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校长
01-05 10:52:49 来源:重庆日报

2017年12月26日,重庆云阳红狮中学操场,队员们在摔跤垫上练习动作。专业队淘汰的垫子,被校长带回来当作了宝。

2017年12月26日,重庆云阳红狮中学,队员们食量都很大,但早餐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也只是多一个鸡蛋。

2017年12月27日,重庆云阳红狮中学男生宿舍,没有集中淋浴设备,虽然是大冬天,但队员们训练完后也只能排队打热水洗澡。

2017年12月27日,重庆云阳红狮中学操场,每天早上5∶30队员们开始训练。

2017年12月26日,重庆云阳红狮中学,没有理疗师,队员们互相踩踏,放松肌肉。

重庆日报消息,决赛最后一局,时间只剩不到1分钟。

摔跤垫上,女孩压低身形,紧盯对手。

对已经2∶9大比分落后的她来说,靠得分制胜已经无望;要想取胜,只剩下一种可能——让对方双肩着地,直接结束比赛。

女孩呼呼喘着粗气,伸在身前的双手不停地比划着……突然,她欺身上前,一记穿腿摔掀翻对手,旋即合身扑上,将其双肩死死压下。

“KO!我们是冠军!”裁判哨响,看台上一位大叔跳将起来,手舞足蹈,纵声大叫。

这不是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片段,而是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女子自由式摔跤乙组43公斤级决赛的真实场景。

夺冠的女孩不是印度姑娘吉塔,而是云阳县红狮中学学生黄丹;情绪激动的不是宝莱坞巨星阿米尔汗,而是红狮中学校长王平仲。

“玩抱抱”抱出冠军队伍

“后面队员抱前面队员。预备,开始!”

2017年12月28日凌晨5点半,红狮中学操场上,一场看上去有些古怪的训练课正在进行。

三十来个孩子,两人一组,这回你抱我,下回我抱你,蹒跚往返。山里的凌晨寒风凛冽,孩子们衣衫尽湿,身上裹着白色的雾气。

这是红狮中学摔跤队晨间训练的例行项目。教练李学奎说,大家把这叫作“玩抱抱”,用于力量训练——因为没有专业训练器材,队友的体重成了最合适的“天然器材”。到了下午的训练课,训练器材换成教练不知从哪儿捡来的两个重型拖拉机轮胎。翻轮胎、拉轮胎、滚轮胎,队员借此能训练到多组肌群。

“条件有限,只能用土办法。”李学奎说,学校唯一的训练室,是一间不到80平方米的会议室。装备是他和校长从重庆运动技术学院讨来的“二手货”,没要钱。

训练室太小,不够所有队员在里面折腾。所以,天气好时,大家就在操场上拉开架势;遇上刮风下雨,只能分期分批在室内训练。

正规摔跤队通常配有桑拿室、健身室,队员赛前减重还有专门的饮食安排。但在红狮中学,赛前减重全靠节食。渴了饿了,只能拼意志,硬扛。

不久前,学校组织孩子们去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电影里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用茅草和沙土给女儿搭训练场那幕,让大家印象深刻。

“我们至少还有摔跤垫,比吉塔条件好。”第二天晨训时,一位队员的话让李学奎湿了眼眶。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群孩子硬生生赢得了33个市级冠军,李学奎为之自豪。

老校长的“摔跤计划”

自从看过电影,队员们便开始把“摔跤吧!校长”挂在了嘴上。

对此,王平仲有点小得意。3年前,这里的孩子还不知道打架和摔跤的区别。3年后,这里出了8个国家一级运动员,15个国家二级运动员和33个市级比赛冠军。

王平仲其实不会摔跤。2015年年初,上级考虑到他年过半百,将其从更加偏远的云阳沙陀中学调到距县城1小时车程的红狮中学,同时期望王平仲能把这所当时全县排名倒数的中学办出特色。

红狮中学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生超过七成。因条件所限,很多孩子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想要通过文化考试改变命运,太难。

但农村娃儿吃得苦,搞体育容易上手,一旦出了成绩,升学、就业更占起手。按照高校招生政策,只要学生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就可以通过高校对“国家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招考试,进入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

王平仲原先在沙陀中学有办举重特色学校的经验,这一次,他想到了摔跤。

当时的红狮中学,没钱、没教练、没队员。怎么办?

王平仲想尽办法,才从县里“化缘”要来20万专项资金,总算迈出了实施“摔跤计划”的第一步。

没教练,王平仲通过“老关系”介绍,认识并相中了前市运动队队员向乙烜。此时向乙烜已退役,在一家押运公司做保安队长。王平仲“神奇”地说服了他到学校任教,谈好的“身价”仅相当于向乙烜当时收入的一半。半年后,他又如法炮制,将前国家队运动员,当时已在另一个区县担任教练的李学奎挖了过来。有人疑惑,这是如何办到的?王平仲的解释很简单,有些东西,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没队员,王平仲陪着教练们对全校1500多名孩子进行逐一挑选,相中了16名身体素质不错的队员。人数不够,他又带着教练走街串巷,发现有潜力的苗子就主动上门做工作。

包吃住,免学费、训练费。面对王平仲开出的优厚条件,家长们将信将疑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几十名孩子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摔跤队员。

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得更远

黄丹回来了!这是最近红狮摔跤队的一条大新闻。

黄丹2017年初就被湖北一所体院的院校专业队相中,并前往集训了大半年。2017年12月初她又回到了重庆,还明确拒绝了专业队的邀请,重新加入学校摔跤队,准备迎接随后的特招考试。

短发,大眼,面容清秀,个头不高。黄丹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她却是队里的佼佼者。12月27日下午的实战对抗训练,女队员们看到黄丹上场,纷纷“躲猫猫”。教练不得不安排男队员当黄丹的陪练。因为陪练的男孩曾练过举重,力量明显占优,黄丹应战并不情愿,但几个回合下来,她最终以微弱优势获胜。

“看,是不是和吉塔一样,能摔过男孩子。”教练向乙烜对这位得意弟子的表现很满意。年初黄丹离开时,他着实舍不得。因为黄丹的确是棵好苗子,受训仅一年多,就在赛场上屡获好成绩,从乙组到甲组一路征战,多次击败专业选手夺冠。

但她怎么又回来了?几位教练和校长王平仲都不明白。

“教练,专业路线需要的时间太长,我不想一直啃老。我必须得照顾爷爷奶奶……”这是黄丹在微信上给李学奎的解释。李学奎说,黄丹父母离异,据说已各自组成家庭,家中只有年过7旬的爷爷奶奶,孩子的想法也合情合理。

但王平仲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初很多人曾问他,为什么要让这帮孩子练摔跤?他的答复是,希望给孩子们多一条出路,照现在的情况,摔跤队每年大约有20多人能够被特招,比例超过五成。他给孩子们准备的那条“路”,看上去已经铺好。

黄丹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最好的孩子之一,特招上大学几乎没有难度。但是从运动员的角度,专业队有飞得更高的机会,黄丹却选择了放弃。

黄丹的选择得到了队友们的理解。

“我也不考虑去专业队。”来自云阳县一个贫困农家的队员吴本银说。吴本银的父亲因病丧失劳动力,全家依靠母亲的微薄收入过活,妹妹才刚读小学不久。原本他打算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供妹妹读书,却意外地被选进了摔跤队。

2016年,17岁的吴本银连续在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现在已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对他来说,前面的“路”已然清晰——考上成都体育学院或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当一名体育老师。至于做专业运动员,太难!太远!

“仅是如此,着实可惜。”王平仲说,他没有电影中“父亲”的执念,没想过一定要孩子们到国际赛场为国争光。再说,队员们也不是都有吉塔那样的运动天赋。只是如果可能,他还是希望这些孩子,能通过摔跤走出大山,走得更远。

原标题:摔跤吧!校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