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书,老人总是精神百倍。
慢新闻消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而屋内桌子上,堆着的却是一摞摞书。
这是北碚区偏岩古镇王凤炳老人的家,修建在田野之上,楼下有一道铁门,一只中华田园犬在门口“汪汪”吠叫。上楼,映入眼帘的是5个大书柜,里屋还藏着好几个。书柜很旧,用布盖着,一掀开,全是书。
老人每天都离不开自己的书屋
这里有三四千册书,有王凤炳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买的,也有一些高校、书店、图书馆捐赠的。他爱惜得不得了,每日清晨都要清扫书上的尘埃,然后伏在窗边书桌上看一上午书。
屋内是书香,屋外是稻香。午后,他又会步行到镇上,去守着镇上的书屋......
书痴老人和他的免费书屋
王凤炳在偏岩古镇出生,今年79岁了,还住在古镇里,可说是在镇上呆了一辈子的人。
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到书屋来读书看报
古镇不大,步行几十分钟就能走完,镇边有河流,清澈见底。除了自家书室,王凤炳还自费在小镇上开起了书屋,来往行人,进书屋看书、喝茶一律免费。茶有绿茶、毛尖、茉莉花,是他买来的。开水用水壶装着,喝茶的碗是青花瓷盖碗。每天下午,王凤炳都会亲自泡上两壶茶,供看书的人饮茶。
镇上的书屋不大,里外两间屋,共20多平方米,楼上空着,堆放陈年旧物。外间里,长桌放中间,上面堆满了报刊杂志,周围是椅子,墙壁上则挂满了王凤炳制作的简报、读书笔记。里屋,三面都是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书架之间,是王凤炳的书桌。他坐在书丛中,不是看书,就是写笔记。
王凤炳烧水给来书屋读书的居民泡茶
不大的空间里,却是另一番天地,它与外界是隔绝的,也是悠闲的。三三两两的人群,进来坐着翻报纸、看书、喝茶,看完人走了,隔了会儿,又有新的人来。小镇里,因为这个书屋而多了书香气,而书店,也成了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起开这个书屋,王凤炳说大有渊源。9月11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小镇上,听老人讲述了开办书屋背后的故事。
17岁:在镇上“众筹”办学堂
书屋里,晚上用帘子将书柜遮住,早上再打开,爱书如命的他不希望看到书上有灰尘。
王凤炳晚年以书屋为居所,以书本为“食粮”,但小时候的他并不是学霸。他坦言,自己初中三年级以前,成绩一直不好,尤其数学,什么代数、几何他完全弄不明白。但还好,他是属于“智慧晚开”的人。初二那个暑假,他哪儿也没去,就在家研习他所学的所有知识。某一天,他忽然犹如练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以前不懂的知识大多懂了。回到学校以后,成绩也一跃而起,一直保持中上。
“那感觉像醍醐灌顶,又像被蒙住的眼睛忽然看见了光亮,总之,那是书和知识给我的一种力量。若是每个人都能有那样的感受,定会进入一个新境界。”王凤炳说,他顺利读完了初中,又读高中,高中读完去考飞行员,却因为身体有一项指标没过关,而与飞行之梦擦肩而过。
书屋的前身就是王凤炳在自家做一些简报给附近的居民看。
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走另一条。
王凤炳豁达,回到镇里,见镇上没有学校,好多同乡之人,因为没读书而浑浑噩噩。那就办学校吧,说干就干,但单靠自己一个人似乎又不现实,于是他立即开始组织“众筹”办学。
王凤炳发动整个村的人,盖教学楼、修操场、修食堂、修宿舍。桌子是村上的人捐的,谁家桌子不要了,就搬过来。教师宿舍的床是自制的,直接用木条搭在上面。办公用品是找企业家买的,食堂的煤是学生、老师们自己勤工俭学去担回来的......他忙这忙那,跑上跑下,差点跑断腿,但一所像模像样的学校,就这样拔地而起了。
“那个学校叫偏岩农业中学,学校里就两个班,共八九十人。一共就3个老师,刘之楷、欧兴光和我。我们3人什么都教,数学、语文、体育、音乐等,一律包干。”王凤炳说,办学校那年他才17岁,学校办起来,运行了5年左右,就遇上了灾荒年,学校被迫停办了3年。
3年后,学校重开,不久后,国家政策来了,镇上公办学校也办了起来,于是,王凤炳办的学校就和公办学校合并了,而他继续在公办学校教书。一教又是几十年,直到1998年,60岁时才退休。
60岁:退休后带头修路
老人保留的当年为修路捐钱出力的人员名单
退休后的王凤炳也没有闲着,他见通往镇上学校那条路上杂草丛生,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学生走那条路去上课,难走是一回事,还耗时间,不花40分钟,到不了学校。
“我以前在学校教书,也要走这条路,简直是走怕了。但当时工作忙,没时间理会,退休了有大把时间,于是我又找来了镇里的一群人组织筹委会,开始筹划修路的事情。”王凤炳边说着,边翻出了当年镇上居民和镇干部的捐款记录,上面有筹款日期,筹款人姓名和捐款的钱数。
“修路是功在千秋的事,和每个居民息息相关,因此捐款进行得还算顺利。1999年,镇里正式开始修这条路,大家分工,有的去镇上河边打沙,有的用背篓背水泥,就这么开始了修路征程。”王凤炳告诉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他们修的水泥路,宽1.5米,长10公里,修了3年才完工。
王凤炳保留着当年修路时自己手写的若干条标语
路修好后,取名为小康路,王凤炳还为这路写了很多标语,例如为子孙造福,为小康铺路;栽田元门胜天,路连秀水青山......而学生走这条路到学校上课,再不用过草地、趟泥水了。路在修的时候,采取了弯道取直的方式,到学校的距离也缩短了,学生用在路上的时间也相应缩短了一半。
“路修好了,但修路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那时,镇上居民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比较淡薄。但我知道,这怪不了他们,毕竟当时镇上连个报刊亭都没有,很多东西不从书本上学,又能从哪里学呢?”因此,王凤炳便想着要在镇上开一家书店,为镇上居民“补课”,他要让书香气飘满整个小镇。
64岁:自费办免费书屋
居民们在王凤炳的书屋找自己喜欢的书籍
起初,书屋的阵地不过是王凤炳家门口的一隅,他在门口竖起展板,将剪报贴在上面,另外还会手动抄写一些好的文章、书评等放在上面。但很快王凤炳就意识到,这样一块小阵地,起的作用是微小的。于是,他心一横,索性拿出积蓄在镇上买了一栋房子,开起了一家免费书屋。
“当年,房子买成3万,简单装修改造花了1万,再加上买书、订报的钱,家里积蓄几乎被我花光。老伴、孩子们起初都很反对,闹了不少矛盾,但我还是执意把书屋开起来了。”王凤炳回忆道,书屋刚开起来那会,很多人进来只为了闲聊喝茶,后来镇上成立了读书会,在读书会的带领下,来看书的人就越来越多,书屋也越来越兴旺。
每年到书屋借书的居民名单会写满整个借书登记册
“来看书的有老人,也有学生,他们有些还要借书。不过刚开始,很多借书的人都不还书,后来我就跟他们说,借书不还不是一件错事,因为爱书没错。但这些书很多都是我用从牙缝里面省出来的钱买的,你们拿走了,我自己看不成,其他想看的人也看不成了。道理说通了,大家也就养成了借书还书的习惯。”
王凤炳说,书屋给居民还是带来了一些改变。这里,是镇上读书会的阵地,也成了很多居民闲来打发时间的地方,每到下午,书屋就会迎来很多看书的人。
人的爱好和习惯可以有很多。王凤炳很自豪,自己能用一个书屋,来给别人培养一个看书的爱好和习惯。镇上居民感谢他,佩服他,他的家人,也渐渐开始理解了他的执著。他们不再反对了,而他的老伴,甚至还经常帮着他为看书的人烧水泡茶。
小镇书屋像一座孤岛,一开,就开了15年。15年来,书屋几乎从不关门,王凤炳就这样守着书,守着书屋,守着一方信仰。他的书屋,通过口口相传,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来的人有些自发组织捐赠,于是几千册书就那么漂洋过海来到了书屋,为小镇带来生机。
除了别人的捐赠,王凤炳依旧会不停地买书。他有时候去书屋,有时候也会去二手书市场淘。“我有个女儿在云南,每次我去云南探亲,便会去当地一个旧书摊淘书,那些书不仅便宜,且价值高,很多地方都买不到。”现在,他的书屋里各类书都有,经典名著类、时事政治类、文学类......连时下流行的时尚杂志都有。
后记
曾和王凤炳一起共事、教书的刘之楷今年也70岁有余,他是书屋的常客,有事没事就来坐着看书。“王凤炳做事情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着实不易。从小的说,他只是开了一家特别的书屋,而从大的说,他是一直在为教育、为传承文化做贡献。”
曾经一起办学校的同伴,如今常常到书屋来和王凤炳聊天看书。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离开前,王凤炳又回到他的书桌旁坐着。书屋里很安静,阳光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去,看书的镇上居民,用满是皱纹的粗糙大手,轻轻翻着书页。这是一个梦,是王凤炳亲手编织的梦,但也是现实,是他历经几十年,亲手谱写下的现实。
原标题:偏岩古镇,79岁的书痴守着他的免费书屋,一转眼就是15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