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渝中消息
从白象街到打铜街
从巴县衙门到古渝雄关朝天门
渝中区下半城从来不缺故事
谢家大院
这个看似普通的建筑
背后却蕴藏着城市三百年的变迁
与一个家族的历史
渝中区道门口太华楼二巷2号,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静静的伫立着一栋极简又精美的小院——谢家大院。
谢家大院建于明末清初,20世纪初成为重庆富商汤子敬岳父谢艺城的私宅,又名“谢锡三堂”。小编了解到,经过再次完善,谢家大院现在已正式对外开放。
小编今天前去打探了一番
大院故人
谢艺诚
江西临川人,祖辈在明末清初时移民到重庆。晚清年间,他开的“谢亿泰”布行,是西南最大布行,后来又把业务拓展到商行、钱庄,构筑起重庆最早的金融地图。他把道门口附近这座精美院子买下来,作为自家宅院,从此叫做谢家大院。
汤子敬(汤百万)
是谢艺诚老乡,14岁流落到重庆,被谢艺诚收到布行做学徒,从管账、内事、跑街,逐渐熟悉经商秘诀,最后成为谢艺诚重要助手。他的忠厚人品和经营才能深得谢艺诚喜爱,30岁时娶了谢艺诚的女儿。
重庆居民
解放后,谢家大院收归国有,先分配给棉麻站,后来又当宿舍分配给职工,直到90年代中期依旧有居民居住。
大院建筑
谢家大院建筑十分讲究,大门、二门是两道石门;大院分为前堂、后堂,前者迎客、议事,后者休息。
“宝树传芳”是谢家大院大门门楣上的4个字,文管部门相关人士推测,这4个字的含义,或是谢艺诚买下大院后,有借此光耀门庭之意。
堂上的地砖,是谢家大院保留得最完整的一个地方。
谢家大院前厅及后堂衔接处,都设有天井。在天井下方摆放着一个石雕非常精美的水缸,有聚宝盆之寓意,同时也是旧时存放消防水的器具。
老院新生
2008年5月,谢家大院修复工作正式启动,后经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验收后对外开放。2017年,谢家大院再次完善,目前已正式对大众开放。
落幕不是结束
而是新的开始
谢家大院的故事册里
或许只剩些许零散片段
或许还有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未被揭开
但谢家大院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更多来自这座老院的故事
还等你来揭开
原标题:重庆记忆 奢华瓦房谢家大院向大众开放 小编带你探探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