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消息,因为在全国首推生育补贴,四川小城攀枝花瞬间“惊艳”了一票人。
近期,攀枝花市宣布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按此计算,攀枝花户籍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将领取6000元/孩的补贴,3年能领1.8万元。
该消息公布时,距离国家“三孩政策”出台只有两个月。其间,虽然各地推进鼓励生育政策的声音频出,但“真金白银”直接发补贴的城市,攀枝花是头一个,落实速度着实给力。
网友们热议的关注点之一是,1.8万元对减轻养娃负担的作用有多大?有人认为,钱太少,而娃的开销太大。甚至有调侃称:相当于买劳斯莱斯送了5块钱优惠券。但也有人认为,钱多钱少目前不重要,真金白银补贴的思路是正确的。
实际上,这条措施只是攀枝花吸引人才的众多措施之一,只是正好遇到热议话题,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攀枝花的目标不仅是“多生育”,更是要“吸引人、留住人”。
3年1.8万元,对居民和政府意味着什么?
3年1.8万元的补贴标准,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意味着什么?若以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攀枝花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1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2元,半年3000元/孩的补贴分别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13.8%和28.0%。
可以说,这种补贴力度并不算小。今年4月,山西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用人单位对计划生育政策内生育的婴幼儿家庭父母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的婴幼儿保教费”,这在力度和金额方面,均不及攀枝花。
“攀枝花市人均GDP和人均财力相对较高,在实现生育补贴时具有一定优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廖祖君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2020年,攀枝花GDP实现1040.82亿元,约是成都的5.9%。不过,攀枝花的人均GDP却丝毫不弱,以“七人普”常住人口数据计算,2020年攀枝花人均GDP约8.60万元,成都人均GDP约8.46万元。“小城”攀枝花反而略高。
实际上,攀枝花的人均GDP常年具有与成都“掰手腕”的实力,2017年其人均GDP突破9万元,是当时四川省唯一一个突破9万元的市州。
那么,这项补贴对攀枝花财政又意味着什么?2018—2020年,攀枝花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61.5亿元、62.9亿元、68.25亿元。今年,市级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0.5亿元,其市级财政可用财力达107.6亿元。
育儿补贴的经费保障方面,据攀枝花公布的消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市与三区按50%∶50%比例分级负担,市与两县按照20%∶80%比例分级负担,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保障。
《四川日报》报道称,政策出台前,该市财政等部门专门做过基本测算,攀枝花全市每年新生人口9000人左右,二孩及以上占比不到一半。
攀枝花有关部门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据测算,预计2021年全市育儿补贴支出600万元左右,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2020年为基数,下同)的0.08%;2022年全市育儿补贴支出3400万元左右,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5%,预计财政压力不会太大。
“攀枝花能够很快出台补贴,一方面是其有足够经济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口体量和生育数量较小,所以经济压力不是很大。”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新说,“攀枝花响应政策号召的行动力确实比较快。”
是生育,也是“抢人”
在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方面,攀枝花统计局表示,尽管老龄化程度加剧,但横向比较看,攀枝花老年人口比重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16.93%)1.05个百分点。
同时,攀枝花也并不属于人口下降最严重的地区。“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121.22万人,与2010年“六人普”121.41万人相比,减少1918人,下降0.16 %。攀枝花统计局称,与“六人普”相比,在全省13个人口数量下降市(州)中,攀枝花减少得最少,降幅最小。
不过,老龄化和人口下降不是最严重的攀枝花,却在生育补贴上抢先一步,率先探路。实际上,这不仅是一项鼓励生育的政策,也是这座城市的“抢人”政策。
按照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对“十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其目标是“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及“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7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申剑强调:大山大川大事业,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需要与之相协调的人力资源作保障。
他在发布会上提到人口目标:据测算,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需新增约30万、总人口达到150万。
此前,为吸引人才聚集,攀枝花2017年便出台了《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2021年6月继续出台《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在事业编制、奖励补贴、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给出激励措施,500元/月/孩的生育补贴就是其中一条。
攀枝花“5年内新增约30万常住人口”的愿望,意味着平均每年大约6万人口的增量。廖祖君认为,从“七人普”数据上看,攀枝花通过人口、落户、住房等方面的措施,可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但要实现年均6万人的增长,有一定难度。
“国家过去几十年一直主张约束生育,人们的观念认知、社会的文化还有一些惯性。”原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其实,5年内新增30万常住人口的关键不在于生育多少,而是引人才、留住人。‘引来、用好、留住、生育’,这是问题的关键。”
生育一定能增加人口?就业是关键
对于3年补贴1.8万元的力度,廖祖君认为,这个数字对中低收入群体有一定的直接刺激作用,对高收入群体而言更多是一种导向作用。
“生育补贴只是所有‘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中现金补贴的一种,实际激励效果不好判断。”原新认为,这种配套支持政策应该是综合性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经济、社会、心理、物质等各类硬性和软性服务,这些都要跟得上。
他以孩子的养育成本举例说:“这种成本增加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关键是这些成本应该由家庭、社会、政府来共同分担,如何合理分配分担比例来减轻家庭负担,是一个合理思路,而不是从绝对量上降低孩子的养育成本。”
据悉,围绕生育,攀枝花也制定了分娩免费、婴幼儿照护等服务。未来,或许还有更多政策跟进。
值得注意的是,对城市来说,即使生育率增加,对助推人口增加的效果也可能是有限的。有学者指出,人口增长最有效手段是吸引人口流入,减少本地人口外流,靠提高生育率增加人口的效果并不大。
“中国农村流动出来的3亿多人,至少2/3以上都到了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传统的经济中心。因为这些城市经济能稳定持续发展。”原新说。
在他看来,经济稳定地持续发展才能给社会公共政策的落实提供资源。“只有把经济做强,社会公共政策才能有财富支撑,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对于攀枝花而言,能够实现“按人头”发钱,或与其发达的工业分不开。
攀枝花是一座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也因为重工业,新世纪之初曾面临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靠单一工业拉动经济,一旦该产业有波动,对于经济影响重大。这也是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难题。
对于如何转型,攀枝花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探索新路径,朝着现代农业、康养旅游业发力。“攀枝花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随着文旅产业等服务业深入发展,对钢铁产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下降。”廖祖君说。
不过,目前钢铁工业还是其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攀枝花三产结构比由2019年的9.2∶54.9∶35.9调整为9.3∶53.6∶37.1,实现工业增加值479.0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8%。
“人才竞争是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资源型城市由于处于产业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衰落的同时,新的产业尚未发育成熟,导致就业岗位不足或者缺乏吸引力,不利于留住人才。”廖祖君说。
原新和廖祖君都认为,就业机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原新说,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对年轻劳动力的需求不仅仅只是数量,还有质量。从消费拉动经济的角度来说,也要具备一定数量的消费型人口规模。“年轻人能够充分就业,这是吸引人、留住人的关键。另外,就业和创业做得好也和城市产业的兴旺分不开。往大了讲,需要经济稳定持续地发展、社会安定祥和。”
“其实就是一句话,要让来的人能看到生活和生产的希望所在,这是吸引人的根本。”原新说。
“‘留住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城市整体竞争力相关,需要多措并举,包括提供有吸引力的就业创业机会、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便捷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包容进取的城市文化等。”廖祖君说,“攀枝花在全国抢先推出生育补贴,有利于在加快贯彻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上为全国其他城市做出表率,探索经验。”
原标题:3年能领1.8万元!攀枝花生育补贴远超山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