比我们预想的要轻,虽然罐子装满了还不到两公斤,但科学是带一定探索性的,即使是1731克也有很多标志性意义。”
5月15日拍摄的月壤展品。新华社发(朱吉鹏 摄)
“想当年为了这一克月壤,苏联去了三次才拿回300多克,我们一次就拿了1700多克,说明我们也有很多很先进的地方,我们既有表取又有钻取,我们还能给中国的科学家、世界的科学家提供最新、最年轻的月壤,可以有很多科学的产出。”叶培建说。
谈及自己和月壤的缘分,叶培建讲了一个故事,在瑞士留学期间,他就在位于瑞士的世界知识产权大厦见过美国人展示的月球岩石,“一片月亮”那是美国高科技实力的代表和象征,令人羡慕。
2010年,嫦娥五号立项,叶培建再到瑞士出差,有机会再次见到了这块美国展示的月球岩石,他兴奋地拿出相机拍了下来,分享给团队里的每一位设计师,并勉励大家:“咱们中国人要拿回月石就靠你们了!”
2019年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左一)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我们中国人是第三个从月球带回月壤的,虽然是别人走过的路,但我们有创新、有赶超。虽然是从零起步,但也走出了我们自己的创新实践。”叶培建说。
“一个人没有想象力、
没有好奇心是没有动力的”
叶培建认为,不光是探月工程,中国航天发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精力办大事。所谓集中精力办大事,就是全国人民齐动员,集中最优势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来做一件事情,把这个事情做成。
叶培建指出,无论是载人航天还是探月,无论是卫星还是北斗,有几点特别重要:“第一,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各行各业都支持来做;第二,关键还是人。航天人有个特点,一定会把完成国家任务摆在第一位。”
叶培建告诉记者,发射嫦娥四号时,试验队有一对小夫妻,因为任务需要进场,结婚第二天就分居了,一分别就是四个月,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摆在前面。
“我的博士生现在也当副总师了,当年搞嫦娥一号的时候,他的爱人在北京生孩子,他在云南做实验,没法回来,只能克服。”叶培建说。
这是嫦娥四号着陆器彩色全景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叶培建在做嫦娥一号卫星总师的时候曾说,嫦娥一号的花费还抵不上北京地铁两公里的造价。对此他补充道:“当时北京的地铁是一公里七个亿,我们14个亿相当于修两公里。我们国家不富裕嘛!要花小钱办大事。”
“一个人没有想象力、没有好奇心是没有动力的。”从力主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去,到嫦娥五号获取最年轻的月壤,叶培建始终认为:“要想得更远一点。”
“未来,从无人探月来说,我们要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建立月球科考站的初步模型,而且要尽量争取国际合作。第二,我希望中国人早一点登上月球,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我想得更远的是两件事,一是小行星如何开发利用,第二就是如何去火星。”叶培建说。
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模型。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月球不适宜人类生存,但想要更好地进行科学探测,就必须有人长期在月球驻留。”叶培建说,为此,可采用机器人等无人探测的方式完成先期探测,同时要想办法验证人在月球能够生存的技术,如三维制造、能源生产等问题。
“不论怎样,月球探测一定要有人参与,更好的方式是有人与无人相结合。”叶培建说。
此外,近年来,航天与大众的关系也是叶培建关心的问题。他说,现在老百姓对应用卫星了解很深入,明白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人质疑探月、探火的意义。“所以我很重视科普,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一年能做30多场航天科普讲座。”
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近期,叶培建和国内众多院士合力编撰院士科普丛书,其中他领写的《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已经出版。他介绍说,该书以中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讲述了地球、太阳系、宇宙空间的相关科学知识,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变迁、探索手段和工具的发展、探索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当前在探索太空中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探讨了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与地球的未来,对年青一代了解航天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叶培建看来,面对当今世界局势,探月、探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科学探索本身,它是大国力量的象征。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探月、探火的成功,可以为中国人带来自信,为中华民族带来力量,为我们在国际上争取到更多话语权。面向未来、面向星辰大海,中国人会有更多成果值得期待。”叶培建说。
原标题:院士首次揭秘!奔月探火“浪漫”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惊险 | 成风化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