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张三丰书法的摩崖石刻(资料图)
铜梁洞里的张三丰石刻像。
铜梁洞外的“龟鹤齐寿”摩崖石刻,篆书严谨古拙。
一说起合川旅游,大家往往会想到钓鱼城、涞滩古镇、文峰古街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
老炼今天要带大家闲游的是一处离合川城区不远却鲜为人知的地方。
铜梁山
从兰海高速的合川互通收费站下道,按照导航的指引,拐进一条上山的小公路,两旁茂密的林木使本来就不宽的道路显得更加逼仄,上到山顶,便豁然开朗。此地正是海拔444.3米的合川城区第一高峰铜梁山的山顶。铜梁山因其山岩质如铜色而得名,早在西晋时期,左思《蜀都斌》即有记述。明正德九年(1514年),改名“金榜山”,以象征科第吉祥之意,并镌刻《金榜山新名记》石碑立于山上。后又恢复铜梁山名至今。
进入二仙观的山门,往右行不远有二层观景亭建于褐黄色巨石之上,从观景亭往右,一条在石头上凿出的道路将我们带到悬崖边,此地视野极其开阔,整个合川城区尽收眼底。
铜梁洞
铜梁洞就在观景亭下面。相传唐代闾丘和尚在此地修行。据《民国合川县志》记载:闾丘唐合州人,世居州南之铜梁山。唐高宗时举进士,能诗文,与杜审言友善,后髡发为僧,居铜梁洞五十年乃去。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合川任通判期间,也曾登临铜梁洞,撰写了《铜梁洞观木莲花》。
而使铜梁洞声名远播的,却是著名的道家名师、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传说元末明初,张三丰曾经漂泊至此,开凿石窟,布道习武。在铜梁洞的门口,立有“张三丰祖师炼丹处”与“张三丰简介”石碑。石洞共有四层,第一层的石壁上,有张三丰的石刻像,袒腹露怀,长髯垂胸,一幅犀利哥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应该是符合史料记载的——据《明史·方伎》载:“张三丰……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在石刻像的右边是一个小洞,内有一石床,据说就是张三丰的修道之处。
在张三丰石刻像的左下方,还有两个高低错落的石洞。上层洞的石壁上,又刻有张三丰着道袍的石像,石像的上方还有“武当行宫”四个楷书大字,结体高古。从一个仅可容一人席地而下的洞口到达最下面的一层,又有一具石床。石床的上方刻有观音像,左边还有一泓天然山泉。守洞的道姑说,此泉水常年不枯,喝了耳聪目明。老炼斗胆喝了一口,感觉与普通山泉水没有什么区别。
摩崖石刻
在铜梁洞里外的石壁上,有多处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刻,有的因年代久远加上自然风化而涣漫难辨,有的还清晰可辨。特别是在最下一层石洞左右石壁上的题刻还基本保存完好,一边是署名“黑石山人”的五言诗:“仙洞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仙人游何处,未知死与生。”另一边则是一首七言律诗:“归来何处可探幽,南有一峰天外浮。两大乾坤收洞里,千重山水绕楼头。石题诗句留仙迹,屐破苔痕访旧游。羽客极谭风月好,浑忘世变几经秋。”而落款为:乙丑(1925年)邑人徐晴辉题。据资料记载,徐晴辉为清末县丞。此通书法笔力遒劲,很有宋代名家黄庭坚的韵味。
而在铜梁洞下方靠外的自然石岩上,还有多处以文字为主的摩崖石刻,书体涵盖真草篆隶。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草书大字“道人有道山不孤”和篆书“龟鹤齐寿”等,前者飘逸潇洒,后者严谨古拙。
此地的摩崖石刻颇多,除铜梁洞内外及周边,还有二仙观主体建筑群右侧的“方岩”一带。不过由于自然风化与苔藓的覆盖,已经很难通读,更难以辨认其出处与作者,其中有一通据说出自张三丰之手。此通书法结体怪异,大圈套小圈连绵不绝,难以通读。据网上一篇署名赵兴明《张三丰龙行大草书法碑刻》的博客文章考证,其内容为四首唐人的七律,而开篇第一首刘长卿的《赠别严士元》,与坊间流传的张三丰“龙行大草”如出一辙。该博文还认为,从石刻的完好程度推断,可能是民国初年道人谭遁九重建二仙观时所刻。作者强调,此碑刻当是张三丰“龙行大草”存世书法最为完整的一处遗存,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考古价值。
在“方岩”的下面,还有被列为“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的“抗日将军杨瑞符之墓”,杨瑞符1902年出生,1921年入伍,是淞沪抗战孤军奋战“八百壮士”的指挥者之一。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炼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