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北宋皇陵“麦田守望者”将成绝唱 种地村民:土地要被收回
06-23 15:24:36 来源:河南日报-顶端新闻客户端

河南日报-顶端新闻客户端消息,嵩山之阴,黄河之南,背山背水,北宋皇陵。千年帝陵,“花草埋幽径”,早不复往日荣光;广袤大地,“衣冠成古丘”,也已被农田包围。一季季庄稼收获,一年年石像守望,北宋芳华何在,陵墓苍凉凄紧。

然而,麦田里的守望,也许将成为绝唱。曾经生养庄稼的田地,将要更多地承担文物保护的功能;宋陵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也正在陆续拆除中。随着麦子一片片割倒,石像生的腿脚露出,宋陵开发保护的前景也变得比以前明朗了一些。

作为沿黄国家大遗址公园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陵怎样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怎样更好地融入郑州打造的最新的“山河祖国”名片中,我们拭目以待。

【变化】千年帝陵的最后一季麦,收麦田里的守望或成绝响

千年宋陵,迎来最后一季麦收。

五月初一,端午前夕,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永泰陵,当地的种粮大户老曹,又一次邀请摄影爱好者来他的麦田里拍摄宋陵麦收的景观。

今年50多岁的老曹,承包了数百亩的农田,一转眼便是将近二十年的光景。“每年收麦子、收玉米时候,我就会给他们打电话。”老曹说,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政府相关部门要把土地收回,可能今后就再也不会出现宋陵麦收了。

霞光红艳,暮色昏沉,联合收割机发出嗡嗡的响声,麦子纷纷倒下,尘土呼呼荡起。几百亩的小麦,不一会儿,就收割完毕。永泰陵神道两侧的石像生(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是皇权仪卫的缩影),仿佛长高了一截,其实是因为四周的麦子倒下,露出了石像生的底座。

永泰陵位于宋陵西南方位,相对于其它帝陵地势要高,石像生的“身高”也比较高。再往北走,永熙陵、永定陵和祔葬墓的神道已被埋在地下,两侧的石像生几乎都看不到底座,灵台四面神门外的石狮,有的露出一半,有的几乎全身埋没。

滹沱村北面的永熙陵,神道是最近几年才重修了,铺上了厚厚的青石。望柱后面的石像,肚子下的石板被磨得异常光滑。今年70多岁的村民胡学林牵着羊缓缓走过来。

他笑着说,他们小时候都在石像肚子下爬过,还翻过马背,骑过石羊。以前宋陵里到处长满了荒草,人走进去就看不见了,到处都是酸枣棵、荆棘刺,听说里面还有狼,所以很少有人敢去陵区里玩。

以前,陵区内很少种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开始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将陵区的土地分包给老百姓种,陵区才渐渐被庄稼地包围。而刚刚收割完的这一季麦子,可能是最后一季了。

麦茬,残留在陵区内,玉米苗,已经破土而出。当地农民虽然听到了收回土地的消息,但具体什么时候征收、征收标准如何,暂时还没明确。

“我们先把玉米种上,反正田地闲着也是闲着,到收地时候,我们也不会可惜这些玉米苗。要是晚几个月再收,我们还能收获一季玉米呢。”这是记者听到了最多的一种解释。

而在和多位宋陵保护员的对话中,记者均得到了同样的答复,这是最后一季小麦了。具体下一步怎么做,目前他们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

【现状】皇陵之大、四个乡镇装不下,这里是“露天石雕博物馆”

麦收之后,土地平旷,视野开阔,从巩义市区出发,沿着永安路一直向南,你才能感受到宋陵之大。

很多人去过北宋皇陵,但也不完全去过北宋皇陵。广为人知的北宋皇陵,是位于巩义市区的永昭陵,那是历史上有名的宋仁宗的陵墓。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北宋皇陵,分为孝义、蔡庄、八陵、西村4个片区,包括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永定陵、永昭陵、永厚陵、永裕陵、永泰陵八个陵区。

北宋皇陵,占地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之一。大量的神道石像生,生动地展示着北宋的雕刻艺术,被称为大地上的露天石雕博物馆。

永安路是以陵墓命名的道路。永安陵,是昭武帝赵弘殷的陵墓。赵弘殷何许人也?他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之父。而永安陵,便是“七帝八陵”中“八陵”之一,因为他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帝。

从永昭陵出发,沿着杜甫路向南拐入永安路,一路迤逦向南,地势随着山势渐渐抬高,道路两侧依次分布着不同年代的帝陵。永定陵,永熙陵,永昌陵,永裕陵,永泰陵等等。围绕八座帝陵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300余座。

很多人印象里的帝陵,便是孤零零的一座皇帝陵墓。殊不知,黄帝陵墓是核心,周边一般有多座祔葬或陪葬陵墓。在永泰陵东侧的永裕陵,便能较为直观地体现这一点。在宋神宗陵墓的西北侧,还祔葬有神宗的向后、朱后、陈后、徽宗的王后和明节、明达两个刘后陵。

判断陵墓的最直接参考物便是神道。神道一般不复旧时模样,但两侧相对而立的石像生,则印证着神道的存在,进一步印证着祔葬陵墓的存在。走在永裕陵后侧,随便走上一会儿,便能看到立在田间地头、沟畔路边的石像生。有的石像生被迫与树木相依,有的石像生则斜立在崖边,有的则孤零零地立在麦地里。

关于宋陵的传说有很多,无稽之谈也更多。其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与历代帝陵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不同,宋陵背嵩山亦背洛水,陵区诸帝、后陵中轴线方向皆北偏西若干度,二是各个陵墓依自然地势呈南高北低、东穹西垂状,陵台位于最低处,一反传统的由低到高、主体居高的传统。北宋皇陵这种独特的风水理念,颠覆了我国传统的建筑理念,被古建筑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有种说法是,正由于违背了风水,犯了皇陵布局的大忌,北宋皇陵便遭遇了金人掳掠的悲惨命运。这种宿命论的观点,不足为据。

宋陵中,还葬有北宋的两位名臣。民国版《巩县县志》记载,宋寇准墓,“在今寇家湾,盖陪葬真宗陵也。……清康熙五十五年,巩县丞陈恂奉文立碑,书曰,宋寇莱公墓”。宋包拯墓,“在巩西南后泉沟,亦陪葬真宗定陵者。按旧志载有狄青曹彬二墓,一在罗口保,一在孝义保,今俱无可考”。

北宋覆亡,宋陵便迎来了大浩劫。南宋名将岳飞曾经和宋陵发生过交集。在岳飞生平著名的朱仙镇大劫一战后,他曾经派人整修宋陵。

《宋史·岳飞传》记载,“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

但是,在遭遇金、元两代大破坏、盗挖后,宋陵便逐渐成为一处荒凉所在。唯有地上石像生,陵墓杜鹃三两声。

【保护】保护员每天二十四小时巡护,全方位无死角看护陵区

搜索“宋陵”词条,便会跳出大量的宋陵沦为农田、无人保护一类的帖子。那么,偌大的宋陵,是否真的像有些网友所说,没人看护,以致荒凉悲惨?

6月15日,阴天无雨,大河报记者再度走进广阔的宋陵园区之中。绕过永熙陵灵台,走上一段路,便进入了永熙陵的后陵区域。这里,埋葬了宋太宗的第三位皇后李氏和李贤妃。

一千年以后,石像生依然栩栩如生,深陷在两侧平整过的田地之中。后陵的封土堆,树木茂密,藤蔓纠缠,野草丛生,成了一片树林。喜鹊飞动,杜鹃啼鸣,野鸡惊飞,麻雀时而休憩在石像生的头顶。

永熙后陵文物保护站,孤零零地站在田地里。保护站内空无一人,只有两条狗看守着门户,警惕着观察着闯入的记者一行。过了一会儿,保护员老胡巡视回来,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60岁的他,已经在这里做了五年多的保护员。滹沱村有两个帝陵,设置了4个保护站,这个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保护站白班两个人,晚班四个人,昼夜四班倒,夜班每班两个人,白班每班一个人。这段时间,他值的是7点到11点的班,需要在后陵区域来回地巡视、打卡。

老胡,是宋陵保护员群体的一个缩影。在郑州市政府官方网站上,《关于加强对北宋皇陵文物保护和开发,弘扬黄河文化建议的答复》一文提到,针对北宋皇陵保护范围大、分布广的特点,巩义当地在北宋皇陵4个片区共设置11个保护房,每个保护房配置5到9名保护员。针对后妃、皇亲、大臣等附葬墓,当地又安排8名外围文物保护员。保护员实行白班加夜班24小时不间断巡逻巡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

在陵区内,随处可见的是插在地上的桩子。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桩子,老胡说,他们巡逻的状况、数据都会被这个桩子收录。原来,巩义当地根据各陵区区域面积合理设置巡逻路线及巡逻桩,保护员进行打点,每月电脑读取数据。这样的报告制度,既保证了巡查的质量,同时又确保了巡逻人员的安全。

【计划】北宋皇陵正在进行环境整治,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和周边的其它几座帝王陵墓相比,永昌陵内的神道已经被清理出来。神道石像生两侧,已经种上了数排松柏。封土堆周围,几堆清理出来的废砖断瓦,被摞在了一起。乳门附近的一座石狮,已经被围挡起来,狮身被固定着,正在进行维护。

这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的陵墓,两侧的石像生和后面的帝陵相比,线条和风格都稍显粗犷,少了北宋后期的细腻、柔和。

大河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宋陵内多个帝陵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今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河南考古 曾做过公开回应。

“经核实,目前所开展的工作是当地根据河南省文物局批复过的方案进行环境整治。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生产平整土地导致的原始地形变化进行恢复。宋陵原始地貌南高北低,上世纪农业生产平整土地在北部区域堆了很多土,导致北部靠近陵冢区域部分石像生被掩埋掉一半多。

“此次环境整治工程要把原来堆的土清掉一部分,把被掩埋掉的石像生露出来。根据已批复方案,施工前要先进行考古勘探,以确定宋陵神道地面的原始高度。其后的具体施工设计上,要求清理堆土时在勘探已知宋代地面以上保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不能直接清到宋代地面。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前,我院已经对施工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并确定了每一个区域堆土具体清理的深度。目前的施工属于按照已批复方案进行的堆土清理,不属于考古发掘。宋陵环境整治过程中,考古单位一直积极参与,为每个阶段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建议和支持。”

而这项工作,有望使那些深埋、半埋在田地里的石像生的全貌露出来。大河报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石像生最全的自然要数巩义市区的永昭陵,其次便是接近最南侧的永泰陵。永泰陵前的石像生,不仅脚部都完全露出来,它们所站里的石台也都露出地面。而其它一些帝陵,由于土地被平整过,便几乎很难看到全貌。

在滹沱村内的永熙陵两侧,大河报记者看到距离较近的民居已经被拆迁,土地也已完成了初步的平整。在陵区南侧的永裕陵,东西向道路两侧的厂房、建筑物,也正在拆除之中。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巩义市正在做一系列宋陵保护工程,其中就有宋陵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永昭陵西侧的永厚陵生态文化公园正在建设当中。

大河报记者在河南省文物局官方网站上看到一篇题为《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巩义北宋皇陵如何焕发新生机?》的文章,对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的规划进行了介绍。除永昭陵外,其余七陵通篇布局,按照片区分布和功能类型规划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4处。

【观点】地下文物盗掘严重、保护价值有多大?宋陵蕴含大量北宋历史文化信息

其实,宋陵的保护价值有多大,应该如何保护,业内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有种说法是,宋陵多次被盗,地下文物几乎被盗劫一空,陵墓地上建筑也损毁严重,仅剩石雕和石像,值钱的文物寥寥无几。甚至有传言说,考古专家来到宋陵看了后,扭头就走,原因是没有考古价值。

那么,偌大的宋陵,真的一点价值也没有吗?河南省政府原参事、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说,宋陵虽然经过了历代的盗劫,但盗墓者掠取的是金银财宝,陵区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宋陵是由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组成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价值非常高。

他说,北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历史、文化非常发达的一个时期,而宋陵是正统的、完整的代表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是北宋留下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河南省政协委员、著名考古学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潘伟斌说,宋陵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可以一定程度上予以修复,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宋陵的丰厚文化展示出来。

郑州政协委员李志学说,北宋皇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它是一座大宋历史博物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文化艺术、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

他认为,宋陵毗邻黄河,是建设中的沿黄国家大遗址公园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

【建议】是维持现状还是建遗址公园?建议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建公园

那么,究竟该如何保护呢?有业内专家困惑地说,每次来到巩义,究竟是欣赏宋陵的凄凉美,还是应该恢复它固有的辉煌气魄?其实,这牵涉到如何保护、保护到哪种程度的问题。

郑泰森也认为,虽然千年帝陵沦为了农田,但每年庄稼成熟时节,都会吸引大量的摄影爱好者前来。神道两旁的石像生,和小麦、玉米交相辉映,确实是有一定的韵味。

其实,这些年来,我省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关注和研究宋陵的保护与开放。之所以普通民众感受得不是太强烈,主要是因为陵区的面积太大,这也是宋陵的特殊之所在。

郑泰森说,目前陕西采取的是大遗址文化公园保护的方式,既保护了文物,又给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合适的场所。清东陵、清西陵、明十三陵都是圈起来保护,因为这些陵墓分布都较为集中。巩义宋陵要想保护好,还是应该充分考虑宋陵的特殊性。

李志学建议说,由于宋陵面积广大,又都在田野,除个别陵园建成公园,大都在农民田地里,遭受风雨等自然环境破坏和人为破坏,全部回收需要巨额资金,可能性不大。所以建议政府把宋陵陵墓群农耕区域从老百姓手中转租过来,再将一部分田地租给农民,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管下生产、耕作。

同时,对陵区进行绿化,建设宋陵遗址公园、宋陵生态保护园或宋陵郊野公园,由政府保护管理,这样政府动用资金数额不大,可以承受,也能更好保护宋陵文物。

郑泰森说,如果将宋陵建设成为大遗址文化公园后,有利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当地在建设遗址文化时,建议对标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为申遗打下扎实的基础。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针对于宋陵申遗的问题,郑州市政府相关部门曾公开做过回复。目前,北宋皇陵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面面临着国内国外一些竞争和挑战。下一步工作中,他们将在深化基础研究、考古科研、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加强宣传等方面持续不断完善,为将来申遗打好坚实基础。

原标题:石像目送最后一季麦收 千年宋陵告别“麦田里的守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