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重庆晨报(12月12日)上,有两份有点意思的“致歉声明”。
△致歉声明截图
这是两家“巴味晓宇”今年9月底在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输的官司。而12月1日,渝北区人民法院又下达了五份类似判决书,“渝金记晓宇火锅”、“林峰晓宇火锅”、“酷味晓宇火锅”、“龙头寺晓宇火锅”、“辣宗晓宇鲜货火锅”这五家“晓宇”都被判输了官司。
法院判决书上判决这五家企业“攀附商誉”,最高被判赔12万元。迄今已有8家使用含有“晓宇”字样招牌的火锅店输了官司。
上了《舌尖2》,冒牌者接二连三出现
△渝味晓宇火锅经营者张平
这五个案子的原告,都是渝中区晓宇老火锅,经营者张平。
重庆晨报2014年11月28日曾经报道过,枇杷山上这家“晓宇火锅”在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之后,仿冒者接二连三出现。
龙头寺火锅一条街的冒牌“晓宇火锅”,突出使用“晓宇火锅”,“龙头寺”三个字非常小,甚至使用张平的“渝味晓宇”文字及图形注册商标作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中间的图案,媒体宣传“渝味晓宇火锅”品牌的文章,龙头寺这家李鬼晓宇竟然直接把店名换成自己的店名,然后把文章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上进行宣传。
有些假冒晓宇,还会在店招或店内写上“央视舌尖2”“重庆火锅五十强”字样,以假乱真到普通消费者难以分清的程度。以位于渝北区金龙路的“渝金记晓宇”为例,店招、纸巾盒、菜单、订餐卡等突出使用“晓宇火锅”,店内还使用“CCTV晓宇火锅舌尖上的中国”字样,店招上写上了重庆火锅30强,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会让消费者误以为这间店就是“晓宇火锅”品牌的创立者张平开的分店。
山寨晓宇,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渝味晓宇火锅
“晓宇火锅”被迫在“晓宇”前面加了“渝味”二字,这里面的真正原因,是贵州一家企业,注册了43类的“晓宇实业”这个商标,该注册商标包含了“晓宇”二字。这家贵州企业虽没有做火锅生意,但枇杷山上的这家“晓宇火锅”,也无法使用“晓宇”二字申请注册商标了。
“既然‘晓宇’这两个字注册不到43类的注册商标,我就只好在‘晓宇’前面加了‘渝味’两个字,申请‘渝味晓宇’注册商标。”张平说。
2010年7月5日,张平注册成立“渝中区晓宇老火锅”。两年后,晓宇火锅入选了本地媒体评选的“重庆火锅50强”;2014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第5集《相逢》用8分钟时间讲述了“重庆火锅”,其中多处出现了张平及其经营的渝中区晓宇老火锅的镜头。
为提高知名度,张平还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比如包下轨道二号线的车身等,加上不少明星来探店,“晓宇火锅”“渝味晓宇火锅”在全国都有较高的辨识度和知名度。
2014年8月21日,张平取得了第43类“渝味晓宇”文字商标及相关图形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去年“渝味晓宇”成为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中国十大火锅品牌”,同年“渝味晓宇”入选重庆市著名商标。
以上这些,都成为了枇杷山上这家“晓宇火锅”维权的有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第(二)款、第(三)款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渝北区法院认定,“晓宇”是“渝中区晓宇老火锅”的知名字号,“晓宇火锅”“渝味晓宇火锅”是知名服务特有名称。这样那样的山寨晓宇,因在其经营活动中使用了“晓宇”字样的行为与枇杷山上这家真晓宇的知名字号、知名服务特有名称构成了相同或近似,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也就是说,张平虽然未持有43类的“晓宇”这个注册商标,但别人想要仿冒依然是法律禁止的,火锅店招牌乱打“晓宇”是要赔钱的。
品牌打假成功,功课要做很多
△华少曾专门到渝味晓宇来吃火锅。
渝味晓宇打假的这五个官司在同一天胜诉,最近两三年亡羊补牢的“准备工作”功不可没,这里面更有经验值得学习——
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2014年8月21日,张平取得了“渝味晓宇”火锅文字商标及相关图形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张平还在渝味晓宇火锅的新招牌上把自己的头像印上去,如果其他假晓宇使用了张平的肖像照,就侵犯了张平的肖像权。
商标专家说,“渝味晓宇”四个字已经是注册商标,今后如果有人想要注册“**晓宇”之类的做火锅,都是不行的。那怎么才知道对方有没有申请注册与之类似的商标呢?专家建议派专人经常去国家商标局的商标网站上“逛逛”,看到类似申报就要提出异议,这也是那些**晓宇一直无法拿到43类注册商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要通过媒体宣传、广告投放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的知名度是“打假”的一个重要依据。再有,对于仿冒者,发现后要及时联系公证处进行取证,保全侵权证据,今后打官司的时候是靠证据说话的。
专家建议,渝味晓宇注册商标还应该争取早日成为“驰名商标”,越“驰名”保护范围越大。比如有人若在鞋类,包类、纸巾类产品上使用了假设是驰名商标的“渝味晓宇”,都会构成侵权。“这叫跨类保护。”
枇杷山上的这家晓宇火锅维权打假成功的案例,值得那些没拿到注册商标的重庆“江湖火锅”们借鉴。法律专家表示,国家鼓励万众创新,一个品牌的创立及商誉的凝结需要付出很多艰辛,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国家在鼓励万众创新的同时也在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品牌未能取得注册商标的创业者也不要灰心,可以尝试通过“企业名称”或“知名商品(服务)特有名称”等权利来达到对自己的原创成果进行保护目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